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德育新机制,打造德育新时空——三位一体德育机制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12期   作者:陈生民
[导读] 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扎实有效开展,并不能仅仅依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

        陈生民
        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云陵中心小学
        [摘 要] 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扎实有效开展,并不能仅仅依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还必须要依靠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力量,即着力构建一种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德育机制。依托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德育机制,就可以逐渐打造一种德育新时空。那么,学校教师作为三位一体德育机制中的关键力量,究竟应该如何构建三位一体德育新机制,打造三位一体德育新时空呢?笔者在近期的教育实践中领悟到,三位一体德育机制的构建,既需要清晰德育目标为引领,也需要良好的德育环境为保障,还需要有效的德育方法为推手。这一切,正就是学校教师构建三位一体德育新机制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三位一体;德育;新时空  
        三位一体,是指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机制,是以学校为德育教育的主阵地,以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为辅助,充分挖掘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德育资源,全面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网络,在塑造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方面逐渐形成一股源自于学校、家庭、社会的合力。
        为了着力提升三位一体德育机制的实效性,教师必须要采取一些科学、合理、有效的三位一体德育机制策略。下面笔者将主要围绕“清晰的德育方向、良好的德育环境以及有效的德育方法”三个方面,详细论述构建三位一体德育新机制,打造德育新时空的一些有效策略。
        一、确定三位一体的德育目标
        清晰、明确、具体、细致的德育目标,是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开展德育工作的行动指南。因此,构建三位一体的德育新机制,首当其冲的事情,应该是确定三位一体的德育目标。为了确保德育目标的顺利实现,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在制定德育目标时,既要做到清晰明确,也要做到细致入微。以清晰明确、细致入微的三位一体德育目标为引领,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就可以齐心协力、卓有成效地开展德育工作。
        比如说,小学德育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政治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法治教育、纪律教育以及心理教育等。根据不同的德育教育内容,教师可以确定不同的德育教育目标。以道德品质教育为例,教师可以将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爱国主义情感作为三位一体的德育目标。以这些三位一体的德育目标为指引,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就可以有的放矢、循序渐进地开展一些德育活动。以思想教育为例,教师可以将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以及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品质等,作为三位一体的德育目标。
        有了清晰、明确、具体、细致的三位一体德育目标,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就可以步调一致、富有成效地开展德育教育,就可以为三位一体德育教育的顺利实施指明方向。
        二、营造三位一体的德育环境
        无论是三位一体德育目标的顺利实现,还是三位一体德育活动的有效开展,都离不开良好的三位一体德育环境。学校作为构建三位一体德育机制的关键力量,不仅要因地制宜地积极营造良好的线下德育环境,还要因时制宜地主动营造良好的线上德育环境。

良好的线上线下德育环境,既有助于学校、家庭和社会更好地参与德育活动,也有助于更好地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
        例如,学校可以积极与科技馆、博物馆、纪念馆、民俗馆等部门联系,将这些部门作为我们小学校外德育阵地。之后,学校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各年级学生开展一些研学活动,而这些科技馆、博物馆、纪念馆以及民俗馆可以作为学生研学的目的地。在研学过程中,学校可以邀请家长与孩子一起前往这些校外德育阵地。如此一来,这些校外德育阵地也就成为一种良好的线下三位一体德育环境。除了积极营造三位一体的线下德育环境之外,学校也可以想方设法主动营造一种三位一体的线上德育环境。如,学校教师可以基于校园网、班级网络空间等信息化平台,有的放矢地营造一些爱国主义教育网络阵地、法治教育网络阵地以及心理教育德育阵地等。
        实践证明,依托良好的线上线下三位一体德育环境,学校、家庭与社会三方面就能够更好地形成一股合力,就能够更好地参与中小学德育教育,就能够显著提升中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三、优化三位一体的德育方法
        归因于三位一体的德育机制主要依靠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合力,所以教师应该围绕三位一体的德育目标、依托三位一体的德育环境,适时适度、恰如其分地优化中小学三位一体的德育方法。唯有如此,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合力,才能够显著提升德育的实效性。基于线上线下不同的三位一体德育环境,围绕清晰明确的三位一体德育目标,教师应该适度优化三位一体的德育方法。
        举例来说,为了培养小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情感,学校与县青少年宫取得了联系。在青少年宫工作人员的协调之下,学校组织一批学生、家长共同参加一些参观、欣赏家乡美丽风光的研学活动。在类似的研学活动中,学校、家庭以及社会都能够参与进来,以培养中小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情感为共同目标,以家乡的风景名胜为线下德育环境,卓有成效地做好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此外,学校在校园网中也相应增加一些链接,如,将博物馆、科技馆、开漳圣王纪念馆等校外德育阵地的网址链接到学校校园网中。紧接着,教师还设计一些亲子作业,即让学生与家长一起浏览校外德育阵地网址,并认真学习这些网址中的德育内容。在扎实学习这些网址中德育内容的前提下,教师要求学生独自、或与家长一起,创作一些观后感,并将其制作成电子小报,之后分享到班级网络空间之中。如此一来,德育工作的效益也就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由此可见,在优化三位一体的德育方法探索中,作为三位一体关键力量的学校,必须要尽可能地调动家庭、社会参与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积极性,真正让学校、家庭与社会形成一股强劲的德育合力。
        综上所述,在构建三位一体的德育机制时,学校、家庭与社会要以清晰的三位一体德育目标为引领,以良好的三位一体德育环境为保障,以有效的三位一体德育方法为推手,据此全力打造一种中小学德育新时空。置身于德育新时空中,中小学德育工作就会再上新台阶,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过程也就会再创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陈占虎.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德育策略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6,(4):139.
[2]刘红杰.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德育教育策略分析[J].读与写(上,下旬),2018, (36):67.
[3]王慧娟.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德育教育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8,(4):17-18.
本文系:漳州市第六期中小学德育研究专项课题《三位一体德育机制的策略研究》(课题编号:zdy20037)的研究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