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语感可视化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月3期   作者:沈文年
[导读] 小学语文语感可视化教学策略要借助美术行动来实现,这也是符合跨学科教学要求的
        摘要:小学语文语感可视化教学策略要借助美术行动来实现,这也是符合跨学科教学要求的;要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教学辅助,确保语感直观性呈现;要多利用课本剧来实现对语感的真实情境可视化改进;要利用语言训练来内化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实现从直观到感悟的完美跨度,全面发展学生语感。本文解读了语感可视化的作用,提出了小学语文语感可视化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感;可视化;解读;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改革必须要摒弃拆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的传统模式,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感,而可视化是培养学生语感的一个支点。本文解读了语感可视化的作用,提出了小学语文语感可视化教学策略。
        1. 语感可视化解读
        语感是人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觉,在言语交流中指人对词语表达的直观判断或感受。语文学习之中训练学生的语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语感的形成能够让学生对词语有空间想象力,提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形成独特的文学感知能力。小学生年龄较小,语感的形成往往需要天赋和后天训练,而这种训练过程中最为有效的就是先形成语感的可视化。所谓语感可视化就是让学生能够借助直观感受来体会语言文字的魅力,形成对文学作品的敏锐感受,确保学生语感的形成有周期性,逐步提升核心素养。
        2. 小学语文语感可视化教学策略
        2.1 美术辅助语感可视化教学
        小学语文语感可视化教学策略要借助美术行动来实现,这也是符合跨学科教学要求的。小学生喜欢美术,特别愿意用画笔来展现自己的内心,语文课堂上就有很多学生为课本插图重新绘画,往往还会因此被批评。其实,教师完全可以利用美术来实现语感的可视化教学,实现“画笔画我心,文字变感悟”的完美转变。例如:在教学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的《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请同学们用水彩笔画一条课文之中出现的“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在旁边配上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课文内的句子,实现“画与文”的相得益彰。最后,将表现好的作品张贴在教室墙壁上。这样的操作符合很多课文,也有利于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实现语感训练。例如:《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几个词语就形成了一幅画面,小学生年龄小,理解起来就有困难,所以教师就用“中国画”的形式展示古诗内容,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语言会展现内心的画面,需要学生用心去体会。学生有了初步感受后,教师抛出最后两句诗“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集体讨论后,理解了这两句诗是作者远离家乡,对前途感到迷茫困惑的心境,这时候对比先面的诗词,学生的语感就基本形成了。


        2.2信息技术辅助语感可视化教学
        小学语文语感可视化教学策略要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教学辅助,确保语感直观性呈现。信息技术辅助语文教学已经是受到教学实践认可了,所以在语感可视化教学过程中要多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辅助。首先,要利用信息技术展现整体的文章情境,这种情境展示不是割裂的,而是从情感的角度进行信息技术的直观再现,帮助学生形成语感。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的《桂花雨》的时候不是单纯展现桂花雨的现实场景,而是要多展现故乡的图片,形成心理感悟。
        2.3课本剧辅助语感可视化教学
        小学语文语感可视化教学策略要多利用课本剧来实现对语感的真实情境可视化改进。课本剧的排练,让学生对课文所展现的语言有更为真实的体验,自然能够形成语感,而且这种可视化是有真实体验在其中的,语感的体验更具真实性。很多对话较多的课文都可以组织编排课本剧,例如:《牛和鹅》、《一只窝囊的大老虎》等都可以。课本剧编排应该让学生进行课文的重新设计,将其改编成为以对话为主的小剧本,语感形成后也实现了写作的有效训练。
        2.4训练内化语感可视化教学
        小学语文语感可视化教学策略要利用语言训练来内化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实现从直观到感悟的完美跨度。语文离不开相应的习题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学生会对语感有更为真实的体验。有效的训练方式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读、背、写、听、说、思。教师设计这几个方面的语言训练,让学生在情境感悟后,通过训练不断提升语感,例如:背、写训练过程中,学生会形成近义词、反义词等训练,这样对于课文之中的直观语感就有了必要的拓展。总之,训练可以内化语感,让可视化教学转变为语感的想象,最终实现文学体验的全面传递。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语感可视化教学策略要借助美术行动来实现,这也是符合跨学科教学要求的;要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教学辅助,确保语感直观性呈现;要多利用课本剧来实现对语感的真实情境可视化改进;要利用语言训练来内化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实现从直观到感悟的完美跨度,全面发展学生语感。
       
       
       
        参考文献
        [1]浅析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J]. 徐立秋.  中国校外教育. 2018(32)
        [2]小学语文语感教学策略探析[J]. 陈兴杰.  江西教育. 2018(11)
        [3]也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J]. 何永建.  吉林教育. 2009(14)
        [4]优化阅读设计 发展学生语感[J]. 章志庆.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03(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