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化学史走进课堂

发表时间:2021/9/3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3月第6期   作者:秦雷公
[导读] 化学学科在当前的教学难点上,主要集中在课程章节的理论概念
        秦雷公
        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五中学    467000
        摘要:化学学科在当前的教学难点上,主要集中在课程章节的理论概念、符号以及定律运用等方面,学生需要通过抽象思维进行理解与相关理论内容的应用。对于部分学生而言,由于没有处理好学习过程中的思维跨越、理论跨越以及化学理论内容的知识体系等,造成学习上存在较大难度。从学生的全面培养要求上看,难度较大、抽象且复杂的理论内容,而在九年级的化学教材编写中,化学史的教育点较多,因此,需要从化学史与化学知识的融合中,进行相应的知识点的结合,为学生开展化学教学,下文就是针对化学史与化学课堂的结合,进行化学授课策略的探析。
关键词:如何;化学史;走进课堂
一、引言
        我国近代的化学家说,只传授化学知识和技术的化学教育是片面的,全面的化学教育要求,既传授化学知识与技能,又训练科学方法和思维。当前,国家重点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将科学探究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亮点,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模式,而学习化学史则是化学教学中,实施性学习的重要途径与方法,对学生科学探究以及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二、进行化学史教学的意义和作用
        任何学科都有其发展的历史,在针对初中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学科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激发自己的学习欲望,在漫长的化学知识之旅中,探索到知识的价值与体系,从而更加着迷于知识学科的构建与钻研。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学习负担繁重,在教学中融合想用的化学史教学,会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让学生更能增强发现问题、提出模式化教学,验证模式化教学的思维。
三、实验教学中穿插化学史,培养学生的务实精神
        化学的学习,大多是是方程式与实验的堆砌,因此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实验内容与性质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在进行实验探究的过程中,能够养成求真务实的精神,避免出现实验数据造假、应付等现象或者观念。
        比如,在开展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学科的教学中,在第一章节,关于“化学是一门以实验学科为基础的科学”教师就可以穿插相应的化学历史发展与革新的过程中,有哪些化学家采取了相应的实验步骤,而在实验过程中,遇到了那些困难,那些挫折,最终又得出了那些发现,以此促进学生在化学学习中,进行实验步骤的时候,可以求真务实,不会弄虚作假,始终保持谦卑而严谨的实验态度,强化对生命主题的教育。同时,教师可以结合简单的收集空气的化学实验中,教师一方面需要指导学生正确的气体收集方法,另一方面需要引导学生建立务实的学习精神,对待实验课题应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与观念,不能为了应付实验教学而出现懈怠等情况,尤其面对气体时,需要严加区分,不可大意。化学实验作为检验理论内容与深度学习的重要形式之一,该方面的核心素养教育需要基于该方面的内容特征,结合化学史的相关知识以及化学家的严谨精神为先导,进行引领吗,使学生能够从相应的理论、实践学习过程中,逐步建立较好的务实研究精神与学习态度等。[1]
四、以化学史融合成为化学知识教学的“点睛之笔”
        化学史在人类的化学实验,研究与发展中经历了漫长的路线,是众多位化学家的结晶,因此,因为从学科性质的本身上看,各种公式定理、理论内容以及实验数据等,都是遵循化学科学的研究策略与实践途径而获取的,其中所体现出的是严谨的学术态度与科学观念。教师在进行学科理论内容与实践活动的组织上,需要向学生强调化学史学术研究上的科学精神。经过最新一轮课改,学生的素质培养与学科教学工作要求被明确提出,学校在进行学科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重视理论内容方面的讲解、灌输,另一方面需要重视学生的各项综合能力、学习观念以及学科思维进行培养,以此满足当前核心素养的学生培养要求。


