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6S精细管理策略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4期   作者: 张爱华 陈宝云
[导读] 6S精细管理目标在于为幼儿营造整洁、有序、安全、温馨、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
         摘要: 6S精细管理目标在于为幼儿营造整洁、有序、安全、温馨、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进一步提升幼儿园管理水平。本文旨在结合6S精细管理标准,探讨幼儿园6S精细管理的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         6S精细管理 策略
一 幼儿园实施6S精细管理的原因
         幼儿园是幼教工作展开的具体场所,是教育行为的具体发生地,是幼儿成长的重要环境。幼儿园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教育行为的有效性和儿童的身心发展。如何使幼儿园管理避免粗放、随意,实现精准、规范和标准化,这是关系到幼儿教育工作质量的重要问题。探索6S管理理念在幼儿园应用的方法、途径和模式,可以使幼儿园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并持续优化和提升,最终实现幼儿园实现安全强、卫生好、品质高、效率高、形象好。除此之外,6S精细管理目标还在于为幼儿营造整洁、有序、安全、温馨、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达到。因此,我园积极深入探索6S精细管理策略并应用于实践,总结凝练经验并再次进行创新性应用,真正助力幼儿园师生的发展,做到以人育人,科学管理。
二幼儿园6S精细管理开展的步骤
1.全员参与深入理解6S精细管理理念
         在6S精细管理开始之前,通过理念的导入这一步骤,全园从最高领导层—园长、主任,至每一位班级教师后都拿出自己的决心和行动做出改变。首先是全园上下的充分沟通,感知6S精细管理的魅力。之后,成立6S工作委员会。接下来就是责任区划分,确保每个人都明确自己的责任区域和职责所在,最后就是制定计划,开始实施。
2.上下齐心细致打造6S 精细管理现场
         6S精细管理是一种现场管理方法,食堂、班级、户外活动场地这些都可以看做是一个现场。我园在现场打造过程中,首先进行现场初诊,之后就是对物品进行整理、整顿、清扫、清洁,提升人员素养、保障环境安全。具体做法如:清理仓库,将物品进行整理,区分出有用和无用的物品,及时分类;班级材料的定点定位、定量定性;设备的维修、维护,展示操作电器的流程图等。
3.严格持续保持并创新6S精细管理标准
         我园在保持6S精细管理标准的过程中,及时将有益经验进行凝练,总结出符合我园实际情况的食堂管理、班级管理和幼儿一日生活流程等相关内容,为全园铺开实践打下了基础。我园每周不定期对责任区域进行检视,完善奖惩机制。同时,6S精细管理委员会领导成员也积极走出去,对已成熟实践精细管理的园所继续保持学习。我园还邀请6S精细管理专业人员入园进行督导。6S精细管理委员会还将这一管理内容纳入省级课题进行深入研究。
三 幼儿园探索6S精细管理的策略

(一) 幼儿园厨房管理
1.环境管理
         6S精细管理下的幼儿园厨房环境是通风明亮、环保安全和清洁卫生的。饮食文化环境创设方面,我园在墙面上设置幼儿饮食管理组织架构图,饮食文化活动展,炊事班故事,营养小贴士等专栏,丰富食堂环境,为外界了解我园饮食文化打开了窗口。
         我园在治理厨房环境中,首先,划分厨房责任区域,其中包括更衣室、验货厅、粗加工间、洗消车间、主(副)食库、分餐间等区域,明确各个区域的责任部门、工作流程、卫生标准。再有,设置物品6S管理卡,明确物品的使用方法、管理标准、检查时间和卫生标准等。

如,削皮机的6S管理卡中提到,卫生标准是无水渍、无灰尘、无杂物;管理标准为每批次使用后及时清理干净;注意事项是使用前检查机器零件,确认正常牢固后再运行,削皮操作时,严禁用手接触桶内;使用方法为,放入土豆,打开开关,开始削皮,关闭开关,取出土豆,清理卫生。还有,厨房用具炒菜用具、面点工具、清洁工具等按照标识及标线分类放置,工具生熟分开放置。
2.人员管理
         我园从实际工作中总结并制定了各个工作间的消毒记录表、安全隐患排查记录、晨检记录、每周食谱、试吃记录、留样记录、炊事员进班记录等表格,方便工作人员跟进检查与记录。除此以外,我园制定食堂工作人员仪容仪表标准图,规范工作人员的服饰、发型,站姿与走姿。食堂工作人员每日按照工作流程,严谨细致地进行操作,食堂环境整洁有序,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二)幼儿园班级管理
1.环境管理
         6S精细管理下的班级环境是安全整洁、温度适宜和通风干爽的。依据幼儿年龄段及认知水平,我园班级环境建设包括:物品的整理整顿,卫生的清扫清洁,安全。我们首先为班级配置合适的收纳箱,整理出需要的东西,将不需要的东西集中存放库房。然后将整理后物品按照材质、功能和数量集中存放,数量适宜,有名有家,定点定位。比如,美工用品、教学用品、玩具等物品分类依次摆放在柜子里。其次,完善物品标识管理。幼儿个人物品均有姓名或照片,公用学习物品有指示位置标线,方便幼儿取放与归位。再有,对班级电器设备,如电脑、电视一体机,空调,热水器,消毒灯等设备配备6S管理卡,同样表明管理标准,维护要求,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项目。除此以外,盥洗室中部分区域设置黑光线安全地标,提示幼儿注意安全。
2.内务管理
         班级教师每日对班级进行清扫和清洁工作。首先是班级垃圾、灰尘等污渍的彻底清除,保持环境的干净、卫生,无污染。同时还要及时对班级物品进行检修。而教师的清洁任务主要是维持整理、整顿、清扫的成果,将已经形成的整理、整顿、清扫的行为习惯化。在定期检查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进行不断地改善。如,班级每日的环境维护项目包括:南活动室、北活动室、盥洗室、睡眠室的环境维护,涉及卫生、安全等项目,方便班级教室及时进行自我检查。
(三)精炼幼儿一日生活流程
         6S精细管理下的园所环境是整齐有序,安全,卫生优良的。受这样环境滋养的幼儿是自主管理的。从幼儿入园开始,按照整理衣物、餐前准备、进餐、户外活动、自主活动、阅读活动、午餐、午睡、自主游戏、离园前准备等流程,自主进行活动。幼儿做事有流程,将外在的流程与规则内化于心,让幼儿做事更有秩序。
          班级教师贯彻了6S精细管理,自身素质得到提升,行为更加规范化、专业化,为幼儿塑造了良好的学习榜样,促进幼儿的观察学习,增强规则意识。整洁、有序、安全、温馨的幼儿园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促进良好习惯的形成,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例如,幼儿通过定点、定位、定量的材料摆放,标识提示,可以主动习得良好的取放习惯,培养归位意识,增强规则感。

四 结论与反思
          6S管理不仅是一种现场管理,也是一种行为管理。我园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持续完善制度,逐步形成着自己独特的管理特色。实践证明,只有把6S管理理念融入到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并做到长期坚持自上而下地去落实,才能实现良性循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地思考再思考,实践再实践,总结再总结,提升再提升,保持螺旋式上升的姿态,6S管理才能真正助力幼儿园师生的发展。对幼儿园来说,6S是一种态度,是有执行力的文化;对管理者来说,6S是基本能力,是管理的根本;对教师来说,6S是事业上的成就,是工作的意义和乐趣。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Z]20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Z]2001
[3]王侠.6S管理在幼儿园的有效转化[M].西安市:未来出版社.2016,1-15.
[4]史勇萍.幼儿园精粹管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0-1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