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课改的影响下,高中语文课堂需要落实深度学习实践,利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形成综合素质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把握课程标准,通过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构建有深度的高中语文课堂。本文分析了自主?交往:高中语文课堂深度学习实践,为高中语文教学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深度学习;实践意义
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但是因为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教学存在浅显化等不足,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近些年我国提出了深度学习理念,不仅需要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度,还要丰富学生的学习层次,突出高中语文课堂的价值。落实自主?交往:高中语文课堂深度学习实践,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现代学习理论,引导学生有效整合知识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一、概述高中语文课堂的现状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职业倦怠,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课上恹恹欲睡,校园缺少温度。这些现象一直困扰着高中语文教学的发展。新课程改革吹来了新理念的春风,高中学校的定位与发展推动着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变革,促使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课堂的深度学习问题,树立起新的学习价值观。
一要树立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养成终身学习的理念,教材仅仅是依托,教学的价值应该延伸到学生的课堂之外、学习之外。二要把过程与方法视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在体悟过程、掌握方法的同时,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三要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构建意义的过程。要想提高学生课堂深度学习的能力,就要从传统的“知识传递型”课堂走向“知识建构型”课堂转变,变“讲授知识”为“主动求知”,突出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究、展示的过程,努力营造民主、快乐、宽容和谐的课堂文化,让学生在学习中思考,在体验中感悟,在活动中升华。推进课堂深度学习,需要教师角色转型、课堂范式转型、教学方法转型、评价机制转型。
二、自主?交往:高中语文课堂深度学习实践概念界定
心理学中的自主就是遇事有主见,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自主之于课堂而言,指在课堂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围绕问题,主动积极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行为方式。它是“自主、合作、探究”理念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因素。课堂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中去不断体悟、验证、积累。
交往:从狭义来讲,指人际交往。指的是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为了达到彼此传递思想、交换信息、表达情感、满足需要等目的,通过一定的方式实现心理上的沟通和行为上的相互作用。
交往之于课堂而言,是以学生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先前经验为基础,为达成课堂学习目标,所展开的课堂上师生、生生、生本间的活动。课堂学习的过程就是彼此进行有意义的交流与沟通、展开对话、不断进行双向理解的交往过程。通过交往活动,可有效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实践能力的提高,培养创新精神。
深度学习:深度即触及事物本质的程度。深度学习之于课堂而言,指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透过知识的表象深入到实质,内化并能灵活运用的能力。
三、自主?交往:高中语文课堂深度学习的实践建议
(一)深化知识教学
知识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学生掌握了语文知识和技能之后,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感知能力和综合能力。高中语文教师需要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落实深度学习。学生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可以有效改善学生的思维模式。
教师要创设互动互助学习环境和氛围,引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交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争论、各抒己见。教师设计出具有思考价值、探究意义的问题,让学生有意识的自主学习探究,让学生大胆质疑。互动合作学习时,杜绝课堂上的边缘人,让小组内每个成员都能参与其中,发表看法。
教师需要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遵守学生的想法,提高教学语言的吸引力,进一步改善学生的思维。例如在学习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烛之武退秦师》这一课,教师可以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组织学生表演情景剧,选择几名学生扮演烛之武和郑文公以及秦穆公,融合学生自己的想法,让学生通过情景扮演实现自主学习,教师可以适当的提出问题,促使学生的思维向深层次发展,拓宽学生的思维。
(二)转化教学模式
高中语文教学如果利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过于依赖自身预设的教学模式,导致教学过程过于被动,整个教学模式缺乏灵活性。高中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转变自身的教学思维,提升活动形式的动态性和全面性,利用生成性思维模式。在高中语文课堂中,教师和学生以及文本三者需要产生良性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可以在原有认识基础,实现思维深入发展。
利用简单的语文教学模式,简化了语文教学的复杂思维,导致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缺乏灵活性,无法匹配高中学生的实际及需求。教师需要转变教学思维模式,重视教学过程中整体性,结合教学情况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思维的活跃性。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性,使整体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引导学生在不同观点角度思考问题,促使学生思维趋于复杂化。优化课内时间,提高课时效益课时结构大体.上安排为“自学、互动、展示”控制在30分钟以内,“?当堂反馈”不少于5分钟。其中在“自学、互动、展示”环节里教师单向讲授的时间一般控制在10分钟以内,而其余时间用于简明提示当堂学习目标、总结评价、形成规律、消化整理等。
(三)优化课堂展示
教师需要优化课堂展示,展示环节是生生、师生、组生、组组多边互动的过程,既是自学、合作学习成果的展示交流,又是对学习内容深入理解和进一步提升。?主角是学生,学生将自学、合作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传递出来、外显出来,问题呈现出来、暴露出来,使得当堂知识得到梳理、整理、丰富、矫正。高中语文教师需要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高中语文课堂中介入图片和视频以及音频等技术,优化教学情境。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渲染教学分文,激发学生对于课文的情感共鸣,不断升华学生的情感。例如在学习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四《蜀道难》这一课,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各种图片,让学生充分理解“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内涵,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充分领略大自然的魅力,提高学生的文学涵养。
结束语:
本文论述了自主?交往:高中语文课堂深度学习的实践,高中语文教师需要创新传统教学模式,开展各种丰富的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拓展高中语文教学深度。
参考文献:
[1]华建英.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增强高中语文教学效果[J].学周刊,2020(08):117-118.
[2]党延平.优化导学模式 促进深度学习——学案导学模式与深度学习实践探索[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8(27):9-10.
[3]陆萍.网络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8(20):84-85.
[4]曹志红.基于“深度学习”背景下高中语文有效课堂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06):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