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虎林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石马坪中学
摘要:如今,信息技术在逐步的发展,其已经融入到了各个行业的各个领域当中,教学也不例外。因此,教师在课堂当中可以采用多媒体设备来辅助教学,这样学生才会深刻地理解到更多的知识。本文从“运用多媒体技术营造良好课堂情境,运用多媒体技术全力优化实验课程,运用多媒体技术扩大课堂教学容量”三个方面,阐述了教师在对初中化学进行教学如何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使得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初中化学;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教材当中有很多内容不便于学生的理解,这时,教师就应该采用新型的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教师在对初中化学进行教学时,教师有效地把多媒体技术运用于初中化学的课堂当中,从而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化学知识,通过多媒体上播放出的视频、图片以及音频等内容,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学生便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这样更便于学生掌握到更多的知识。采用多媒体技术也为课堂增添了不少的趣味性,所达到的教学效果也最为理想。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营造良好课堂情境
将静态文本转变为静态视频或动画是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主要优势。教师在对初中化学进行教学时,首先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出一个良好的课堂情境,只有这样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而,自身声情并茂、形象生动是多媒体技术的特点,可以看出,多媒体技术就是一个很好的课堂辅助教学工具,通过多媒体技术就可以很好的对课堂情境进行营造,使得学生能够快速地进入到学习状态当中,并且学生便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教学当中,促使教学活动能够达到顺利地开展。在初中化学的教材当中有很多抽象性的概念知识,若教师仅仅采用口头叙述的方式,这样无法使学生能够深刻地掌握这些知识,这时教师就应该充分地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从而更便于学生理解这些内容【1】。
例如,教师在对“原子的结构”这一部分内容进行授课时,由于本节课的重点是原子的构成以及相对原子质量这两部分抽象性的内容,这远远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虽然学生已经对原子、分子的概念进行了学习,并对物质构成的奥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但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仍然不够深入。这时教师在授课之前首先应该结合课本当中的表格,并列举出几种原子的构成,接下来学生便会采用对比的方式从表格当中获取到相关的信息,之后学生分析并处理相关信息。接着教师采用多媒体技术对科学家的原子微观理论进行展示,并对质子、中子的排列顺序以及数量进行放大展示,从而一个微观的世界就会呈现到学生的眼前,这时学生便会初步的对原子的结构进行归纳,同时,有助于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逐步得到提升。利用多媒体技术,学生可以直观的对原子结构、质子中子的具体情况展开观察,这样就会更便于学生的理解。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全力优化实验课程
初中化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然而,理论与实践两者是密不可分的,实践是理论的支撑,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因此,教师应该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
由于教学条件有限,实验室当中并没有非常充裕的实验设备和材料,还有一些实验,由于自身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教师无法在课堂当中展开实际操作,这对整体的教学效果产生了严重的影响【2】。这时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出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在多媒体上把整个实验的过程一一进行呈现,特别是那些具有危险性的化学实验,通过多媒体技术,学生便可以观看到整个实验过程,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这样所达到的教学效果更为理想,逐步地就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得到激发,还会更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更多的理论性知识。
例如,教师在对“燃烧的条件”这一部分内容进行教学时,这一实验重点是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控制变量的思想来对探究实验进行设计,那么学生便会对探究实验的方法和一般过程有了初步的了解,从中学生便能体会到实验探究的乐趣。学生已经对氧气的重要用途、主要性质、缓慢氧化以及氧化反应进行了初步的学习,然而,燃烧作为生活当中较为常见的自然现象,虽然学生已经有了一些生活经验,但展开实验时还是有一定的危险性存在,特别是物质在燃烧时会有大量的热能释放出来,若教师亲自在课堂当中为学生展开实验,那么就会存在不必要的安全隐患,这时教师便可以把多媒体技术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从而在多媒体上就可以对“燃烧的条件”这一实验过程进行展示。观看过后,学生就会得出“燃烧需要可燃物、可燃物与氧气接且达到着火点”这一结论,因此,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演示实验,这样学生便可以在安全的环境下对更多的化学知识进行学习。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扩大课堂教学容量
采用多媒体技术展开教学还有一大好处就是可以为教师节省更多的板书时间,这样教师便可以在相同的时间内教授学生更多的化学知识,促使课堂效率逐步得到提升。
例如,教师在对“酸和碱之间的中和反应”这一部分内容进行教学时,本节课主要从实验着手来对中和反应展开介绍,然而,酸和碱之间的重要性质就是中和反应。接下来教师采用多媒体技术来导入情境,有两种类型的蜜蜂分别蛰到了两个人,这时这两个人都在采用不同的方法来缓解疼痛,这时学生就会感受到是酸碱发生了反应,借这个机会,教师把酸碱反应的课题引入到课堂当中,从而学生的求知欲就会由此而激发出来。接着教师对实验展开具体的操作:教师首先把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到一支试管当中,接下来教师再把稀盐酸滴入到试管当中,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展开观察。同时,教师还应在多媒体上为学生展示若干问题:此实验无现象发生说明了什么问题?此实验当中酸与碱是否发生了反应?若发生了反应会有什么样的特点?接着教师把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视频为学生进行播放,同时这也就对酸碱反应的结果有盐和水的生成进行了说明,从中就可以得出中和反应的定义,由此学生便能够更快地理解中和反应。教师也可以在多媒体课件当中加入一些课堂练习题,从而来查看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
由于初中化学当中有很多较为抽象性的知识,这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数据分析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这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从而使得化学课堂得到改善,这样学生便能够理解、掌握到更多的化学知识。
参考文献:
【1】李贤平. 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中学化学教学效率[J]. 明日,2018(13):71.
【2】李凤萍. 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及教学效率[J]. 赤子,2019(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