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对建筑施工企业投标阶段造价控制面临的风险及防治对策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投标风险;防治对策
一、前言
近来年,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建筑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施工项目招投标的成败,直接影响着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在实际工作中,施工企业为了承揽任务,作为投标人对投标项目缺乏风险意识或风险预测不足,盲目决策,造成企业重大经济损失的事例时有发生。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建筑施工企业投标阶段造价控制面临的风险及防治对策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二、建筑施工企业投标阶段造价控制面临的风险分析
(1)投标决策风险。建筑市场的繁荣,给施工企业带来大量的建设任务,但同时,施工企业也随之增多,竞争也更加激烈。现阶段的建筑市场是以竞标为获取施工项目的主要途径,故施工企业所面临的重要的风险是投标决策风险。项目资金来源、中标机会、能否顺利施工、能否顺利结算是施工企业投标决策阶段的主要风险。
(2)投标报价风险。因我国施工企业数量庞大,参与项目投标的企业综合实力相差不大,故在招投标阶段,企业能否中标的关键还是投标报价。报价的高与低、好与坏,直接决定着企业中标的几率和利润的获取。所以,投标报价是招投标阶段施上企业的重要工作,也是施工企业风险发生的关键阶段。投标报价不得当,其风险可能会延长到项目中标后的实施过程中,甚至会影响到项目实施的结果,投标报价的风险具体表现为,对招标文件的研究不深入,市场分析、成本预测不到位等。
(3)合同条款风险。合同是建筑工程顺利有序开工的保障,如果在订立施工合同的时候对一些问题没有考虑充分,很可能会影响正常施工,导致一些必要的活动缺乏有效的依据。建筑工程合同是工程的发包者与承包者之间签订的,只有签订的合同是严密的,才能够保障施工的有效性,这不仅是对建筑企业自身负责,也是为他人负责。但是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很多建筑合同在签订时对于工程的投资内容和建筑质量问题没有明确规定在合同条款中,以至于在施工过程中影响了对工程造价的有效管理。
(4)工程分包风险。如施工企业属于总包单位,那么毕竟有部分非主体工程需要分包。工程分包能够让施工企业与分包商在专业上取长补短,实力上互补双赢.可以提高项目成功率。对施工企业来说,合理利用分包商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成本,规避风险;但若分包商选择不慎,如果在合同中存在漏洞,则不仅不能转嫁风险,反而会增加风险。
三、加强建筑施工企业投标阶段造价控制面临风险的防治对策
(1)合理控制投标决策风险。对于决策风险控制,需要科学构建决策机制。首先,企业决策者加强培养自身综合素养,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的同时,提升自身经营管理与决策能力。其次,决策者还要对自身财务、生产能力及技术水平做出全面而客观地了解,理性决策是否要参与项目投保。最后,合理应用科学决策分析工具,提高决策的正确性。
(2)合同管理风险控制。首先,审查发包方资信,主要审查其主体资格、信誉与资金实力等。其次,严格审查合同文本。发包方根据有利地位与合同起草便利,将风险转嫁到施工单位;有的施工单位垫资施工,有些合同单方面约束规定。重点审查条款的完善与有效性;双方是否有公平的利益;如果发生分歧,双方如何沟通与解决。最后,合同谈判时,尽可能降低风险系数。
谈判人员要全面了解法规与施工背景,严格把控项目款项支付条件、调整、变更设计、违约、索赔及争端关键等重点条款问题,并提出合理的修改意见,有效降低并转移合同风险。公平签订合同,为后期顺利开展施工提供保障。
(3)合理确定投标报价。在进行报价前,一要对招标文件进行认真分析。首先,认真分析招标须知,初步了解招标文件。其次,详细分析招标文件各部分,了解项目投标程序;详细分析招标文件质量要求、付款条件及违约责任等;仔细研究技术标的要求、规范及设计图纸说明等;深入分析评标办法。二是进行现场勘察。主要考察交通、水电状况等施工环境,除获得施工周边情况外,还要获得地下水文及地质情况等资料,对掌握的资料进行认真研究,以此全面了解项目情况。再根据已经掌握的项目情况,投标部门组织技术人员研究施工图纸与项目量清单,确定投标策略并合理制定施工方案,严格检验项目所用施工方法、机械与材料、人工及临时性施工成本等,以此进行项目报价。
(4)合理编制投标文件,尤其是经济标文件。施工企业投标时除了准确报价外,还要注意报价的合理编制。这个往往是被领导决策层所忽略的,但其带来的风险却不容忽视。现阶段的招投标过程中,经济标的编制一般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招标单位给出工程量清单,施工单位按清单报价;另一种是完全由施工单位自己报价。无论采用哪种方式,施工企业都应该充分计算工程量及测算成本,若某项或某些工程量和给定工程量差异很大,应及时通知招标单位。报价阶段,还要充分考虑是否存在某些项目施工阶段可能取消或变更的,可以考虑适当降低该部分的报价,以为日后获取利润最大化争取空间,这既是所谓的不平衡报价。但不平衡报价的运用一定要掌握分寸,否则,容易得不偿失。另外,措施费用的报价也是及其重要。措施费用在觉得多数项目中是总价包死的,不容易变更,且一般是属于先回收工程款的部分,故可以适当的考虑报高一些。总之,以上投标报价方法和技巧的运用必须充分研究招标文件,保证合理的情况下才能实施,避免带来不良后果甚至废标情况的发生。例如,某企业将对于土方开挖难度估计不足,工程量亦考虑不周,单价报的偏低,结果,中标后实施过程中,工程量比之前扩大了一倍多,开挖难度也较大。虽然工程量甲方允许变更,但单价过低,做得多,亏得多,而合同又限死了有合同价的按合同价执行。最后仅这一项失误就蚕食了施工企业近三分之一的利润。
(5)正确选择分包商。在本地市场上以及其他大多数地方,低价中标仍然是市场主流。而定价的依据在于成本的确定,每个施工单位投标虽然冒着低价的风险,但显然也是冲着那存在利益而为之,如果没有利益或之初便是成本大于报价即预测到亏损,则该低价自然不可取。要低价中标自然需要低成本,在投标阶段尽早找寻低成本已成为低价策略有效实施的关键。投标过程中,可以通过联合专业分包单位以及材料供应商的办法,发挥其专业技术及价格优势,尽量化解投标过程中的风险。在回标确定报价前,报价人员应该对于整个范围内的材料和分项进行分类,寻找相关的材料供应商和专业分包单位,通过询价和邀请对方事先投标等方式,使各单位扬长避短,共同承担风险最终得到最优报价,也把本企业的风险值降到最低。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市场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施工企业投标阶段也面临更多的风险,在建筑施工项目招投标实际工作中,作为投标人,投标决策阶段的充分研究,投标阶段报价的合理编制,分包人的合理选择,是项目成败乃至企业发展的关键,故应对投标项目有充分的风险意识和风险预测,不应盲目决策,才能将施工项目的造价控制风险降到最低,从而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杨德军.浅谈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J].中国市场,2014,01:124-125.
[2]崔华.浅谈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J].经营管理者,2014,09:303.
[3]李殿佐,陈杰.施工企业投标风险与控制措施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16):29.
[4]程一鸣.施工企业投标阶段存在的风险及内部控制[J].中国集体经济,2018(08):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