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4期   作者:林华娟
[导读]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推进,幼儿园教学得到了广泛地重视
         摘要: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推进,幼儿园教学得到了广泛地重视。为使幼儿园的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幼儿园教师应积极探寻游戏化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引入游戏,创设更加符合幼儿心理及年龄特征的教学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并可以使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知识。为此笔者以“幼儿园环境”、“教学资源”、“游戏精神”这三方面对幼儿园游戏化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环境;教学资源;游戏精神
         幼儿园游戏化是指将具有教育意义的游戏活动融入课堂教学活动中。对于幼儿低年龄段应将教学重点放在幼儿智力开发层面,然而幼儿园传统教学方式普遍枯燥无味,不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因此将有趣的游戏融入课堂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让幼儿在玩中学,从而达到“学玩”的有机结合。以此来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促进大脑开发,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然而在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应该针对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量,制定出科学有效的游戏化教学方式投入幼儿园课堂教学中。笔者以“创建游戏化环境”、“合理整合游戏教学资源”、“积极培养幼儿游戏精神”这三方面为切入点,对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策略进行具体阐述。
一、创建与游戏化教学相对应的教学环境
         要想有效开展幼儿园游戏化教学首先要创建与之相对应的游戏化教学环境。这就需要教师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心理需求,以此为基础来规划科学的游戏化教学环境。幼儿只有在轻松舒适并富含游戏因素的教学环境中才能有兴趣投入其中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为此笔者积极配合幼儿园采取相应举措。首先是创建户外游戏环境,例如:幼儿教学活动中运动是一项必不可缺的课程内容,为了让幼儿能够更好的开展体育课程,笔者配合幼儿园构建了园区体育运动场地,并将其划分成具有不同功能的不同板块,比如铺设塑胶跑道加大地面摩擦力,在保障幼儿安全的情况下可以进行“传球接力”之类的游戏内容,以此来培养大班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同时也可以通过跑步运动来增强幼儿的体质。
         其次是创建室内游戏环境,例如:为培养幼儿的构建能力,笔者在教室内规划了积木区,比如笔者在教授“我心中的的小学”这一课程内容时,引导大班幼儿以搭建积木的游戏方式来构建幼儿心目中的小学校园,以此给予幼儿充分的想象空间,使其能够自由发挥创造力。
         由此可见,想要有效开展游戏化教学方式,为幼儿提供包含游戏性因素的幼儿园环境是必不可少的,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避免受到客观条件因素的限制,从而推动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合理整合游戏教学资源
         为使游戏化教学在幼儿园教学中更好的普及推广,幼儿园教师需要合理整合园内教学资源并最大化实现其价值,避免教学资源浪费的现象发生。为此幼儿园教师需做到有条理的将教学设备分门别类,筛选具有教育意义的教学工具,以此来优化幼儿园的教学资源。除此之外教师也应该提高职业素养,以专业的角度挖掘更多优质的教学资源将其运用到幼儿园教学活动中。

例如:笔者在进行教学资源整合工作时,将室内教学资源分为科学实验类、数学教学类、音乐器具类、美术工具类这四大类,再分别对应每个区域的功能将每个类别的教学资源放置其中,比如笔者在教授“拆装圆珠笔”这一游戏项目时,带领大班幼儿在“科学区”运用相关主题的教学工具“圆珠笔”进行游戏,在此过程中幼儿人手一支圆珠笔,笔者引导幼儿拆圆珠笔,让幼儿在操作过程中记忆圆珠笔每一个零部件,拆完后再自主装好,这一过程培养大班幼儿的组装能力,从而促使其思维的开发与拓展。
         再例如:笔者带领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游戏时,带领幼儿在角色扮演区域组合道具进行游戏。比如在“警察局”角色扮演过程中,笔者为幼儿准备了警服和相关的工具,幼儿穿上警服进入角色,在游戏中切身体会这一职务伟大,使幼儿明白“责任”的意义。
         由此可见,幼儿教师应学会以游戏的形式结合多种教学资源给幼儿带来高质量的教育。
三、培养幼儿自主创新的游戏精神
         教师带领幼儿做游戏的目的是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以此来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培养幼儿的自主创新能力,突破原有的思维认知从而开展新的思维领域,凸显每位幼儿的个性,因此幼儿教师应积极培养幼儿自主创新的游戏精神。例如:笔者在带领大班幼儿进行“趣味俄罗斯方块”这一游戏时,要求每一位小朋友在家中找到不同形状的盒子带到幼儿园来,游戏的过程中笔者不设定任何要求让幼儿自由发挥,笔者观察发现有的幼儿用不同形状的盒子拼成了大的正方形,有的幼儿则开始垒长城、组装汽车等等。在这一游戏过程中笔者主要以开发幼儿的大脑为主,在不设限的条件下每位幼儿展现出来的作品各不相同,说明他们的思考方式与思维水平存在差异,笔者针对每位幼儿的特性进行因材施教,凸显个性的同时又增添了游戏乐趣,以此促使幼儿形成创新思维从而培养自主创新的游戏精神。
         再例如:笔者带领大班幼儿进行“火柴拼一拼”的游戏项目时,有的幼儿用火柴拼出一朵花,有的幼儿则拼出一辆汽车,在此过程中只要幼儿教师细心观察,都能够从幼儿的任何举动中了解幼儿的个性并积极引导学生扬长避短,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游戏思维方式的形成,从而使其更好的将游戏与学习相结合。
         由此可见,幼儿教师不能仅限于带领幼儿做游戏,要着重培养幼儿的思维方式,使幼儿形成自主创新的游戏精神,从而凸显幼儿的个性,以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
         总之,要想使幼儿园教学游戏化有效进行,首先要创设具有游戏因素幼儿园教学环境,为幼儿提供完备的硬件设施,其次教师应积极整合游戏化教学资源,最大化利用教学资源,形成多种类优质游戏教学资源并投入教学活动中,促使幼儿有针对性的进行游戏教育,最后要注重培养幼儿自主创新的游戏精神,以达到“玩”与“学”的有机结合,以此开发幼儿大脑,达到增强其自主创新能力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渊.幼儿园游戏化教学[J].山海经,2019(5).
         【2】于婷.幼儿园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微探[J].中华少年,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