        教学案例二,比如,在针对人教版,初中九年级的化学教学中,面对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教学时,教师可带领学生深入挖掘理论内容形成的起源,从学生从化学史的视角,使学生能够在理论内容的学习基础上,了解化学理论发展与形成过程中体现的化学精神,与化学乐趣,进而在学习观念等方面建立对化学学科的崇尚与对化学知识的尊崇的心态,便于在后面对金刚石、石墨、二氧化碳的制取等试验中,学生能够以饱满的热情以及对化学知识的渴望开展学习活动,重视化学知识,尊重化学家的研究成果。[2]
五、从核心素养角度渗透化学史
        教学工作的制定与实施,都需要事先进行教学目标的制定,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在开展理论教学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其次在制定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通过结合学生的基本学情开展理论内容的讲解、示范,使学生能够在良好的引导模式下,逐步确立较好的学习观念与生物学研究态度。最后,基于教学目标的初步实施,对教学工作进行评价与监督,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加以改进,使教学目标能够跟随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教学案例三:比如,在针对人教版,初中九年级的化学教学中,面对“相对原子质量表”教学时,教师可在课前导读环节,通过多媒体数字化的网络搜索功能为学生引入,化学史对原子质量表研究过程中,出现的著名历史事件和趣味故事,穿插进学习中,为学生进行知识点缀,让学生更加愿意接触知识的学习,跟随智慧的化学家,掌握基础的化学知识。
六、借助化学史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以及学生的兴趣点开展教学。新课改提出:“教师要从能教会学生知识,转向为教会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这也就在于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如何能发展自身的能力。而在化学史教学融合的过程中,教师要能够让学生以良好的情绪和学习态度进行学习,我们传统的化学课堂中,学生进行学习总是在教师的强硬灌输下所进行的,学生并不能真正的发自内心因为“渴望”学习而去学习,使得学生在学习时,缺乏知识的融汇贯穿能力以及议题式的教学法。
        教学案例四:比如,在针对人教版,初中九年级的化学教学中,面对“燃烧和灭火,以及燃烧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教学中”,这两个章节是互相融合的,教学时在化学教材中是一个章节与一个章节独立存在的,但是在知识运用的过程中,确是互相叠加的。所以,教师要通过为学生引入化学史,进行相应知识的过度,使得化学的知识点的运用行云流水。
七、借助化学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进行情境教学的构建
        情境教学这一教学理念已经逐渐走向成熟化,情景教学的设计也能广泛的运用到各个学科之上。对于学生来讲,初中化学是一门难度较大的学科,由于很多抽象的知识并不能够让学生加以理解,导致很多学生会出现厌学等心理情况。所以教师可以借助化学史中的事件以及人物名称,结合其他学科进行融合,创建有趣的教学内容,从而能够让学生的学习热情变得高涨起来,对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交流也是有所帮助的,让学生带着故事化的问题开展化学探索。适当的在情景化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融合有效的生活化教学,比如,最近几年兴起的玻尿酸、虾青素、退黄素等医学美容的知识,教师可以结合相应的时代发展中化学研究成果,为学生带来最新、前沿的时代资讯,丰富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让学生在渊博的化学知识中,体验到化学的乐趣,感受到化学的魅力。
总结:化学史,就像一条游荡在化学学科湖面灵动的小鱼,可以波荡湖面的水纹,在教学中适当的将过去的化学史以及当前的化学成果进行有机结合,是可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促进学生的化学素养提升,滋养化学学科的温度与情怀。
参考文献
[1]左玉,李鹏鸽,刘素素,曹晋瑜,张彩凤.运用化学史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J].广州化工,2020:178-181.
[2]孟庆知,孟辉,曹伟,汤伟.例谈2018年化学史类高考题的教育功能[J].《理科考试研究:初中版》,2018:52-54.
[3]严文法,王小梅,李彦花.新课标视域下化学史的科学本质教育功能研究[J].化学教学,2020:3-7.
[4]梁陆元.运用化学史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思考与尝试[J].教师,2020:18-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