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以写促读”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月3期   作者:马敏
[导读] “以写促读”的教学策略颠覆了以往各自为政的教学方式
        摘要:“以写促读”的教学策略颠覆了以往各自为政的教学方式,将阅读和写作结合在一起,所取得的教学效果也是十分显著的。因为阅读和写作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前者是后者的基础所在,后者则是对前者的检验和落实。因而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将“以写促读”的教学策略贯彻落实在自己的教学中。本文笔者基于此,对“以写促读”教学策略的应用展开了深入研究,并围绕三方面展开了详细的介绍。
        关键词:以写促读;语文教学;初中
        初中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活动是学生获取知识和培养能力的重要渠道,却往往达不到教师预期的教学效果,此时教师就需要根据表象去深究原因。没有将其与写作活动结合在一起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此时的学生就会缺乏阅读的兴趣和动力,他们的阅读效率可想而知。“以写促读”的教学策略就能够有效缓解这些问题,进而使得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有着十分丰富的收获。
        一、根据文章内容,确定写作主题
        “以写促读”教学策略存在的目的是为了让教师的阅读教学效率得到提高,因而教师在确定写作主题的时候一定要结合阅读文章的文体和内容。如初中语文课本中包含了小说、散文、诗歌、文言文等各种文体类型,教师此时就可以让学生进行文体的转换,将他们所不熟悉的文体转换为所熟悉的文体。再如有些记叙文和小说有着十分强的情节性,教师就可以抓住这一点来让学生进行故事情节的改编。这样的话,学生就能够有着阅读文章的动力。例如:在进行《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天净沙·秋思》这三首古诗的阅读教学中,笔者就可以让学生去选择其中自己最喜欢的一首古诗,并在古诗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故事的创作。也就是说,笔者要求学生所创作的故事中必须要包含古诗的内容或者情感或者背景等。如有的学生喜欢《天净沙·秋思》这首古诗,他们就可以以其中所出现的“断肠人”为主角来进行故事的创设。为了让自己创作的故事引人入胜,学生就需要对古诗进行深入研究。此时学生就会对即将要学习的古诗充满着阅读和探究的兴趣,他们的阅读效率可想而知。
        二、小组合作探究,展开阅读活动
        在确定了写作主题之后,初中语文教师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展开阅读活动。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性格特征和行为特征,进而采取有效措施来使得他们的阅读效率得到提高。

因为学生有着自制力不强特点,他们在阅读这种需要静下心来以及依靠个人自觉来完成的活动中就会将注意力转移到别的地方去。此时初中语文教师就需要将学生分成小组的形式,让他们相互探究阅读的方向和重点,并且彼此监督,进而取得好的阅读效果。例如:在进行《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文章的阅读教学中,笔者首先就会为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并要求他们将这篇叙事文章改编为剧本形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课本剧的表演。此时学生就需要展开自己的阅读活动,笔者也为学生提出了如下问题:1、该篇文章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2、故事的高潮在哪里?3、你们通过阅读文章明白了哪些道理呢?又如何将之体现在自己的剧本中呢?由此引导学生展开阅读活动。在阅读的过程中,笔者会将小组内水平差不多的两名学生设置为竞争关系,让他们之间彼此监督。这样的话,学生的注意力就能够集中在阅读活动中,并因此取得不错的阅读效果。
        三、教师进行评价,检验学生成果
        学生在写作主题的驱使下展开了阅读活动,他们最终的阅读成果将会体现在自己所写的文章中。此时初中语文教师就需要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科学的评价,进而使得“以写促读”的教学方式能够完美结束。在教师进行评价之前,他们首先需要让学生展开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这样的话,他们对自己所写的作文会有一个清晰的认知,进而为教师的评价奠定基础。当教师进行评价的时候,学生也就可以更加轻松地接受,并将之体现在自己的行动中。例如:当学生完成自己的写作之后,笔者首先会让学生对自己的文章进行阅读和修改,并且说出自己文章中的三处亮点,记录在文章底部。然后笔者就会让小组内的每一名学生都需要对其他学生所写的文章进行评价,并且指出文章中存在的一处缺点,同样记录在文章底部。最后笔者会对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之后的文章进行分析,并且在他们评价的基础上展开自己的评价。这样的话,在笔者进行评价的时候,学生就能够认真倾听,并且能够对其有着深刻的印象。接下来学生就能够采取行动,发扬自己在写作上的优点,完善自己在写作上的缺点。
        总而言之,“以写促读”是一种能够有效提高初中语文教师阅读教学效率的教学策略,教师需要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写作。他们需要结合文章内容来进行写作主题的确定;他们需要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来让学生展开阅读活动;他们还需要为学生进行科学的评价,以此来检验学生的阅读成果。相信在初中语文教师一系列的努力下,学生就能够让自己的阅读兴趣得到激发,阅读能力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蔡文圆. 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7.
        [2]关越. 浅论初中语文“以写促读”教学模式[D].东北师范大学,20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