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体育的游戏化教学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4期   作者:李开艳
[导读] 幼儿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和发展,离不开身心兼顾的体育教学活动。
         摘要:幼儿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和发展,离不开身心兼顾的体育教学活动。激发幼儿的体育参与兴趣,提高幼儿的体育训练质量一直是幼儿教师的重要研究项目。幼儿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爱玩是天性使然,不同于中小学阶段的孩子们,有足够的自控能力和目的意识。游戏化理念在幼儿教学活动中具有很大的运用空间,本文将从体育教学的角度进行分析讨论。
         关键词:幼儿;体育教学;游戏化;
         幼儿时期的兴趣培养和技能训练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着未来的学习发展方向。体育活动是一项长期甚至终身的锻炼项目,幼儿正处于基础奠基阶段,必须做好相关的引导活动。游戏教学的重要性在《指南》中曾重点强调,而且其对幼儿成长的教育价值也得到普遍认可。在新时期的教育环境下,教师要积极探索有效的游戏化实施策略,切实提升幼儿的体能素养。
         一、幼儿体育教学游戏化的重要性分析
         在幼儿体育教学活动中,采用游戏化的方式具有多方面的积极影响。首先这个阶段的幼儿可以说就是通过游戏的方式来认识世界和探索世界的,趣味性的表现形式可以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从而获得自然性的愉悦成长,不仅能获得健康的体质,还能培养开朗乐观的性格。另外,这个阶段的幼儿思维活跃,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注意力转移的情况,体育游戏化本身就含有很多的生动形象因素在其中,可以加强对幼儿的吸引力,而且在参与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潜力的发掘。除此之外,游戏化过程中会使幼儿之间产生更多的交流和互动,这对于提升幼儿的自我意识,学习交际能力也有积极的作用,促进全面发展和进步。
         二、幼儿体育教学游戏化的运用策略研究
         体育游戏化教学就是运用游戏的形式完成体育学习的过程。在具体的实施落实过程中,教师必须认真分析具体的学情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才能有效发挥其优势作用。
         (一)探索游戏化的表现形式,保证幼儿的参与兴趣
         游戏的样式和种类很多,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游戏形式必须做到具有针对性,才能调动幼儿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同阶段的幼儿具有不同的认知水平和运动能力。随着外在环境和内在成长的变化,他们对游戏的需求也是动态变化的过程。一成不变的游戏模式很难长期有效的吸引幼儿的兴趣和注意力。因此,教师要结合具体的学情,不断创新游戏形式,为有效教学奠定基础。
         比如在小班的体育活动中,幼儿们年龄最小,游戏形式应该简单明了,不需要太多的规则和步骤,集体参与其中便能实现不错的活动效果。而到大班阶段,他们的自我意识和竞争意识增强,并且认知能力和身体发展程度也明显增加。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组织大规模的游戏活动,增加挑战难度,激发他们的潜能,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


         (二)重视游戏化的科学设计,提升幼儿的体育素养
         游戏化是为幼儿的体育学习服务的,促进幼儿的身体健康,提升他们的体育素养是根本目的。教师要始终坚持这一原则,以兴趣为切入点,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寻找与运动目标相结合的方法,完成幼儿的体育锻炼过程,还可以融合体育观念和体育精神在其中,全面提升幼儿的体育素养。
         比如在幼儿的跑步练习活动中,教师可以设计成接力赛的竞争游戏,并强调幼儿去遵守时间规则和顺序规则,使幼儿的规则意识和协作能力都得到很好地锻炼,客观上也可以锻炼永不放弃的韧性。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在比赛结束之后,进行祝贺和鼓励的交流活动,提升幼儿尊重对手的人文素养等等。这对于教师的专业素养水平有很高的要求,教师要重视自身的再学习活动,全面提升教学组织能力。
         (三)整理游戏化的教学资源,促进幼儿的体能成长
         游戏化教学的实施需要借助一定的硬件设备作为支撑,活动场地、体育器械和情境布置都需要做到科学有序地安排,才能顺利完成活动项目。幼儿园内的资源是有限的,这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状,必须考虑整体的利用效率。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系统的分析和合理的规划,才能落实幼儿的锻炼过程,促进幼儿的全面成长和发展。
         比如在户外锻炼的体育安排中,教师可以适当考虑社区公园是否可以成为活动场地,通过其中的运动器械让幼儿展开游戏活动。为此,教师需要积极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协商,扩大幼儿体育的宣传活动,进而保证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符合教育要求。除此之外,家庭环境也是重要的可利用资源,不仅可以有场地和设施,还有家长的参与和监督,这也是落实体育游戏化的重要途径。同时也达到亲子教育的目的。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形式,对家长普及体育游戏化的作用和方法,全面拓展体育游戏化的实施空间,全面促进幼儿的体能成长
         总之,幼儿的体育教学方法必须做到与时俱进,不断用新理念新方法进行积极的创新探索活动,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才能切实提升幼儿的体能教育水平。游戏和体育的有效融合可以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引导幼儿充分参与到活动过程中。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做到科学设计和合理安排,发挥游戏教学的作用和价值。
         参考文献:
         [1]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开展[J]. 熊文琳.课程教育研究.2019(06)
         [2]“课程游戏化”理念下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弹性实施[J]. 刘春雨.江苏幼儿教育.2018(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