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儿时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我们应该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语言发展特点开展语言教育活动。本文对小班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策略进行了总结:一是设计语言游戏,助力幼儿语言发展;二是开展区域活动,为幼儿创造表达机会;三是创设表达情境,激发幼儿表达兴趣。
关键词:幼儿园;小班幼儿;语言能力;策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课程的实施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因此在小班幼儿语言教育中,我们尝试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将语言知识的学习变得生动形象,让语言教育的内容变得具体可感,进而调动幼儿参与语言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为他们创造语言表达的平台,促进他们语言能力的发展。
一、设计语言游戏,助力幼儿语言发展
语言游戏是指以语言教育目标为依据,围绕教学内容设计的游戏活动,以激发幼儿表达的兴趣,并让语言知识变得更加生动、形象,进而易于幼儿理解与接受,最终提高小班幼儿的词汇量,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以“说反义词”语言游戏为例,教学内容是学习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反义词,如前后、上下、里外、左右、大小、新旧、长短、粗细、高矮等。游戏中,可以使用图片,也可以使用肢体动作给孩子们提示,有效增强了语言教育活动的趣味性。在一定的词汇量基础上,小班幼儿不再满足于说简单的词语时,教师就可以设计复杂一点的句子游戏,从而进一步激发幼儿表达的欲望。以“火车开了”语言游戏为例,一个孩子说:“火车开了。”小伙伴问:“你的火车将要开到哪儿去?”幼儿回答:“我的火车开到北京去。”小伙伴继续问:“开到北京去找谁?”幼儿继续回答……教师把地名的学习设计成语言游戏,在了无痕迹中渗透了地理知识。这个语言游戏正是基于幼儿想急于表现自我,并乐于分享所见所闻的表现。在语言游戏中,孩子们认真倾听,积极与小伙伴互动,不但了解了很多名胜古迹、地理知识,还极大地丰富了自己的词汇量,语言表达与交往能力获得了有效发展。
二、开展区域活动,为幼儿创造表达机会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改革背景下,区域活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区域自主游戏成了幼儿的最爱。区域自主游戏活动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真实的语言交往的场域,使孩子们的语言交往能力在实践中获得了真发展。因为区域自主游戏为孩子们的交往提供了平台,进而创造了大量的语言表达的机会。因此,在开展区域活动时,我们要根据小班孩子的年龄段特点,创设语言学习与游戏中交往的有效环境,促进幼儿语言交往,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水平。
在表演区自主游戏中,我们在墙面上张贴大量的绘本故事图片,以及一些孩子们熟悉的儿歌,引导他们在舞台上运用自己阅读过的故事或儿歌来提高自己的表达水平。特别是绘本剧表演游戏中,我们要和孩子一起准备道具与服饰等游戏材料,鼓励他们自主选择喜欢的角色参与表演活动。如果表演时忘记了台词,教师就鼓励他们自己创编台词,以提高他们的语言创造力。教师的鼓励可以强化幼儿的语言表达行为,增强幼儿运用语言的自信心。而角色游戏区更是为孩子们学习语言提供了大量的表达机会。孩子们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发现自我,发现所扮演的角色的语言与自己的语言的异同,进而使他们不断地积累与他人进行语言交往的经验。
在美工区域游戏中,教师鼓励孩子们把自己创作的作品介绍给小伙伴,从而引发了小伙伴间的交往,为他们创造了语言表达的机会。在不同的区域活动中,教师要认真研究区域活动的特点,并为幼儿创造不同的语言表达机会,如在阅读区,教师有意识地投放少量的绘本,让孩子们在“一书多人”的情境中,引导孩子们通过协商与交流决定怎样分配图书,等等。
三、创设表达情境,激发幼儿表达兴趣
在信息化教学的背景下,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基本上都会用到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设备,其中以信息技术支撑的多媒体、白板教学都可以为孩子们提供声图文以及可以移动的影像集体于一身的教学资源,从而调动幼儿多个感官,激发幼儿运用语言的兴趣。
在小班“我会说‘你好’”的语言活动中,教师播放小熊绘本《你好!》的PPT,并引导孩子们模仿绘本中的小动物说“你好”,积累与人打招呼的经验。同时教师还鼓励孩子们看图讲述,如播放到小刺猬的插图时,有的孩子会使用语言说出画面的内容:小刺猬骨碌骨碌骨碌。小熊跟小刺猬说:小刺猬,你好!小刺猬回答说:小熊,你好!孩子们边看图边讲述,好像自己就是故事中的小动物,他们非常兴奋,特别乐于模仿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打招呼。
由此可见,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等电教辅助手段,为幼儿创设语言表达的情境,让孩子们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进而使他们有话想说,有机会模仿着说。
总之,在幼儿语言教育中,为了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我们应该遵循幼儿不同年龄段的特点,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游戏,激起表达兴趣,提供大量的语言交往的机会,提高他们语言创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付晶.试论培养幼儿语言表述能力的策略[J].成才之路,2018(34):44.
[2]孙金燕.开启心灵的钥匙——浅谈幼儿在游戏中语言交往能力的发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