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情境教学应用于小学数学的有效路径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4期   作者:陈浩
[导读] 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以直观的行动思维、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

         摘要: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以直观的行动思维、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并与抽象逻辑思维互相促进的过程。小学生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像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基于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情境教学的应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同时使得建立数学模型更加自然。本文就情境教学应用小学数学的现状进行分析,探究情境教学其有效路径。
         关键词:情境教学  小学数学  有效路径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究。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小学阶段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课堂注意力不够集中。教材提供的个别情境有一定的局限性。

一、小学数学情境教学去陈入新。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那就要求我的数学教学活动要立足于生活之中,课堂教学要根据生活中情境,将其加工成媒介载入我们的课堂,让学生通过熟悉的情境获得有价值的数学知识。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部分老师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对教材过分依赖,并不对教材中一些成旧的素材进行改编,从而影响教学的效果。
         例如:数学教师在讲授苏教版一下《认识人民币》这一课中教材提供的5角,1角素材是第四版人民币。而第四版人民币基本已经退出流通了,并且第五版人民币时有所微变。因此本课情境虽老师熟悉,但是学生不熟悉。学生感觉非常突兀,如果不对情境加以改编,一些学生的知识的掌握有所影响。针对这一课,笔者认为教师应当创设生活情境,学生去文具店买文具,准备好我们正常使用的人民币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用一用。自己在小组内交流人民币的特点,模拟购物生活中情境。使得情境教学更贴近实际生活。从而让教学效果达到预期效果。

二、小学数学创设情境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新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将九年义务教育分成3个学段,小学为分为低年级与高年级学段。对于低年级根据学生年龄小的特点,情境创设更加侧重于直观性强的内容,内容要生动、要有童趣。形式要丰富,如编儿歌、讲故事、做游戏等形式。对于高年级学生,则要创设有内涵,具有思考性、方便合作交流的情景,要数学内在的美去吸引学生。
         例如:在小学二年级《认识方向》这一课中,我们教师可以创设帮小兔子找回家路的情境进行认识方向的教学,具有一定的童趣问,学生感兴趣,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而在小学年级《确定位置》这一课中如果用帮小兔子找回家的情境学生会感觉幼稚,没新意,不具备挑战性。教师可讲情境改为航海搜救等情境,这样让六年级学生觉得具有挑战性,更能触发学生对问题的深度研究与思考。因此不同的学段学生教师在创设情境时一定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心理发展水平。



三、小学数学创设情境要具有探索性与可操作性。
         数学情境教学中实践型情境是为了突出学生个体的能动性,体现学生主体作业,让学生经历活动的过程,使得学生学习更加深刻。然而小学生没有教者提供情境、材料、乃至目标,学生的探索只能是无根之树。所以教师创设情境一定要有可操作性与探索性。
         例如:在苏教版五上《认识负数》这一课中,教师创设情境时可以创设让学生用温度计测量不同环境下的温度,从而认识负数。相对江苏地区气候情况,只有在冬季的时候或者特定环境才能测量出零下。那就需要教者上这一课,如果提供实践情境时必须要选择在冬季温度零下情况下进行,或者教师提前准备好冰块。


四、小学数学情境教学创设具时代性
         课堂教学是一个过程,是学生主学,教师主导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学生知识的获取,还是学习力的提高;无论是情感的培养,还是品德素养的提高,都必须通过学主动学习来完成,教师只能起到辅助作用。他无法替代学生的思考。而学生去不感兴趣的情境会失去去学习的兴趣。那么教师可以将当前的热门话题创设情境因地适宜的联系到数学教学过程中。从而无论从数学知识还是情感态度方面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得学生认识到数学的使用价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例如:2020年肺炎疫情席卷全球,我国举国上下共克时艰,学生漫长寒假,在家网络自主学习,接受防疫指导。六年级在家看疫情通报的数字可以获得很多数学信息。那么在苏教版六年下册的《统计图的选择》这一课的选择情境创设过程中,教者可以选择国家对疫情数据情况选择统计图,如果对我国一段时间内疫情选择什么样统计图,对多个国家疫情统计选择什么统计图等等,合理的创设具有时代性的情境,从情感让学生认识的防疫的重要性,认识到科学的重要性,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正如李兰娟院士所说的只有少年强则国强,为祖国未来发展培养自己的栋梁之才!希望媒体,教育部门,全社会能够形成一个共识,那就是教育我们的孩子要崇尚科学,要尊重科学家,要努力成为科学家。疫情过后,希望全社会树立健康观念,树立生物安全意识,多科普健康知识,多一些忧患意识”。


总之,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面对枯燥的数学问题,教者只要通过设计富有真实性、有效性、探索性、实践性、时代性的情境,才能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使学生熟悉的、积极向上的氛围中感受数学的美。不仅能促进学生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和技能,更有利于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冯志强.浅谈如何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学周刊,2015,(25):82.
[2]粟勇.简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研究[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8,(2);121-122
[3]李玲. 小学数学情景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2:171-1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