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有效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12期   作者:张瑞琪
[导读] 英语核心素养是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应形成的
        张瑞琪
        深圳市龙岗区平湖第二实验学校
        摘要:英语核心素养是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应形成的,可适应其终身发展与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重要品格与能力,涵括了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四个方面。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能提高其语言习得能力,也能促进其心智品格的发展。为了深入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本文将探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英语;写作教学
        一、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主要问题
        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当前英语教师的新任务,教师应在核心素养理念的引领下重新审视英语课堂教学,立足于英语核心素养教育的本质要求,以培养学生英语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品格为导向。在写作教学中,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发展水平有待提高,这一问题反映在他们的英语写作上,可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学生在写作中存在许多语言表达错误,语言能力发展不足。语言能力是英语核心素养的关健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应形成的重要能力。写作教学中,教师需关注培养学生审题能力、运用语言知识技能、语感、交际策略进行写作表达的能力;其二,学生思维品质有待提高,写作中容易存在逻辑混乱、立意不高的问题;其三,仍需关注学生优秀文化品格的培养。培养跨文化意识,尊重文化差异、学会用英文讲好中国故事,树立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其四,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待提高,在写作方面,表现为害怕写作、无话可写、无从下笔,难以写出一篇优质的文章。
        二、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改进策略
        在渗透核心素养的教学背景下,依托人教版和上海牛津深圳版英语教材,初中英语教师可对英语写作教学进行改进,采取如下的创新写作教学策略。
        (一)将词汇积累与口语交际教学作为写前铺垫
        初中英语教师要综合性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可将词汇积累与口语交际这两个方面的教学进行有机结合,前者可丰富学生的写作词汇库内容,后者则可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两者有机结合,作为写作前的铺垫。通过巧妙的情境创建和引导,让学生将口头上的语言表达转化为书面上的语言表达,循序渐进地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在“What does he look like?”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先让学生积累许多关于描述人物外在形象的词汇,如描述头发的词汇除了长短、颜色之外还有“curly、straight”等;而描述一个人身高的词汇有“medium-height、tall”等。为了拓展学生的词汇库,教师还可鼓励学生们积极进行头脑风暴,积累相关的近义词,如描述一个人身材的词汇不再停留在简单词汇“thin、heavy”,教师可将“slim”这一表示身材苗条的形容词和“obesity”这一表示肥胖的名词引进来,增加学生写作表达时可运用的词汇量。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多创建真实的情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口语交际活动,从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入手,增强学生的英语语感。如在上海牛津英语教材深圳版People around us模块教学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围绕描述身边的某个亲人或朋友这一主题来展开口语交际,设置“What does he/she do?” “What does he/she look like?” “What are his/her hobbies?” “Why do you like him/her?”等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进行互相采访,描述介绍人物。随后,教师可让学生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总结:可以从哪些方面去描述一个人?常用的短语和句型有哪些?最终从口头表达过渡到笔头表达,写一篇描述人物的文章。相信有了前面的教学活动为学生写作做铺垫,学生会写得比较顺畅。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帮助学生克服写作恐惧,培养写作自信。
        (二)利用思维导图辅助展开英语写作训练
        在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教的教育背景下,提升学生英语写作中的思维品质可借助思维导图来展开教学。在仔细审题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创建思维导图,搭建写作框架,再逐步填充。

将课堂上所掌握的写作词汇、句型填入思维导图中,建构具有知识内在逻辑关系的篇章结构。并通过设问,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文章的结尾提高立意,体现文章精神或文化品格。在这一学习活动中,学生的思维品质及其思维能力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与发展。例如在“Let’s protect trees”一课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可先指导学生对课文进行阅读分析,划分段落,总结大意。然后借助思维导图对文中提及的树的作用、重要性、保护树木的措施绘制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文章段落的内在逻辑关系,并进行适当扩充。后续再让学生围绕思维导图写一篇呼吁人们保护树木的文章,将清晰的逻辑关系呈现在英语写作中,让学生学会在英语写作中把握段落间的逻辑关系,使作文读起来更通顺流畅,逻辑结构合理。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三)通过情境创设法来推进初中英语写作教学
        在英语写作教学中,不少教师忽略了创建情境来营造真实生动的写作氛围,应试目的过强,导致学生在写作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乏味,写作积极性不高。因此,教师们需注意将情境创设法融入英语写作教学中。创建真实生动的语境,提高学生的表达欲,达成真实的语言交际目的。
        以“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一课为例,教师可在多媒体画面上播放中秋节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赏月、吃月饼、提灯笼),先让学生走进充满中秋节日氛围的教学情境之中。鼓励学生进行free talk: 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Mid-autumn Festival? How do you celebrate it? Do you like it? Why? 为了塑造学生优良的文化品格,教师可将中秋节的传统文化与国外秋天的节日文化进行对比,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还可以鼓励孩子们尝试翻译关于中秋节的诗词。对比诗词的中英文版本,进行鉴赏和品读,感受中西语言差异,提高分析、对比、批判鉴赏能力。以期让学生在这具有浓郁文化元素的教学情境下,既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品质,又能体会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在此基础上,教师可鼓励学生写一篇介绍中秋节的文章。学生也可自主选择写作内容,如向外国朋友介绍最爱的节日—中秋节,中秋节活动、一个难忘的中秋节等。在这一传统节日为主题的写作训练中,通过创设情境,学生能很好地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真实的写作目的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表达欲。
        (四)通过互动教学活动促进写作学习
        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相辅相成、相互影响,而学习能力则贯穿英语学习始终,为前三者提供支持,学习能力直接影响学习的质量。教师应有意识地多开展互动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互动学习中进行有效交流,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潜移默化地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以“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一课为例,教师可引导学生围绕这一主题,结合自己真实的学习情况展开互动交流,将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学习问题提出来,和小组成员共同商讨、制定对策。这一互动教学活动既体现了本节课的学习主题,又可引导学生思考、解决现实中的问题。随后,教师可创设写作情境,让学生给遇到学习烦恼的同学写一篇提建议的文章。鼓励学生将自己在互动交流中的成果体现在写作之中。在学生完成每次写作之后,教师可指导学生进行“生生互评”,范文鉴赏,再进行 “教师评价”。在多元评价中使得评价更中肯、更有综合性。在从 “应试者”到“评价者”的身份转换中,既能使学生对写作评价体系有更深刻的认识,以评促写,也能培养学生的分析、批判鉴赏能力,学会欣赏他人的写作亮点,并学会给同伴提出建议。
        综上可知,在提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师应审视学生在写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核心素养理念为指导,探索英语写作教学方法的创新路径,帮助学生不断提升英语学习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曾尽.立足核心素养构建初中英语写作高效课堂[J].读写算,2019(15).
        [2]龚爱月.凸现过程教学法精彩,激发初中英语写作兴趣——以初中英语核心素养下写作教学为例[J].英语画刊(高级版),2019(01).
        [3]胡雯雯.核心素养下中学英语写作教学有效策略及实例分析[J].校园英语,2019(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