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方法探究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月3期   作者:杨红
[导读]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不能用一个模板将孩子的写作思维禁锢。
        摘要: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不能用一个模板将孩子的写作思维禁锢。写作是一个长期的事情,我们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写作兴趣。本文从笔者多年教学经验出发,给出了几点个人的习作教学的建议,还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素材
        小学语文习作是对语文素养的多项整合的活动,体现在语言表达能力、信息的整合能力、想象力、感受力、观察力、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等方面。语文包容性很强,拓展面很广。如何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激发习作兴趣,是语文教师需要深入挖掘的问题。
        一、积累文学素材
        创作能力的形成离不开词汇的积累,习作必定要贴近生活,从生活中提炼写作的素材,选取值得记录的事情写下来,即对自身的经历、感受是一种梳理,也是一种书面写作的训练。我们需要创设多彩的活动,让学生乐于去思考、去感悟、去积累。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其实,从上学的那一刻起,词汇的积累就已经悄然开始了。像熟读并背诵部分课文内容,这是课内的最简单的积累。每天积累的量不在于多,一两句话就已经足以,重要的是持之以恒;到了高年级,可以增加课外的词汇积累,如在班级设立图书角,定期更换书籍,及时给予学生知识上的补给,让孩子好读书、读好书;背诵抄写成语、古诗词,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文章最后会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积累古诗”等环节;还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前做小老师,将自己寻获的好词好句分享给其他同学,鼓励将分享内容通过多媒体来展示,同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成语接龙的游戏也很受欢迎,尤其是高年级同学,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词汇量,成语接龙可以使他们在愉快竞争的氛围中快速地增加词汇的积累;写日记更是一种积累素材的好方法。
        二、多种方式讲评
        作文的讲评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对于小学生来说,我们的讲评要尽可能的多鼓励,多反馈,意识到学生能力的不足,对其充满耐心,不要用刻薄的言语打击学生的写作自信。在翻阅日记的过程中就好像与学生面对面交谈沟通,要用心去阅读并给予反馈。小学阶段是写作的起步阶段,应及时发现他们写作的闪光点,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激发孩子写作热情。
        在讲评过程当中也可自评、师评、互评。在此过程中发现共性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让学生从自己的作文内容和表达方式中找出不足。教师还可以定期在班级内组织写作比赛,及时奖励优秀作品并在班级内朗读,供其他同学观摩、借鉴。同时教师选择恰当的时机穿插写作技巧讲解,同样能够达到培养学生写作技巧的目的。


        三、创设教学情境
        在习作练习中学生其实能够发现生活中的情趣,见识的东西越多,就越有素材可写,不至于停留在无趣的生活之中。但他们每天忙于学业,可能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开阔眼界,这就需要教师去引导学生体会生活中的点滴,去想象大自然的多彩风光,去感受人物的形象等。
        为学生提供有滋有味的生活情境,能够让灵感光顾学生的大脑,能切身感觉或者想象到真实场景。比如,在写“大自然的声音”这样的作文时,如果恰好所处季节是春天时,就可以让学生亲自到大自然里去感受一下,深入自己的回忆和经验,发现春天相对于夏、秋、冬有什么不一样。教师同时要在课堂上给学生创设一个相对美好的意境,将大自然的声音录制好在班级播放,唤醒孩子对大自然的美好回忆与想象力。
        其次,作文中应有学生的主观情感与世界观。情感渗透在作文中对于小学生来讲是有难度的,他们或对此感悟不深或不懂怎样去用文字呈现,这就迫切需要教师的引导,情感抒发能力也是必要的。如习作“故事里的故事”,拿唐代诗人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为例,首先是对诗歌情感的理解,然后让学生置身情境之中,假如你就是李白,送别你的友人,你会做什么、想什么、说什么、回忆起什么?学生一定会愿意参与到情境中来并积极完成写作。
        四、培养想象力激发习作兴趣
        其实一年四季都是学生拥抱自然感受美好的好时机,让学生尽情地感受,去闻各种花朵的芬芳、去草地上打滚撒欢、去扑蝶去捉蜻蜓、去踩树叶摘果子、去堆雪人,还有什么比这些更能激发学生写作热情的呢?只有将真情实感自然流露于文章之中,才会让文章变得深刻有内涵。并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
        如生动形象的语言、游戏、诗歌朗诵、音乐欣赏、实践观察等等。都能灵活地寓于习作教学之中,激发学生写作激情。比如在习作“我最感兴趣的一个人”中,为让学生准确抓住人物的特点,可以让孩子动笔画一画或说一说你心目中这个人的形象,让大家猜一猜,在游戏中感受乐趣、培养兴趣。
        总而言之,教师应当积极进行教学方法创新并灵活运用,习作发生于课堂之中,却不能局限于课堂之中,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参考文献:
        [1]瞿兰英,朱仲祖.小学生作文题材生活化的尝试——寄宿制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策略的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5(17)
        [2]王红.采撷生活之源焕发数学异彩——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思考与策略[J].新课程(上),2013(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