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尧
湖南省新宁县清江桥乡中心幼儿园 湖南 新宁 422709
摘要:自党的十九大就强调了要“办好学前教育”,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都应重视学前教育的开展落实工作。偏远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办学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而与其他地区教育产生一定的差距,这大大影响了教育的公平性,而幼儿教师作为学前教育的主导者,其专业能力则与教育公平质量存在紧密联系,因此为切实办好偏远地区学前教育工作,必须积极提升幼师队伍的专业水平。基于此,本文对偏远地区成长期幼师专业发展学习的策略进行分析探究。
关键词:偏远地区;成长期幼师;专业发展;策略
引言
偏远地区学前教育的发展相对落后,教学整体质量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若想提升偏远地区学前教育水平则需重视幼儿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其中特别需要关注到成长期的幼师,其是未来学前教育的关键力量。政府与幼儿园管理者充分认识到成长期幼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采取有效指导策略,落实专业发展的相关工作,不断提升成长期幼师的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促使其成长为更加成熟且专业的学前教育教师,为偏远地区学前教育发展提供坚实力量。
一、偏远地区成长期幼师专业发展学习的必要性
(一)提高偏远地区学前教育质量的关键
学校办学质量的高低不只在于教学条件、教学环境,教学资源也是其中的重要因素,而成长期幼儿教师队伍正是教学资源中关键的人才资源,若想提升偏远地区学前教育的办学质量,必须确保幼儿教师能够实现专业的发展学习,满足其职业发展的需要,进而才可以壮大学前教育的教师队伍,为偏远地区幼儿提供更完善的教育服务。且结合偏远地区幼师发展实际情况来看,整体水平与质量较落后,影响了学前教育质量,因而需加强幼师队伍专业发展学习指导工作。
(二)助力国家学前教育公平发展的关键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重视学前教育的发展与管理,各地区、各学校都应该大力推进学前教育工作,因而从制度、政策、资金等方面都给予了相应的扶持,为学前教育事业提供了稳固的保障。然而,由于偏远地区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其教学资源、师资力量依然存在供给不足的情况,所获得的教育效果也不达理想,严重影响了国家学前教育工作的公平性。因此,为了助力国家学前教育事业的公平发展,则必须重视偏远地区幼师专业发展,加强成长期幼师的专业培养与学习,使其发挥职业素养能力提升幼师队伍整体水平。
(三)改善偏远地区幼师发展情况的关键
偏远地区幼师专业发展情况相比城市地区较为落后,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导致一些新生教师到来之后只进行了基础的职前培训便直接投入工作当中,部分专业能力尚未发展完善,在学前教育实践中也时常反应出教育问题,直接影响了学前教育的质量。因而,地区政府与幼儿园园长应重视成长期幼师的专业发展,在入职后积极组织其开展专业培训,提升其专业素质与专业能力,并促使其将专业发展学习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确保偏远地区学前教育质量持续优化。
二、偏远地区成长期幼师专业发展学习的策略
(一)完善成长期幼师专业发展管理政策
偏远地区幼师队伍的整体待遇和发展情况存在保障不足、不全面的情况,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幼师职业发展不受重视,这也与政府的学前管理教育理念相关,其更侧重于义务教育的管理发展,忽视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发挥领导作用,从制度层面完善成长期幼师的专业发展管理政策。制定规定明确幼师教育地位,依照地区幼儿园的建设情况适当扩大幼师的编制规模,为幼师提供更长远的职业发展机会,以提升成长期幼师的专业学习积极性。另外,也应制定具体的专业发展培训机制,联合幼儿园管理者定期开展针对成长期幼师的专业讲座、专业培训,并设置专项专业培训资金为其提供支持,引入更多外部专业培训资源,如组织线上远程专业培训、聘请专家进行讲座等,切实通过政策及相关活动保障成长期幼师的专业发展学习。
(二)幼儿园构建适宜的专业发展学习环境
幼儿园作为幼师成长发展的根本场所,为保障成长期幼师获得优质的专业发展学习,应为其构建适宜的专业发展学习环境,营造更加专业的教育氛围,以有效促进成长期幼师的专业成长。在日常管理中园长注重教育理论的系统教育,以会议、教研活动等形式引导幼师掌握并理解最新的、最先进的学前教育理论,打好专业基础。同时,基于日常教育实践活动,园长以及成熟型教师需对成长期幼师进行细心观察,了解其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和疑惑,主动为其提供专业指导,并为其心解答各种专业发展中的问题,帮助成长期幼师的专业发展。此外,幼儿园也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公平、公正的评价每一位成长期幼师的教育表现,对表现优秀的幼师给予适当的奖励,由此激励所有幼师都始终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调动其专业发展热情,促使成长期幼师多途径主动寻求专业发展学习。
(三)引导成长期教师树立终身发展意识
成长期幼师的专业发展不仅需要外部的驱动力,更重要的是要具有自我发展成长意识,自觉认识到专业学习之于自身职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从而主动走向专业发展学习的道路,树立终身发展的观念意识。偏远地区学前教育环境虽然相对落后,但其教育目的依然是以培育学生为主的,成长期幼师应牢牢把握住职业规范中的各项要求,不忘初心的将专业标准规范作为教育行动的指引,认真规划个人发展,明确专业发展目标,并据其制定具体的发展计划,从入职为开端逐步为目标的实现而付出实践行动,从中获得目标达成的成就感与满足感,并有效提升自我效能感,从而切实达成专业发展学习的根本目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偏远地区成长期幼师的专业发展对于提升学前教育质量、助力国家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以及促进幼师个人职业成长是十分关键的,保障成长期幼师的专业发展,能够推动偏远地区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强化幼师队伍整体水平。针对偏远地区成长期幼师的专业发展学习,政府层面应完善相关的管理政策与制度,幼儿园层面应构建适宜的专业发展学习环境,同时幼师个人层面也应具有终身发展、自主学习的意识,切实提升成长期幼师专业性,提供优质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1]朱明,周鹏.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02):87-89.
[2]张建敏,陈登.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化的现状及成因分析[J].新课程研究,2020(18):56-58.
本文系:邵阳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成果,课题名称:偏远地区成长期幼师专业发展培养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SYGH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