摘要:本文立足于初中数学日常教学的真情实况,从“造成小组合作学习课堂的低效因素”“提高初中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策略”两个大方向出发,对造成初中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低效成因以及如何解决低效现象进行了探究和分析。
关键字:初中数学;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积极态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数学教师越来越关注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为此教师们也一直在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从而倾尽全力为学生们打造一片适合高效率高质量学习的课堂环境。小组合作学习历来是教师以及学生们所热爱的一种学习方式,一方面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习可以彼此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进而有效培养团结精神和合作意识;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培养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然而初中数学合作学习的课堂仍然存在低效的现象,而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初期分组时候的不合理,因此本文结合教学实践经历,对低效成因以及改进策略进行了探究,希望对日后的初中数学教学有所帮助。
一、造成小组合作学习课堂的低效因素
(一)初期分组过程中存在不合理
初中数学教师通过在分组的过程中会按照学生们的座位进行,而这在分组结构上就明显的不合理。以农村中学为例,学生们的座位很多时候是按照身高来安排的,这样一来分组就成为了形式的存在,各个层次的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无法完全发挥自身的优势存在。另外,合作学习的目标也不够明确,进而学生们在合作的过程中没有讨论总结实质内容,而是成为了聊天的课堂,而现阶段的部分农村中学依然存在这些导致合作学习低效的因素。
(二)学生准备以及合作意识不足
合作学习的主体是各小组的学生,所以造成低效的因素也更多在于学生彼此之间配合的不够默契。以农村中学为例,很多学生在小组讨论问题之前并没有进行充分的准备,因此学生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很多时候只能发表一些浅薄的建议,而且很多时候都是人云亦云,导致合作学习不能完全发挥它的功效。还有很多学生存在内向以及自我否定的心理,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即使有着独特的想法,却不敢将其表达出来,同时还有一部分学生由于知识视野不够宽阔,知识储备不够丰富,也无法完美表达自己的意见,因此整体上造成了合作的低效。
(三)教师没有完全发挥指导作用
教师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善于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而不是将课堂交给学生后完全置之不理。
以农村中学为例,首先教师就可能由于教学经验的不足而没有综合考虑学生们的学习水平以及状况就布置下不合理的合作任务,太难或者太简单都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成长;其次,教师对合作学习的整体把控可能不够,无法顺利以辅导的身份加入到各个小组的学习中去,学生们很有可能因为缺乏了专业的指导教学造成了合作学习的低效。
二、提高初中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策略
(一)创建高效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积极态度
合作学习是团队进行一项学习运动,因此学习氛围的热烈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就很重要,而在此基础上学生们的积极性也会得以充分的调动,进而能够实现高效合作学习。学生们要意识到自身在合作学习中的位置,要各尽其责发挥自身的优势,让整个合作小组初遇高效率的运转过程中。以教师教学“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为例,其中涉及学习到30°、45°、60°这些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这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计算,小组长此时就要积极分配各个学生的责任,让三位学生分别负责三个角度,有学生负责对这些数值进行反推验证是否正确等等,这样一来整个小组成员都在积极发挥自身的才能,从而既可以实现对知识的掌握吸收,也可以增强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这才是做到了真正的高效合作学习。
(二)培养自主学习习惯,强化教师指导评价
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充分锻炼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教师也要及时地在学生完成合作学习后给予合理的评价反馈,帮助学生再进一步。学生在初中阶段要通过合作学习的模式有意识的培养自主学习习惯,要对知识有着探究钻研的精神劲儿,进而才能完成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和掌握。另外,教师要对合作学习的成果进行合理评价,鼓励与批评并重,然后再加以科学指导,最终促进小组学生的整体进步。以北师大九年级数学教材中涉及的函数知识为例,教师在讲述这些知识的时候就都可以结合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让学生对知识进行自主探究,加强学生对函数知识的体验与认知,为日后高中和大学学习更深层次的函数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综合上述,初中数学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尽管存在一些不足,但整体来说对促进学生成绩的增长还是有着很大帮助的。所以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此基础上加强日常对学生的关注,在对学生进行分组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综合因素,从而能够根据学生们的不同水平来科学合理地分组。除此之外,学生们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也要积极发挥自身的才能,要加强与团队合作学习的意识,从而为促进整体成绩的进步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金杰雄. 农村初中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低效成因分析及对策[J]. 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 2015(6):162-162.
[2]廖保锋. 新课改背景下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低效的原因及对策[J]. 中华少年, 2018(12):230-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