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珊珊
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茅家岭中心小学 江西 上饶 334000
摘要:数学知识在小学课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因此,对小学生需要达到的水平也是要求极高的。数学知识本身就是来源于生活,并且应用于生活。使数学更加生活化,可以更好的让小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发展。可见,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对小学生学习数学具有很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意义;策略
数学教学活动需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与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能够服务生活。教师应当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时,立足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这一角度出发创设其感兴趣的学习活动情境。在小学阶段,学生们的智力和心理都还处于初次发展和培养的时期,他们对于世界的整体认知才刚刚开始形成,而且大多数学生对于某种科目的喜欢与否都是在这个时期受到老师教学方式所影响的。在这种情况之下探索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就显得更加必要。
一、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基本含义
生活化教学,是以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论为基础的一种新型教学形式。即一切教育活动都是以生活为基础的,教育教学活动可以通过生活进行,这也是生活化教学的重要基础与出发点。
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与发展,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重视知识传授,更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但因长期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部分教师的教学重点仍放在“怎样提高考试成绩”上,并安排学生对数学概念、题型等进行机械化的背诵与记忆,或是完成大量的习题。尽管应用此类教学方式可以获得不错的教学效果,但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以及自主学习意识,产生一定的压制作用,导致学生深陷被动学习的状态当中,使学生的综合发展受到阻碍。与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同,生活化教学是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为基础进行后续教学。生活是发现知识、探索知识的主要源泉,而将教学活动生活化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二、小学数学生活化的具体措施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
由于小学生学习知识比较少,对教师渊博的知识都崇拜的五体投地,老师说出来的话和讲课的方式都是会影响学生整体素质发展的。因而教师在课前准备进行备课的过程当中就应当有意识的推进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比如给学生讲解加减运算时,老师可以使用一些比较实际的例子,比如在课上老师可以扮演小卖铺老板,然后学生去那里买东西,橡皮1.5元,圆珠笔2元,碳素笔3元,学生一共有10元,让他们算一算买这些文具一共要多少钱,买完后还剩下多少钱。在课后,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教学的反馈,从而使整个教学过程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在教学反馈的过程中增进大家对于相关内容的理解与体会。生活化的教学过程不仅非常符合小学生的认知习惯,这种方式也能够让课堂教学更为轻松愉快,进而提高学生对于数学课程的学习兴趣。
我们之所以学习数学知识就是为了将其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当中,因而教师在备课时不仅应当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发展,也应当考虑到小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和具体的兴趣点。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有效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作用。
(二)教学过程生活化
在数学的学习当中多边形的学习是比较抽象的,对于小学生来说虽然他们仅仅需要了解简单的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这些相对而言还比较简单的图形,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它的面积和周长的计算也容易被混淆。因而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中,教师也要声情并茂,必要时做出一些动作或比喻,让学生融入到类似的现实生活中进行学习,实现生活情境和小学数学教学的相融合。比如教师在讲解多边形的周长和面积时,不能仅仅依靠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面积公式死记硬背,这样传统死板的学习方式效率并不高,学的图形周长面积公式多了,很容易出现混淆的情况。教师首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明确交代周长和面积的含义,用黑板为例,用手绕着黑板的四周划一圈,告诉学生四个边加起来就是周长,而面积是看到黑板所占地方的大小,不是只有四个边框。这样一来,学生在面对周长面积时,就能把生活情境联系起来,成功地区分周长和面积。毕竟课本是平面的,生活中的事物都是立体的,把生活情景中的事物与课本联系起来,建立两者之间的桥梁,就能让学生学起来轻松不少。
(三)课后作业生活化
数学来源于生活,所以小学数学练习的设计应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学到的数学知识只有回到生活才能彰显其价值。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才是学习数学的落脚点。练习中,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充分认识到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基本工具。同时,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做数学”的习惯,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例如,教学“求平均数的问题”一课时,教师可以布置这样的家庭作业,让学生放学后到超市进行一项调查,调查统一规格、不同品牌的10种白酒价格,看一看哪种品牌最贵?哪种品牌最便宜?算一算它们的平均价是多少?再如,学习“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测量一下地板砖的长和宽,并算出它的面积。然后,再测量教室地面的长和宽,求出教室地面的面积,最后计算教室地面里铺这样的地板砖需要多少块?这个作业,学生必须通过实地测量得出数据,然后运用数学知识——长方形面积公式解决问题。这种活动真正让数学走近学生,让数学走入生活,这样才能够督促学生们将眼光放到实际生活当中,通过挖掘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行教学,学生学习起来轻松,并且效果较好。
三、结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实现生活化教学,通过生活化教学,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使学生能够有效构建知识体系,有效提高数学素养。要努力实现生活化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重要性,不断培养学生关注数学、关注生活的意识,使学生的各种能力都能在学习中得到发展,这样,课堂教学效果才能不断增强。
参考文献
[1]朱雪梅.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误区及对策研究[J].学周刊,2020(17):59-60.
[2]张永鹏,蔡雪丽.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误区及对策研究[J].学周刊,2020(16):19-20.
[3]成冲.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误区及对策分析[J].教育革新,2020(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