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与发展分析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3期   作者:徐照1 王慧2
[导读] 摘要: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建筑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竞争实力的直接体现。
        1身份证号:37040619890713XXXX;2身份证号:37048119860522XXXX
        摘要: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建筑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竞争实力的直接体现。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 发展,建筑行业已然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对建筑行业的发展提出 的要求。建筑行业为了能跟上社会经济的发展步伐,需要对建筑工程管理进行创新,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基于此,文章对建 筑工程管理中的创新模式应用以及发展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应用;发展
        1前言
        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当下,各行业之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激励,尤其是发展迅速的建筑行业。为了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实现自身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发展,建筑企业需要对自身的工程管理模式进行创新,用创新和科技的力量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建筑行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建筑工程不断增多。但由于建筑企业在实际工作中想要谋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在实际施工中出现了许多不规范的操作,根本无法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再加上一些管理部门在工作中没有加以重视,更容易导致工程出现质量问题,无法满足人们以及社会对建筑产品的高要求,限制了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质量是事关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工程管理则是关系工程整体质量好坏的重要环节。所以,要注重加强建筑工程管理,把好建筑工程质量关,提升建筑企业的社会形象,促进经济效益的实现,推动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然而,达到以上目标的关键在于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
        2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创新模式重要性意义
        创新管理模式是企业保生存的重要砝码,近十年,建筑工程行业经历了很大的变化,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如果想经得住以后剧烈竞争市场的考验,创新管理模式已迫在眉睫。如何能让企业保持佼佼者的地位,那就需要企业考虑以什么样的姿态来保生存,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建筑企业应该以人性化的创新管理理念,植根于企业每一个员工大脑中,让企业员工知道,没有创新,企业的生存将难以维持。
        2.1创新是时代的要求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时代的要求,是企业家的基本职责,也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本源涵义。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跟在别人的后面,落后于别人是要挨打的。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适应市场需要,走一体化道路,是建筑施工企业亟需面对的一项艰巨而关键的任务,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项目施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从一定意义上说,企业家就是不断创新的经营者,否则就不能称之为企业家。但创新并非易事,创新意味着对原有思维定势、传统体制、制度、观点、习惯等的突破,这不仅需要有科学理论的指导,需要有才干、有胆识,而且要承担风险,承担责任。要干一番事业,不冒风险是不可能的。墨守成规、看摊守业的经营者,难以有所作为,时代的变革要求项目施工的创新。
        2.2实现建筑企业内部的科学管理
        建筑企业应当认真学习科学管理理论,将其应用到工程管理实践中,为创新工程管理模式提供可靠理论依据,进而提高建筑企业的生产力。在社会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新形势下,建筑行业的科学管理水平也在随之不断提高,力求将先进科学技术转化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所以,建筑企业必须根据建筑工程项目要求积极创新科学管理模式,为企业稳定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3创新模式管理对于建筑工程的作用
        所谓“适者生存”,这个达尔文提出的物种进化理论不仅揭示了物种进化的基本原理,同时适用于非物种的淘汰法则。就建筑企业而言,其生存与市场大环境中,这个其进化的环境并不是静止不动的,它是不断地在各种有形与无形因素的影响下进化发展的,这其中存在着激烈的类似于森林中弱肉强食的竞争。

因此,想要长治久安,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并且繁荣发展的唯一办法就是既要有狼一样的警觉,又要有鹰一样的勇气,不断适应各种变化,挖掘人才,任人唯能这样才能赢在终点线。可见,创新型工程管理模式对于建筑工程至关重要。
        2.4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形成
        创新型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形成需要来自科学技术、建筑环境、管理以及实施人员的协同作用。即首先企业需要引进先进的设备,采用新型的建筑工程管理进行员工安排,使其各司其职,井井有条。从而避免责任不清的现象,为企业建筑模式不断创新化发展奠定基础。另外,在拥有新型的建筑工程管理系统的条件下,企业必须选择具有管理能力强、创新思想丰富、眼观长远、工作尽职尽责的高素质人才作为企业的建筑工程管理者;这样,企业还必须对传统管理模式进行深入分析,扬长避短,多引进信息化技术能力强的人才作为企业员工。同时,要建立创新型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企业的创新型文化必不可少,创新型企业文化不但能够增加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企业工程管理效率,同时还会造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对于企业的整体形象能够起到很大的提升以及宣传作用。在企业创新型文化建设方面企业必须遵循以下几点:淤在不背离社会整体价值观的条件下,加强建筑企业整体价值观的创新;于在合法的条件下,适当增强企业创新型文化体制的创新;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采用创新型建筑企业发展路线。这样,在综合协调的情况下就可以建设创新型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
        3在建筑工程中引用创新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3.1提升建筑企业在广泛而又激烈的市场竞争下的综合竞争实力现阶段,各个行业领域的竞争都十分激烈,建筑企业若依旧采取传统的管理模式面对市场竞争,则会削弱企业的竞争实力,不利于企业自身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但建筑企业若创新新的管理模式,将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我国近年来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新的模式也会随之出现,因此,建筑企业要积极地采用全面化、科学化以及信息化的管理手段来应对市场形势的变化,同时这也是新时期建筑企业在发展中的基本要求。建筑企业通过创新新的管理模式来促进企业管理水平与管理效率的提升,还能降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进而提升建筑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3.2为建筑企业的科学管理提供重要依据
        建筑工程的创新管理模式是在具有现代化特色的企业管理知识创新的基础之上,实现企业自身管理质量水平的提升,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建筑工程创新管理模式使企业管理者更加重视现代化管理知识理论的学习与应用,同时还能为企业创新管理实践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保障,建筑工程创新管理模式和企业管理之间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企业创新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企业施工技术水平、生产力水平、企业生产效率以及生产质量水平的提升。
        3.3实现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
        创新管理模式通过制定公平、公正、合理的规章制度将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智能资源进行有效结合,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益发挥到最大化。创新管理模式涉及到企业生产运营等工作的各个方面,这种管理模式能够进一步提升企业自身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内部结构的管理优化,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同时实现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能够提升企业的资源使用效率,将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能发挥到最大化。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程现场施工管理是体现施工企业自身专业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施工企业应明确工程现场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断采取有效措施,以避免与改进现场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比如优化施工控制方法、加强人员管理、加强建筑材料管理等,以提高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增强现场管理的规范与标准,实现高效、高质量、高经济性的工程建设目标,从而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德增.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策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24).
        [2]李玲,施式亮,穆卫亮,等.建筑施工安全现状及事故预防对策[J].矿业工程研究,2016(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