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数学讲题能力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12期   作者:马小锋
[导读] 学生讲题是反映学生数学思维、解题思路和表达能力的重要方式

        马小锋
        中山市浪网中学 广东中山 528441
        

        摘要:学生讲题是反映学生数学思维、解题思路和表达能力的重要方式,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抓手。然而相比小学生,大多数初中生在课堂上不愿、不敢参与的现象非常普遍。究其原因,除了初中数学难度提高以外,最重要的教师的课堂教学未能起到有效的启发引导作用。若能适当引入课堂,科学安排学习,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初中学生也能够大胆表达,积极讲题,从而提高其数学学科素养。
        关键词:初中 数学 讲解能力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讲题是最为常见、也是对学生综合能力要求最高的培养方式之一。作为数学教师,应如何创造条件,提高学生数学讲题能力呢?
        (一)消除自卑,防止怯场。小学生在课堂上往往能够积极发言,但升入初中后,数学学习的难度增大,大部分学生上课时很少提出问题,也很少发言,能够大胆自如、思路清晰地讲题的学生更少。大多数初中生在课堂上上台发言怯场,而这各种胆怯心理若不尽快克服,讲题能力的培养就无从谈起,将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为了克服学生的怯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采用不同的方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逐步诱导学生大胆开口发言,让学生的讲解能力得以提高。
        (二)创设情境、以趣激情。培养学生的讲解能力要从初一开始,做好中小学的教学衔接,让学生无缝过渡。教师在课堂上要起好主导作用,不断启发引导,激发学生的解题思维和表达欲望。
        例如在进行《有理数》教学时,可设置以下问题:
        如下表示某一天我国四个城市的最低气温:
        哈尔滨-15 0C,北京-8 0C,上海0 0C,广州10 0C
        请同学们合作讨论下列问题:
        (1)-15 0C,-8 0C,0 0C,10 0C这几个量分别表示什么?
(2)你还在哪些地方见到过用带有“-”号的数学表示某一种量,请讲出来。
        这样能利用短短几分时间,让学生感到新奇又不知所措的过程中积蓄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为后续的讲解表达奠定基础。
(三)带着悬念,探究新知
        仍以《有理数》的教学为例,把学生讲出的较恰当的量写在黑板上,再引导学生把与之相反的量分别写在后边,如:支出100元_____收入200元,向东走5步 ————向西走6步,零下15————零上10,指出这样的量就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并且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加以理解。然后反问学生:以上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可以用我们学过的自然数和分数表示出来?学生用了否定的回答,因而引进了负数。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正数与负数”,并让学生举出有关的例子。让个别学生开口读数,再让学生两两之间举例再读,循序渐进地提高讲解能力。
        (四)初步应用,巩固新知
        趁着学生处于一个积极思维的状态,继续开展练习:

        可以先让学生审题,引导学生在读题过程中已知条件哪些能在图中标识出来。这里可以问学生,并让个别学生上台做标识。然后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从AB∥CD,利用平行线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得到∠D=∠1=45°。这里让学生来回答,上台说一下整个思路,尝试规范答题,再让其他学生组织补充。
        (五)分层导练,逐步提高
        如在《合并同类项》教学时这样处理:针对初一学生初次接触“式”的运算,首先以书本的例子归纳出合并同类项的概念和法则,然后以例1、例2、例3层次递进,解决怎样合并同类项的问题,然后分层练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

        以上试题的难度和开放程度逐层递进,学生完成后,让学生代表上台点评。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有了多次上台板演和讲解的机会,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讲解能力。
        学生讲解能力的培养,实质上是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在探索交流中感悟知识,获得提高,这是数学课堂独特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沃苏青《新课程初中数学说课稿精选》沃苏青、曹存富主编,宁波出版社,2006.9
作者信息:马小锋,(1969.1-),女,汉族,广东中山人,广东教育学院本科毕业,中山市浪网中学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初中数学教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