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课堂教学是小学生接受系统知识学习的主要场所,课堂的教学效率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转变教学手段,创建高效课堂。本文主要从趣味教学、信息技术辅助以及小组合作三方面进行阐述,分析了小学高段语文教学提高课堂效率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效率;趣味教学
语文是小学生的必修科目,也是学生们的学习的重点科目,提高语文的综合素养不仅是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也是每位学生应当做到的文化基础。尤其是对于小学高段的学生而言,他们马上就要面临着人生中的第一个考验:小升初的综合校验,因此学生要和老师一起努力,为未来的语文学习做好坚实的基础准备。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时要按照新课改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从多方面入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趣味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一个好的开始就是事情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导入课程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开始的导入就可以快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那么对后来的教学将会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反之,学生的兴趣就会难以被激发,从而导致课堂效率的低下。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满足小学生的心理,精心设计导入环节,从而为高效课堂的创建打好基础条件。
比如在《伯牙鼓琴》的文言文教学时,笔者在开始上课前为学生们播放了一曲纯音乐,并让学生们猜测这是什么乐器奏出来的。学生们都沉浸在了优美的乐曲中,一首音乐听完后,学生们纷纷举手说出了自己的答案,有的学生说是古筝,有的学生认为是琴。之后笔者就正式展开了课文的讲授:刚刚这首曲子名为《高山流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关于这首曲子背后的故事。通过情境的导入,能够快速地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中来,并且能够产生较强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高奠定了基础条件。
二、创新形式,运用信息技术教学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于当今的社会发展,所以教师也要顺应时代潮流,转变教学模式。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运用多媒体教学也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趋势,这也说明了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确有其独特的优势以及便捷性。通过多媒体的运用,可以很直观地将教学中不易理解的知识进行展示,同时也能够补充学生的课外知识,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比如在进行《示儿》的古诗教学时,为了使学生们能够更加体会到诗人的心境,笔者就为学生们播放了诗人陆游的纪录片。在观看的同时,笔者也给学生们布置了几个思考问题:陆游生平所处的年代有什么特点?他写这首诗时是什么时期,他又是什么样的状态?随后学生们都聚精会神地进行视频的观看,有的学生还会做一些笔记。在观看完后,笔者就随机挑选了学生进行回答,学生们都能回答出正确的答案,并且深刻地理解了诗人当时的情况:陆游的生平十分坎坷,年老时还要经历流离失所之苦,那时的宋朝正是动乱时期,国家无法安宁更无法统一。《示儿》是陆游最后一首饱含深情的诗作,此时的他虽然多病缠身,却仍心系国家,盼望祖国统一。由此可见,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千年的情感更直接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富含画面感的教学使学生们更有代入感,也能够增强学生的共情意识,从而加深对课本的认识,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三、小组合作,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当今课堂的教学主要还是以教师授课为主,学生的参与感不高就会导致学生在上课时易走神,且难以真正融入到课堂学习中。而分组合作的模式能够大大改善“教”的占比过于大的情况,在活跃了课堂氛围的同时也能有效增强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为学生的课堂学习打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也会学生思维发散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平台。
比如在进行《两小儿辩日》的课文教学过程中,笔者就按照小组分布组织学生进行了一场小型的辩论,主题就是:太阳的大小到底会有变化吗?在进行了几分钟的小组讨论后,各小组纷纷派代表进行了本组观点的阐述:有的认为会有变化,因为我们通过眼睛就可以明显感受到变化;还有的学生认为不会有变化,大小的变化只是因为位置的不同导致的。在进行完辩论后,笔者就为学生们进行了相关知识的科普,学生们都了解到了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运行轨迹,从而也就理解了太阳的大小其实是不会改变的,人的眼睛有时也是会“撒谎”的道理。通过小组讨论,学生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上来,并且能够更深刻地认识到观察事物时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道理,极大地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并且能够为学生的未来学习打好基础。除此之外,语文学习也会对其他课程的学习产生影响,在小学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树立好语文学习必要性与重要性的观念,并能够转变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从而为促进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提供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俄兰.谈兴趣教学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1):180.
[2]周军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法创新探讨[J].内蒙古教育,2019(17):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