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有效策略探索李华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4期   作者:李华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小学数学学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小学数学学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完成课本知识的教授,还需要在学科背景下展开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小学数学中,计算教学占据大量的教学内容,很多学生因对计算的畏惧,失去了数学学习的热情。基于此本文将简要探索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有效策略
引言:数学不管是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学生的日后学习中,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技能,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计算能力的训练。当前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学生兴趣不浓、计算习惯较差等问题较为严重,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观念落后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教师不旦只是一名传道授业解惑者,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养成,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有极大的促进作用[1]。但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仍以传统为主,所采取的计算教学模式也多是题海战术,注重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却没有围绕核心素养展开对应的教学模式创新。这种情况下,学生计算能力有所提升,但整体情况并不乐观。
(二)学生计算习惯较差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与其是否具备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息息相关的。当学生有良好的计算习惯后,才能通过对各种计算概念的理解,熟练进行计算,也才能提高自身的计算能力。但实际情况却是学生做题粗心大意,对概念理解模糊,对于多次重复出现的同种类型题型只知道一味的计算,而不会总结其中解题技巧。这些现象的存在,以及学生较差的计算习惯,不仅影响自身计算能力的提高,还会影响教师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拉低教学质量。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思维
         传统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教师多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只关心对教材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计算思维的训练。长久以往,学生进行相关数学计算时,就很难主动的去思考并计算解决问题,从而无法提高自身的数学计算能力。这种情况下,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会持续下降,教师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也会随之降低。

因此,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给学生制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使其不断的在学习过程中理解、掌握并运用数学知识,最终达到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比如说,在北师大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中,学习《加减法(以)》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先将班级学生分为A、B、C、D四个小组,并准备若干个棒棒糖,A小组5个,B小组3个,C小组7个,D小组6个,然后问学生们一共多少个棒棒糖呢?如果从C小组给B小组2个棒棒,那C小组还有多少棒棒糖呢?通过这样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们思考,不仅能有效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能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做铺垫。
         (二)利用生活实际,强化知识运用能力
         生活离不开数学,但在实际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过程中,教师重视课本知识的讲授,忽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模式极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在平常的计算教学中,教师应多将实际生活问题引入到课堂中,合理添加数学知识,让学生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数学计算知识,提高自身计算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2]。比说在,在北师大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中,学习《乘法》时,教师就可以以实际生活为例,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知识。首先,教师可以先询问5个同学,问问他们家里面有几口人,假如每个同学家都有4口人,那一共有多少口人呢?一开始,学生会想到用加法计算,即4个5相加。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乘法知识,帮助学生们理解。
         (三)借助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
         素质教育下,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因此,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们在合作学习中学会表达自身想法,并通过与团队的合作提高自身计算能力。比如说,在北师大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中,学习《位置与顺序》时,教师可先将班级学生氛围若干个小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前后、上下、左右应该是怎样的。有的小组会一个人站在中间,然后前后、左右分别站一人的方式来理解位置与顺序。有的小组会每个人轮流说谁在谁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的方式来理解。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不仅理解和掌握了数学知识,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团结意识,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结语:核心素养下所展开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首先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其次,要在现有问题的基础上优化自身的教学方式,有针对性、目的性的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海明.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7(8):18-18
[2]王文军.浅议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版),2019(07):98-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