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桂萍
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福娃娃幼儿园 云南 丽江 674100
摘要:幼儿园教学中的语言教学对于发展幼儿的语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时期是一个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为幼儿创设一个能说、敢说、爱说的环境,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本文就幼儿园语言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进行探究。
关键词:幼儿园;语言教学;创设教学情境
引言
幼儿园的学生不同于其他教学阶段的学生,幼儿园的学生年龄都比较小,自主能力不是很好,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这使得幼儿教育具有极大的挑战性。但是幼儿时期的学生具有很强的记忆力,由于不能很好地处理这些记忆内容,所以就需要幼儿教师对幼儿进行语言教学,提升幼儿的语言组织能力。
1教学内容的情景化设计
幼儿时期的学生虽然在自制力和理解能力上较其他阶段的学生有差距,但是幼儿时期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事物充满了好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幼儿的好奇心,并在教学内容设计时利用这种好奇心帮助幼儿更好地完成课堂任务。教师在内容设计时需要考虑到不断变化的情景内容,避免幼儿在学习中产生疲惫感,在教学中应该以提升学生的观察力和知识的应用能力为主,提升幼儿对知识的记忆。幼儿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有限,教师在设计内容时需要将生活情境和教学内容相结合,加强幼儿对知识的理解,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幼儿对学习的兴趣,提升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秋天的雨》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来创设情境,展示生活中的景物,通过多种形式的呈现,充分调动幼儿的感官,从各个感官角度提升幼儿的注意力,使得幼儿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课堂的专注力提升。教师为幼儿播放相关的视频,课本上静态的文字描述,转化到视频内容中的动态画面,配着背景音乐,一幅秋天的动态图徐徐展示在幼儿的眼前,雨滴落下的样子、声音,秋天景物的变化都在视频中呈现出来,这样有趣的教学内容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在观看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积极说出自己的所见所闻,幼儿能够很快将自己看到的内容表达,对于语言表达能力稍弱的幼儿,教师需要具有极大的耐心,以问题引导的形式引导幼儿说出所看的内容,并进行串联,以此来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表达的内容,为幼儿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消除幼儿心中的表达恐惧。
教学内容的情景化教学需要教师在设计时将整个课堂连贯起来,一气呵成,在整个情境的设计中促进幼儿对知识的理解,教学内容情景化,减少幼儿因理解能力不足带来的学习困难,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层层提问,加强与幼儿之间的互动,开拓幼儿的表达能力,使得幼儿在情境中敢于表达和想要表达,这样的方式更加适合幼儿时期的学生发展特点。
2重视教学方式的情景化设计
好的教学方式能够提升教学效率,幼儿语言教学中教学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创设生活情境是符合当下幼儿时期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教学中重视幼儿的心理变化,根据幼儿的发展特点和生活实际创设生活情境来吸引幼儿对课堂内容的兴趣。如在情景教学中还可以将游戏和情境相结合,游戏为幼儿的学习创造了轻松的氛围,幼儿能够在游戏中学到很多知识,这样的方式也能够让幼儿很快接受。
例如,在《搭三角形》的游戏中,教师可以将幼儿进行分组,一个小朋友指挥,然后一组小朋友组成三角形,需要根据这个小朋友的指挥进行位置的调整,口令为“向——走——步”,这样的方式激发了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在游戏中幼儿的理解能力、注意力以及反应能力等都得到了相应的提升,进而提升学生的语言学习效果。
再如,在“糖果王国”的活动课上,教师还可以利用真实的物品为学生创设情境,这样的方式更加直观促进幼儿的学习,幼儿将观察到的事物融入到的自己的理解中,提升对于语言的理解。教师根据活动主题将教室布置成糖果乐园,让幼儿在和“糖果王国”的成员交朋友的过程中,对各种颜色、形状、类型的糖果有了很好的了解,并且在此过程中,幼儿对糖果的谈论和表述提升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直观的糖果展示更够让幼儿在语言和实物之间建立正确的链接,在此过程中,教师同样可以设置游戏和认识糖果相结合,激发幼儿的表达兴趣,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重视对生活场景的设置,这样的方式可以消除幼儿心理的陌生感,熟悉的生活场景能够消除课堂的紧张感,使得幼儿在熟悉的环境中有更大的表现欲和学习欲望,加深对知识地理解和表达。
3加强教师教学情境设计的能力
幼儿园语言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更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身情境设计的能力,首先是能够正确理解所教学的内容,并结合当下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采用科学的教学情境设计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幼儿创设语言学习的卡UN送还几个,教师对于教学的设计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能力,那么教学情境设计能力的提升,需要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开始:确定科学的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需要有目标的指引,这一目标的设计不是随意拟定,而是根据幼儿的理解掌握能力来进行设计的;其次是对教学情境内容的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幼儿的理解能力有限,采用幼儿能够接受的内容进行情境的创设,还可以结合幼儿较为喜欢的游戏来提升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形式的丰富性;还可以是对幼儿进行情景化教学的训练,由于幼儿是初次接受教育,对于很多很多内容并不能很好地了解,教师需要简化情境中的问题,选择幼儿能够理解的问题进行提问,并在不断地提问中引导幼儿提升对知识的理解力;最后教师一定需要做好课后的反思和总结,对课堂上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促进幼儿的学习。
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精心设计问题,利用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对于未知事物的质疑,提升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在活动中教师开放性的问题设置,能够激发幼儿的思考能力和想象能力,开放性的问题设置使得每一位幼儿都能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不受各种限制。教师可以在讲解完故事之后进行提问“你喜欢故事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呢?”“他这样做对不对?如果你是他,你会如何做?”这样的问题简单易懂,幼儿在思考回答的过程中就能够提升叙述事物的能力,培养语言表达的连贯性和逻辑思维能力。在设置悬念的提问下,幼儿更能够对故事中的人物产生共鸣,不仅能够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还能够体会到人物的品质,对幼儿品质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结语
幼儿园语言教学中创设情境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幼儿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有限,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需要采用幼儿能够理解接受的方式进行教学,并利用幼儿生性好奇这一特点,设置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采用多元的教学方式,提升幼儿对课堂的兴趣,进而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韩娟. 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的分析 [J]. 华夏教师. 2020(20)
[2] 陈丽坚. 幼儿园信息化教学活动设计研究 [J]. 教育观察. 2020(16)
[3]孙宁宁,岳玲. 幼儿园语言教学的游戏化 [J]. 教育观察. 2020(12)
[4]罗会. 情境创设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8(03)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吴桂萍(1971年9月—),女,汉族,云南丽江市人,陕西师范大学专科,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福娃娃幼儿园中小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