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形势下小学家校合作模式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12期   作者:李续书
[导读] 当前阶段,小学生是未来祖国的花朵,
        李续书
        吉林省通化县快大茂镇中心小学   (134000)

        摘要:当前阶段,小学生是未来祖国的花朵,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成长阶段,学校的教育不仅是至关重要,家长的细心呵护也是必不可少的。而学生的教育主要是来自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所以在基础教育中必须重视家校之间的合作。这不仅是新课程教育改革的要求,也是促进学生幸福成长的必要因素,为了祖国的未来,从而可以更好地实现民族复兴的富强。家庭和学校要对学生进行互相监督和提供有效的支持,为学生打造健康积极的成长环境。
        关键词:小学 家校合作
1家校合作办学模式
        基础教育阶段,家校合作由家长和学校共同教育推动小学教学的发展,主要目标是确保学生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根据学生目前的情况,通过聆听来自家校之间的有效交流来改善学校的工作条件;父母听从老师的教育建议,改善家庭教育条件。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环境,家庭和学校合作,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道德观念,促进他们能够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2探讨家校合作的重要因素
2.1教育发展的需要
        当前小学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在教育领域,家校之间的合作正在缓慢发展,让学校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健康有利的条件,进而促进我国小学教育的发展。
2.2学生发展的需要
        小学阶段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对他们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在学校和家长之间的合作中,也不可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时刻关注学生的情绪状态,帮助学生克服来自学业方面的压力,对于学生身心健康的良好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2.3提高学校管理质量的要求
为提高学校的设施管理,学校应与家庭保持联系。学校可以听取家长的意见,以改善学校的工作条件为主要目标,从而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这对于提高学校的管理质量至关重要。
2.4提高家长的受教育水平
        就目前的教育情况而言,许多学生的家长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因此易造成育儿有很多弊端。通过有效的家校合作,家长和老师可以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倾听学校的办学理念,通过教师的教育和宣传,逐步建立一个平等友好的交流平台,方便家长对于学生的教育,从而也可以增进父母和孩子的感情。
3如何发展有效的家校合作办学模式
3.1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家校合作
        当前的家校合作还未逐步走向正轨,因此还需要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让家庭在孩子的教育中发挥着自身的作用,从而促进孩子的身心发展。

例如,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并给予适当的奖励和惩罚,不要过于打压学生的自信心,规范家长的教育行为,引导家长参与学生的身心发展,通过这种制度化的家校合作,可以提升学校与家长之间的合作。
3.2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学校与家长合作意识
        父母认为学校是学生的主要教育者,这可能会削弱父母和老师之间的合作意识,往往会对学校里的各种联合活动做出消极敷衍的反应,而不太重视儿童的发展;而部分家长只在乎学生的学习成绩,很少听取儿童教育发展的建议。因此,必须改变父母的心态,注意家庭和学校之间合作的重要性。
3.3明确家校合作的一致性
        开展有效的家校合作工作,学校和家长之间教育理念和方法的一致性是形成强大的唯一途径。在教学之中,学校应明确自己的教育目标,现在对家长来说,不仅要促进学生对学校教育目标的理解,还要提供教学协助。从而促进家校合作的改进,提高目标的实现率。经过家校合作,协商共同改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从而充分发挥家校合作的力量。
3.4开展形式多样的合作
        目前,在基础的教学系统中,家长和学校之间的合作模式十分单一,往往会受到距离以及时间方面的限制,因此,丰富的学校合作形式,确保父母和教师之间有充分的沟通和平等的对话。例如,有效的家庭探亲,视学生情况而定,深入研究学生家庭,了解学生生活条件,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让每一位学生能够安全健康地成长;在学习阶段,教师可开展不同类型的家长会,促进父母参与抚养子女,优化父母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为学生的成长创造更有利的环境;学校还可以不定时举办家长开放日,让父母逐步了解学生的学校环境、学校概念、教学设施等等。教师还可以使用互联网技术创建通信渠道,建立双方互相友好交流的平台,例如QQ和微信等电子软件的运用,从而保证学校和家庭之间建立及时有效的连接。与此同时,学校也可以成立家长委员会和家长责任制度,在后续阶段的发展中,使双方之间建立了更理性、更有序、更制度化的合作。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义务教育的不断推进,新形势下的家校合作已在逐步发展,在教学环境中,家长和教师不仅要负责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要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进行及时的关注。这就需要学校构建新型的家校关系,引导和帮助家长对学生进行合理的教育,促进双方的共同成长。为此,本文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初步经验。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学生发展的两大重要基础。双方面授教是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撑。学校和家长必须把家和学校结合起来,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相互监督,进一步建立和谐的合作机制,在新形势下从而可积极开展有效的家校合作模式。
参考文献:
[1] 李世英. 家校合作,谈新形势下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抗挫折教育[J]. 中外交流,2019,26(45):306.
[2] 毛勇. 新形势下小学家校合作教育模式的思考[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9(44):0062.
[3] 段丹东,杨洋. 农村寄宿制小学家校合作的困境与突破[J].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21(3):19-21.
[4] 王振凤. 论家校合作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 天津教育(上旬刊),2021(4):173-174.
[5] 谢茶花,尹积栋,鄢青,等. "互联网+"背景下小学家校合作模式问题及优化策略[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21,17(8):144-145,1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