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数学教育需要立足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要将教学重心放在学生的创新能力、自主探究素养培养,帮助学生夯实基础,增加知识储备。面对核心素养教育的大环境,教师有必要充分考虑核心素养的要求,尤其是学生的终身学习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要求。要协调好多元能力培养,如学习态度、自身情感、知识技能,这样才能够助力学生全面成长。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前言:核心素养是当代教育的风向标,其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除了要确保学生能够深度学习,还要重视学生理解核心素养技能,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高中数学教育需要教师将核心素养作为契机,转变教学模式,突出高中数学的学科价值、学科作用。不过高中数学教育问题很多,比如不少学生没有自主探究意识、学习兴趣不足、素质教育有限。对于这些问题,教师需要寻找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高中数学教育水平。
一、高中数学教育现状
高中阶段数学教育问题很多,比如很多学生缺少自主探究意识、没有学习兴趣、素质教育效果有限。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就必须做好对问题的分析,针对性的调整教育方向、教育思路,提高教育效果。
(一)没有自主探究意识
过去教学过程中,一般都会采用师讲生听教学方法,学生被动学习知识。在时间推移中,这种教学模式让很多学生已经适应与习惯。学生课堂上已经不再具备自主探究欲望,而是只能跟随教师的脚步学习知识,这显然无法满足新课标教育追求与需要。
(二)学生缺少学习兴趣
对于学生学习来说,兴趣的重要性是非常显著的。想要保障教育效率,就需要做好兴趣的利用。高中教育阶段,数学是难度比较大的学科。高中数学教育对于学生的各种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比如探究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当然并非所有学生都具备扎实良好的能力。面对此情此景,学生就会陷入学习障碍、学习困难问题。如果长时间没有解决,就会加剧困难严重程度,打击学习自信,影响学习兴趣[1]。这样不仅无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甚至会对学生造成一生的打击。
(三)素质教育有限
在应试教育氛围影响下,当前高中教师与学生普遍有很大压力。压力导致部分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更多知识,选择用灌输教学方法讲解知识。素质教育效果十分有限,并没有帮助学生形成学习意识和自制力[2]。学生的每一项能力都没有得到开发与提高。这不仅会影响到当前学生的学习状况,甚至会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构建高效高中数学课堂的思路
面对核心素养理念的渗透和推进,高中数学教育一定要做好学生兴趣调动和开发,要活跃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能够结合实际强化学生的分析意识、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表现。接下来以空间几何体教学为例,分析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教学方法。
(一)激发兴趣
对于学生来说,要想学习的顺利,就需要有兴趣的支持,这是提高学习成效、学习效果的关键。学生有了兴趣以后,才会主动探究知识[3]。而不是跟过去一样,一直处于家长、教师的催促下被动学习,探究知识。兴趣对于学生来说,影响很大。面对核心素养教育,教师一定要做好学生兴趣调动和激发,使学生能够积极学习、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探究素养和探究能力。在学生时刻保持积极、投入学习状态参与学习以后,自然能够获得非常不错的教育效果、教育质量。教师教学前需要做好准备工作,做好空间几何体教学内容的分析与问题设计,要确保问题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这样学生就会主动回答问题,保障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此外课堂中教师有必要在合适的契机将空间几何体内容导入到课堂,要提高课堂导入趣味性与有效性,助力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概念和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学习效率,展现核心素养教育价值和追求。要强调的是,空间几何体本身学习难度是比较大的,尤其是对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感官有着较高的要求。所以教学中,教师需要多给予学生合适的帮助,注重学生观察能力和空间感培养,这样学生才能够学的顺利。
(二)结合生活实际
学习的目的本就是为了能够更好的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要体现出学以致用的目标和追求。实际上数学本就是来源于生活的学科知识,生活中大部分元素都可以用在教学过程、教学当中,为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提供支持与辅助,增强教育成效、教育效果,保障学生能够有序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学习空间几何体一课的时候,教师需要结合生后实际,将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引入到课堂当中,降低学生学习难度,使学生产生学习共鸣,参与到学习时间。要做好空间几何体知识的深度分析,解决与理解空间几何体知识要求,帮助学生打好学习素质基础,增强学生学习能力、学习素质,带动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比如教师可以用一些建筑物的模型作为案例,让学生来分析这些建筑物模型的特征和构造,学生可以亲自接触、触碰这些模型,感受空间几何体知识的魅力和奥妙,增强课堂趣味性。
(三)培养思维
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不教育,也就是说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重心放在学生的学习意识和素质培养开发。数学思维能够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过程中获得成长。核心素养教育课堂上,教学中教师讲解空间几何体时,有必要做好学生数学思维的互动,让学生去联想,分析问题。在学生数学课堂实践环节,开展思维训练能够获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保障教学方法科学、合理、有效。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以合适、特定的数学思维解决问题,而不是故步自封,保守思维。这样才能够充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意识,实现学生核心素养、涵养的有效培养。
结语:面对核心素养视角,高中数学教师一定要做好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工作,要体现出高质量教学的要求,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思维能力。从内心层面强化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迸发探究欲望、学习欲望。再有了学习欲望、学习激情以后,学生的核心素养才能够得到充分培养。要保障教学效率、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体现高中数学教育特色和追求。
参考文献:
[1]孙国红.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1):133-134.
[2]齐红.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在“问题—互动”教学中的培育[J].学周刊,2019(32):74.
[3]安忠胜.谈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思想的渗透[J].学周刊,2019(3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