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之我见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月3期   作者:杨燕
[导读] 如何教小学生写好作文一直以来都是摆在诸多小学语文教师面前的难题,笔者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多年,还算有些心得,以下就和大家分享一下。
        摘要:如何教小学生写好作文一直以来都是摆在诸多小学语文教师面前的难题,笔者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多年,还算有些心得,以下就和大家分享一下。
        关键词:小学生;习作教学;现状;兴趣
        正所谓,万事开头难,由于小学生处于学习写作的初始阶段,使得很多教师在指导小学生写作的过程中都倍感头疼。笔者以下就将这些年来的指导小学生写作的心得体会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能对诸位有所帮助。
        一、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现状
        1.对习作没兴趣
        出现这个问题,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对语文课不感兴趣。二是不会写习作。第一个原因很好理解,因为学生对语文教学没什么兴趣,所以对语文课中的习作教学也就当然不感兴趣了。第二个原因是因为无话可写、习作基本功欠缺而不会写,因此,习作当然就很头疼、很困难,越困难就越没兴趣,越没有兴趣就越困难……形成恶性循环。
        2.教师作文教学经验少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的模式都是“学生写,教师改”,两节作文课,学生交上一篇作文,教师改完后就束之高阁,等下次作文时再发下去。这样的教学效果到底怎样,只要看看学生的作文就可知道了。大部分学生的作文仍然处于原始水平,得不到提升,很多学生一提到作文就头疼。有的教师什么也不讲,只是读一读作文的要求,就让学生自己写。这种教学方法恐怕只适合于悟性高的学生,而普通的学生将越来越不会写作文。有的老师在作文课上只读一读范文,然后让学生仿写。很多教师都是从网上搜一篇习作当范文读给学生听,这种方法也是简单,但效果不好,容易束缚学生的思维,写出的作文都是千篇一律。还有的老师创设情境,启发引导学生作文,这种方法比较好,但很费事,一般都是教师需要出公开课的时候才使用这种方法。
        二、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策略研究
        1.多措并举,不断提高学生对习作的兴趣
        首先要想办法提高学生对语文教学的兴趣。学生们对故事是十分感兴趣的,如果每次课都能给学生们讲一两个古今中外的小故事,我相信他们一定会对语文课感兴趣。
        其次,适当地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内外活动,也能提高学生们对语文课的兴趣,比如秋游(野游的目的是让学生开心的玩耍、亲近大自然、促进师生交流等,主要目的并不是写作文,但是野游后写出来的习作肯定较之往常要好得多——因为有内容。)、故事比赛、成语接龙、自我介绍、当地传说故事收集整理等。

(事实上,民间有很多优秀的文化,能很生动形象地解释事物及其历史、道理等。学生们对此也很有兴趣,我们学生收集了好多,比如:颜文姜的传说、二狼山的传说等传说故事,还有 “山上的农夫有猴子手”“初七初八,点火捉鸡鸭”“知了叫,核桃掉”“老鸹别笑猪黑”等谚语、俗语。)
        另外,课余时间尽量要和学生玩在一起,这样不仅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想法,还有利于增进师生间的感情,进而提高学生对这位老师所教课程的兴趣。学生们对语文课的兴趣提高了,我想他们慢慢的也就会逐渐爱上习作的。
        还有就是要多鼓励学生,要尽可能发现学生们习作中的闪光点,然后及时加以表扬、鼓励。鼓励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甚至是绘画式的,不拘一格,可以灵活多样,还可以在班级甚至是学校内进行示范读或者是展览。小学生基本上都是很喜欢表扬的,丰富多彩的鼓励,更能激起学生的积极性,更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为作文分层
        新课程标准对低、中、高各年级段的作文教学目标都做了明确规定,教师应该对每个年级段的目标要了然于胸,在教学中避免拔高,避免低于目标,要做到恰到好处。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对年级目标较模糊,盲目拔高的现象很严重。例如低年级段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可很多教师为追求成绩盲目拔高,要求学生在一年级就要正确使用标点,而这个目标是中年级段才需要完成的。盲目拔高会让学生产生焦虑心理,从而厌倦作文。
        再如,三年级是学生作文的起步阶段,不可心急,不能一蹴而就,教师在引导学生作文时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有一年我正好教三年级,有一篇作文是写人的作文,我引导学生要取好题目,要取像《勤劳的奶奶》《时尚的妈妈》《爱喝酒的爸爸》等等这样的题目,因为取这样的题目,学生容易抓住人物的一个特点,在写作中能够把握住重点。我引导学生尽量不要起《我的爸爸》《我的妈妈》等这样的题目,因为这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有点大而空,学生不容易抓重点,这样的题目适合五年级的学生写。经过我的耐心指导,这一次学生的作文果然不错。教师一定要注意各个年级段的差别,对不同年级的作文课要采取不同的方法,不要千篇一律。学生才能在合适的时间学到合适的知识,作文水平才会循序渐进,慢慢提高。
        总而言之,以上笔者所言只是一些零散的想法,或许有坐井观天、管窥蠡测之嫌,只算是一面之词,故而难免有很多不足之处,还请各位方家见谅并不吝赐教!但愿这里面有一点儿内容能给读者带来启发、裨益!
        参考文献:
        [1]孙建香.小学作文教学中“模拟情境”创设的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2]胡向明.浅谈小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