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实施课程游戏化的有效策略探究王天香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4期   作者:王天香
[导读]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实施,传统的幼儿教育模式已很难适应时代的发展及幼儿的身心发展需求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实施,传统的幼儿教育模式已很难适应时代的发展及幼儿的身心发展需求。如何创新教学方法,为幼儿营造适宜、恰当的学习氛围是教师关注的话题。而课程游戏化教学这一理念的提出及其在课堂上的广泛应用为教师指明了道路。基于此,本文就此为论题,针对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有效方法和策略进行阐述,以期为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游戏化;转变观念;创新教学;渗透精神
         课程游戏化,是指在保证原有游戏时间和内容的基础上,将游戏所倡导的精神和理念渗透到教学中,让课程的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幼儿也乐在其中。课程游戏化教学是符合幼儿年龄及身心发展特征的教育组织形式,在提升幼儿教育教学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应从具体的教学内容及幼儿的身心发展特征出发,积极探究推进课程游戏化的有效方法和策略,从而摒弃传统单调、固化教学模式的束缚,为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依据和支撑。
         一、转变传统观念,精选游戏教学内容
         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是推进课程游戏化实施的重要保障。大部分幼儿教师容易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游戏的设置是浪费时间、阻碍教学进度的行为。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以及教育教学理念的深入推进和实施,教师应积极转变观念和思想,在充分了解游戏化教学内涵和实质的基础上,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技能和教学思想,并通过对教学结构的调整来推进游戏化教学的进展,使幼儿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得到有效改进和提升。
         例如,教师可以从幼儿园丰富多彩的课程出发,精选教学内容并与游戏化教学巧妙结合起来。以亲子互动课程为例,教师可以从中设置“吹球进筐”的游戏,从中锻炼幼儿的肺活量和耐力,同时拉近幼儿与家长之间的距离。游戏具体的操作方式是:在桌沿下面放置一个空的塑料筐,在桌子上放一些乒乓球,幼儿与家长同时吹球进筐,在规定时间内进筐球数最多的队伍获胜。在吹球的过程中,家长可以指导幼儿掌握吹球的方向和力度,从而增加进球的次数。这种极具趣味性和竞技性的游戏是幼儿喜爱且乐于参与的,在良好的游戏氛围中,促进了良好教学目标的实现。如此,通过对传统教育理念的转变,实现了课程教学与游戏的巧妙结合,强化了幼儿对所学课程的参与兴趣,推动着幼儿教学的顺利进展和实施。
         二、创新教学方法,营造良好游戏环境
         在进行现代化的幼儿游戏化教学时,教师应摒弃传统单一、固化的教学模式,通过创设良好游戏环境的形式来吸引幼儿的课堂注意力。游戏环境本就是实现课堂游戏化教学的基础和前提。为此,幼儿教师应在充分挖掘和利用园区原有环境的基础上,从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幼儿发展目标出发,创设生动、适宜的游戏学习环境,从而充分调动幼儿参与课程教学活动的兴趣,满足幼儿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使游戏化教学得以顺利、高效地进展下去。


         例如,为了培养幼儿的探索意识,教师可以利用现有园区环境给幼儿营造“寻宝”的游戏氛围,让幼儿进行“寻宝”的游戏。教师可以利用现有的草坪作为基本的环境基地,然后利用一些简单的器械、材料对这一环境进行改善。比如利用废弃的纸板、塑料或是积木玩具在草坪中设置城堡,并在通往城堡的途中设置一些关卡或是障碍物,幼儿在寻宝的过程中必须凭借自身的智慧破解关卡才能前进。环境设置完成后,教师还可让幼儿参与到游戏具体细节的设置中来,使幼儿能够充分体会到游戏化教学的乐趣所在。如此,通过良好游戏环境的设置,促进了幼儿认知能力的提升和思维的发展,为游戏化教学的顺利进展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
         三、渗透游戏精神,关注课程文化发展
         游戏化教学的关键在于游戏精神在教学中的渗透。它具体是指幼儿在游戏中的一些亲身感受,即幼儿通过参与游戏化教学能够感受到游戏所倡导的自由、自主、愉悦、创造的精神。这种积极向上游戏精神的渗透,在培养幼儿学习兴趣以及帮助幼儿塑造健康、文明精神面貌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此,在实施课程游戏化教学的进程中,教师应真心鼓励幼儿参与游戏,并欣赏幼儿的在游戏中的表现,将游戏的精神和品质渗透到教学中,在关注课程文化发展的同时,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例如,以绘画的教学活动为例,有的幼儿如果没有按照实现规定的事例进行布局和上色时,教师不应急着否定或是予以批评,而是应当在了解幼儿真实想法的基础上,再给予适当的评判。除此之外,对于幼儿在墙上乱涂鸦的行为、恶作剧的行为,教师也应充分认识到这是由其年龄特点和性格特征决定的,应以包容的心态来看待他们的行为。如此,便使幼儿充分感受到了教师的关怀、鼓励、肯定,将游戏的精神和理念充分显现了出来,对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总之,课程游戏化作为顺应现代幼儿教育趋势、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征的教育组织形式,在满足幼儿发展需求、提升幼儿学习兴趣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应从自身具体的教学实际出发,积极探究推进课程游戏化发展的有效方法和策略,将幼儿教育教学以幼儿喜爱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达到提升幼儿教育质量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丁月玲.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推进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5
         [2]贲龙云.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有效策略[J].科普童话,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