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水玉
福建省大田县实验幼儿园 366100
摘要:作为在教育业中的重要课题之一,教师本身的成长与专业技术的水平对于教师队伍整体的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保障师资力量的强大需要教师群体当中的新教师成员能够深刻意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能够进一步提升自身的专业力量,尤其是针对在幼儿园当中的新教师培训工作,明显缺乏相应的互动行为,培训过程中双方地位的不平等会导致新教师的培训效果并不明显,而合作共同体的构建则能够有效解决幼儿园新教师培训效果较差的问题。
关键词:合作共同体;幼儿园;新教师培训
引言:在国家促进教育环境进一步深化改革的背景下促使传统的教育观念受到了冲击,独立的教育个体已经不能够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因此,在实际当中幼儿园新教师作为培养国家未来栋梁的重要人员,需要进一步促使自身能够朝向更加专业化具有开放性的群体发展,只有借助合作共同体的方式才能够进一步在更短的培训时间当中获得进步,提升新教师的专业能力,更好地为幼儿提供高质量教育。
1 关于新教师与合作共同体的概念
1.1新教师
通过在国内外的研究调查当中表明,新教师也可以称为新手教师,而新手教师实质上就是完成了所有任职前的训练课程,包括实习阶段教学经验的,具有一定专业能力的教师,能够授予临时证书,并受雇于某一学域之内负有教学责任的教师统称。而基于现阶段对教育环境改革中对教师提出的成长理论当中表明教师的发展阶段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包括生存时期,巩固时期更新时期以及最后的成熟时期,首先需要新教师能够在陌生环境当中生存下来,经过1~3年的过渡阶段,逐渐熟练掌握基本知识技能,在第四年走向新事物的寻求阶段探讨,教学的改革研究,直到成功担当优秀教师角色走向成熟[1]。因此从某种角度上来讲,幼儿教育当中的新教师缺乏工作经验,仅仅完成了教师教育课程,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更是缺乏良好的教学效能感,存在着无效教学的行为,难以结合教学情境,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因此,对于幼儿教育学来讲,必须对新教师进行高效的培训工作。
1.2合作共同体
在教育实践当中引入合作共同体的概念,是基于上世纪国外学者通过学习者与思考者的共同设计研究探索而出的,针对与合作共同体自身的独立本质来讲,是通过学习向实践共同体逐渐产生正规周边参与的过程及代表新手能够有效参与到共同体当中,需要从周边较轻的责任工作逐渐转变到较重工作当中的参与形态变化,也是人们从浅到深的学习本质过程。基于合作共同体下的幼儿园新教师培训工作具有相对丰富的特征,从人员角度来讲,具有异质性特点,合作共同体当中包括新教师在内,另一组成部分则是骨干教师,甚至是专家学者等专业的教育群体体成员,通过正规参与的合作过程机制以及认知学徒制,从新手教师的观察参与活动逐渐进入到专家会谈等形式的相关领域,促使新教师能够在合作共同体当中对专业知识从不熟悉到深入领域的学习逐渐走向专业化。
而在这一过程当中,专家则是作为新教师的脚手架,辅助新教师对个人意义进行构建了解,在幼儿园新教师的培训当中,合作共同体更加强调新教师能够通过正规周边参与机制了解教学的本质意义以及本专业的知识化逐渐产生专家结合新教师的实际教育需求以及面临的真实问题,更好地帮助新教师与专家学者进行情景互动,形成较为特色的领域文化,促使新教师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更加快速的感知经验知识,从而获得成长。
2 基于合作共同体培训幼儿园新教师的策略
基于现阶段在山区的幼儿教育当中缺乏各种教育人才以及中坚的教育力量,对于山区幼儿教育新教师的培训活动显得尤为迫切,因此在实际当中需要结合山区现有的教育资源进行合作共同体当中的培训,进而为山区幼儿教育贡献更加良好的教育力量。
2.1师徒教育
我国幼儿教育实践当中,始终贯彻的传统园本培训模式,就是师徒教育模式,是联合新手教师与资深教师进行共同合作学习的有效方式,通过资深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促使新教师能够观察模仿,在资深教师的具体指导下,逐渐领悟到职业的缄默知识经验,逐渐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并积累教育智慧的一种培训模式。基于合作共同体当中的师徒教育,贯彻了传统的一师多徒或者一徒多师的模式,促使新教师能够获得更大的成长空间,对于新教师来讲,拥有更多的师傅,能够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开展不同的培训学习,汲取更加全面的智慧与知识,而一师多徒的模式主要是考虑到资深教师自身具备较为丰富的丰富经验,不仅具有较高的理论教学知识,同时还能够在班级管理,家长工作等实践教学当中具有较为优秀的管理方式,更好地利用师资力量,并且对于山区新教师培训来讲,能够更好地实现教学培训两不误的工作模式。
2.2年级组合作活动
年级组是幼儿教研当中新教师培训的又一基础,促使新教师能够通过年级组的合作方式深入交流,掌握教授年龄段孩子的特征与教材情况,针对于教育过程当中出现的共性问题以及个性问题,能够通过年级组内的合作讨论,逐渐积累知识经验,提高实践解决能力[2]。例如在山区幼儿园新教师培训当中,使用年级组合作培训,可以促使新教师与年级组之间的教师进行集体备课,保证拥有良好的课前教育前提,帮助新教师能够快速了解课程教育流程,在每周的计划完成后,可以让新教师针对于本周计划进行工作总结,了解教学过程当中的重点难点以及授课步骤,并结合自身的思考提出活动建设,在年级组合集体讨论当中,逐渐领悟教学经验,并最终可以扩展到多个教学领域当中。
2.3教育会诊
教育会诊模式能够针对幼儿园新教师培训过程当中所产生的问题,通过专家学者以及优秀教师组合成的合作共同体进行集体研究,共同诊断,帮助幼儿园新教师更加快速地解决培训过程当中的问题,形成良好的智慧培训模式,具体流程首先需要针对新教师培训问题进行立项,经由专家学者进行集中讨论,对新教师的点拨与启发,促使新教师能够结合培训活动的实践经验总结反思,推进自身的成长。
结束语:其余合作共同体的幼儿园新教师培训研究再更加平等互助的氛围当中,促使新教师能够与同伴专家学者进行深刻讨论,从而提高个人实践智慧,形成良好的培训效果。
参考文献:
[1]尹强.基于教科研训一体化模式下幼儿园新教师培训策略的研究[J].儿童与健康,2020(12):37-39.
[2]吴雅玲. 基于合作共同体的幼儿园新教师培训策略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8.
标注:本文系2020年福建省终身教育研究课题《山区县农村新入职教师职后规范化培训的实践研究》立项编号ZS20133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