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语文低年级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4期   作者:吴亚琳
[导读] 小组合作学习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正被越来越多的运用于课堂教学及课后操作学习与探究活动中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正被越来越多的运用于课堂教学及课后操作学习与探究活动中。低年级学生年龄小、不会倾听、不会交流,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虽然有较大难度,但是并非难到不能实施。

         【关键词】 低年级 小组合作  培养习惯 激发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自主、合作、探究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学生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而小组合作学习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学生通过竞争与合作学习能及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集体荣誉感,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面对低年级学生年龄小、不会倾听、不会交流的情况,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过近年来的观察和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组建小组,培养合作意识
         合理安排小组成员。小组合作学习的分组,根据班级学生人数和学科特点,每个小组以5人左右比较合适,教师在进行分组时,应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优势互补”的原则,要考虑动脑与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优势互补、优生与“后进生”知识互补、性格互补等方面,达到组内互助学习的效率提高和组内成员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合理搭配分工,设组长、记分员等。组长一般先让能力强、学习好、有合作精神的人担任。分组后,教师一定要培养组员友好、合作的习惯。仔细观察各组长的表现,从中找出示范,集中规范化培训,培养组长的管理、组织能力。通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学习后,可轮流让每个组员当一当组长,展示他们的领导和组织能力,让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样,既可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欲望,又可增加学生合作的信心。
         二、纪律约束,培养合作习惯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低年级学生有一个共同点--对任何新鲜事物和活动都比较好奇,都想亲自去试一试。所以面对新鲜事物和活动时,他们提出的问题较多,交流的时候也比较激烈。小组合作时,如果你说一句我说一句,就会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影响其他学生思考交流。所以,在组内讨论时,小组负责纪律的副组长要提醒组员,不说与问题无关的话,注意讨论时的音量和态度。听别的小组汇报时,要做到不插嘴,不打断他人发言,认真倾听,有需要补充的等到别人发言后统一补充。

这样通过纪律约束,逐步培养起小组成员的合作习惯。
         三、任务明确,激发合作兴趣
         1.识字教学。一是由小组内拼音水平较弱的学生拼读音节,若不会拼读或不标准,则由组长或中心发言人领读,从而巩固拼音。二是按1号至6号的顺序进行组词,并用所组的词语造句。三是在组内交流字的结构、部首及记住这个字的方法。
         2.阅读教学。在初读课文时,笔者让学生先自读课文,再两人一组,一个朗读,一个仔细听,如发现对方读错字或句子后及时纠正,然后互换角色,达到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目的;在理解课文时,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分角色读、分角色表演等,或带着问题去读,边读边思考问题,这样就避免了朗读指导的机械性、模仿性。当然,检查背诵的情况也可以先通过小组间进行,再由教师来检查。
         3.口语交际。《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因此,教学时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内容进行说话训练,安排小组合作学习。比如,在学习口语交际《打电话》时,笔者让学生根据模拟情景先自己思考,说什么?怎么说既有礼貌又能把话说清楚。从而进行打电话展示,两人一组进行人物对话,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后进行提醒和补充。
?  四、关注评价,培养合作意识
         合理的评价机制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我们要积极发挥每个成员的最大潜力,实现共同目标和个人目标的辩证统一,就应该建立一种合理、有效的评价机制。这种评价机制能够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对小组集体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合作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并更加关注合作学习的过程。
         在小组合作学习展示后,笔者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点评。从评价的对象上看,可以评价自己,也可以评价他人;从评价的内容上看,可以从评价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等方面入手。最后,教师一定要进行总结,肯定做得好的小组以及成员。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希望得到鼓励与奖励的这种心理,将其引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中,让学生通过小组的积极合作,得到希望得到的“荣誉”。
         总之,有效的合作学习,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尤其低年级的学生对世间万物都充满好奇心,他们具有成人所无法比拟的强烈的求知欲。教师只有在低年级段这个培植合作能力的最佳时间里培育、呵护学生,学生的合作能力才能逐步提高。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