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3期   作者:马蕾 刘鑫 刘新宇
[导读] 摘要:生态旅游管理是促进自然保护区开发的重要方式,可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水平提高。
        临沂大学  山东省  276000
        摘要:生态旅游管理是促进自然保护区开发的重要方式,可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水平提高。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开展的价值,并分析目前主要的管理对策,以提高生态旅游管理的实际水平,促进自然保护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可持续发展
        引言
        近年来,随着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态环保意识不断提高,生态旅游逐渐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而自然保护区作为最佳的生态旅游资源,在一些旅游旺季以及假期等高峰旅游时期,庞大的客流量不可避免地会对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破坏,这对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保与可持续性发展有不利影响。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生态旅游意义与价值,阐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的作用,提出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策略,为我国自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生态旅游的意义与价值
        生态旅游指人们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同时,也能够满足自然保护区内人民群众的各种需求,从而做到与大自然和谐发展,使我国的生态环境能够保持较好的自然循环,而生态旅游促使人们构建具有特色的生态系统,这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的价值也能够有所体现,以下几个方面正是生态旅游带来的具体价值。
        (一)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生态旅游的提出能够极大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对我国的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理念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而生态旅游管理则需要各方进行密切配合,具体包括管理者、旅游者以及自然保护区的人民群众,在保证自身的利益不受到较大损害的同时,三方都要对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加以保护,加大对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力度,加强自然保护区生态环保重要意义的宣传和教育。除此之外,自然保护区的原住居民的要保护自身的生存环境可持续发展,结合自然保护区的经济发展,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旅游者则要提高自身的环境保护意识,将环保理念融入自身素质中,为创造良好的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提供新的融资途径
        作为我国对自然保护区最新的生态管理以及价值利用方式,生态旅游所具备的含义已经不仅仅是对自然保护区的风景进行欣赏,而是逐渐呈现旅游产业规模化的商业运作模式。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品质的不懈追求,同时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人们选择娱乐的方式逐渐发生改变,生态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就是最好的证明。而近年来在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人们的消费内容逐渐呈现集中化的趋势,有效带动了自然保护区的经济增长,使自然保护区的规划部门可以合理地将资金集中起来,拉动内部需求,创造新的融资途径,从而为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进一步推动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实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产业价值最大化,推动我国整体宏观经济发展。
        (三)造福子孙后代
        我国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理念自从提出以来,就得到我国社会群众的普遍认可。在过去不重视生态环境保护,过分注重经济发展给我国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由此也使我国在经济上以及人们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方面付出了惨痛代价。因此,自然环境保护近年来成为我国社会各界重点关注的话题,在世界范围内也引起了足够的重视。同时社会经济发展促使人们对能源过度开采,也让自然环境遭受了极大破坏。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贯彻了保护大自然的生态环境就是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财富的理念。不断强化绿色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理念,加大自然环境保护力度,就是造福子孙后代,使我国在未来在发展中能够得到源源不断的能源资源,同时也使子孙后代能够拥有更好的生存环境。


        二、进行生态旅游管理的对策
        (一)全面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
        在进行自然保护区开发的过程当中,要以保护为主,尽可能促进自然保护区的资源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采用生态旅游管理办法本质上就是一种积极性的保护措施,可以鼓励民众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的过程当中来。
        但是,我国目前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仍然不健全,在生态旅游保护的过程当中,也会由于涌入的人数过多,造成当地生态自然环境的破坏。因而各地政府在进行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当中,必须要将自然环境的保护放在首位,既要平衡好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也要在二者出现冲突的情况下,首先保护生态效益。
        (二)合理制定功能分区
        生态旅游管理本质上也是一种经济性行为,在开展活动的过程当中,也就要从经济性的角度提高生态保护的效能,尽可能避免大量的游客对于生态自然保护区造成破坏。
        要将生态自然保护区划分为核心区、分散游览区、集中游览区、服务区:1、对核心区进行重点保护,严格限制进入到该区域的人流量,尽可能以观测和实验研究为主,禁止散客进入到该区域,影响区域的可持续发展。2、分散游览区可供散客进行观察与游览,但是最好对进入景区的工具进行有效地选择,避免游客自驾进入到该区域,造成生态环境破坏或者造成大量的旅游垃圾等等。3、集中游览区可以放开交通工具,例如游客可以驾驶自己的车辆、骑自行车或者散步在该区域内进行游览,这一区域基本上属于自然保护区的边缘区域或外部区域。在景区管理升级的过程当中,通过这种核心区等区域的划分,可以对未来发展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三)制定周密的旅游规划
        自然保护区的发展是以十年为单位来进行的,因而生态旅游开发管理人员不能局限于当下,而是要放眼未来,促进自然保护区在未来30年、50年甚至百年之内,可以得到有效的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
        一方面,在进行开发之前,要对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资源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与评估,尤其是利用目前的物探技术、激光扫描探测技术等等,对于自然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资源进行系统的了解,制定周密的开发计划。
        另一方面,还要选择合理的开发模式,既要满足市场的效应需求,也要打造本地区的特色,选择合适的开发时机、开发模式和开发办法,综合当地的一些服务业资源、生态餐饮资源、生态旅馆资源等等,进行差异化的路径打造。从而在最低成本的范围内,提高本地区发展的经济适应性和市场竞争力。
        (四)监督环境执法
        在自然保护区开发的过程当中,虽然各部门已经出台了多种法律法规与政策,但是在执行方面仍然不完善,很多地区的生态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存在盲目开发的现象。
        在未来的管理过程当中,要根据立法机构目前所出台的法律法规管理办法,加强监督与执行,对于一些违法犯罪问题进行严厉的打击,建立严密的管理措施。例如,生态旅游管理部门可以成立联合工作小组,结合司法部门、公安部门、社会环保组织等等,对生态旅游部门的行为进行严格的监督与限制,从而全面提高监督与法律执行的实际效果,促进生态环境的优化保护。还可以通过群众举报等等,及时发现一些比较隐蔽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显著提高自然保护区生态开发的管理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我国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来说,未来的路还很长,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在对自然保护区进行开发时,要注重环境保护,在增加保护区经济收益的同时,确保能够长效发展?
        参考文献
        [1]庞振刚.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发展生态旅游[J].生态经济,2017(5).
        [2]李俊清,崔国发,胡涌.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与可持续发展[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7(4).
        [3]宋伟良.生态旅游――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方向[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