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分析 周婷婷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9月   作者:周婷婷
[导读] 小学语文教学不但需要向学生传递语文知识,还应重点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民族传统文化的教学与弘扬。新课标改革背景中的小学语文教学更应加强传统文化的教学,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民族信心与个人素养。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充分明确在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优势,以此为依据来制定出具备一定针对性与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基于此文章主要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问题,并针对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与语文教学要求提出在教学中

周婷婷   山东省邹平市九户镇中心小学  256211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不但需要向学生传递语文知识,还应重点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民族传统文化的教学与弘扬。新课标改革背景中的小学语文教学更应加强传统文化的教学,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民族信心与个人素养。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充分明确在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优势,以此为依据来制定出具备一定针对性与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基于此文章主要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问题,并针对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与语文教学要求提出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措施,以期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提高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关键词】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渗透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9-134-01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通常只看重对理论知识的讲解,而轻视了培养学生学科素养与文化水平教学的重要性,导致传统文化的教学工作效率较低。即使存在少数教师在教学时渗透传统文化知识,但由于受到教学方式的限制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而这也需要小学语文教师依据新课标教学内容在教学课堂中基于学生特点与教学内容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措施,以此来才推动传统文化的全面发展。
        1.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问题
        1.1教师与家长对传统文化教育认识不足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长久以来的影响,使得教师们与家长们都过度的看重于小学生们的知识学习,特别是正处于人生转折点的小学生,更是只关注学生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考上好的学习,但是忽视了对小学生们的传统文化素养的培养工作,使得小学语文的传统文化教学效率较低。而学生们也长期处于父母、教师关注的目光下,导致学生也只关注知识的学习,严重打击了学生们对传统文化内容的学习兴趣,使得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工作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忽视了传统文化素养的培养工作。
        1.2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知识较少,同时又因为小学教师们根本不重视传统文化知识的教学,不深入挖掘课本教材与实际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内容用于教学,导致小学语文课堂上渗透传统文化的教学效率较低,学生们的文化素养也不能获得进一步的提高。小学的学生们如今的学习压力较大、学业的负担较重,严重的打击了学生们在课堂上的注意力集中度与求知欲望,学生也根本不会主动学习语文知识中的传统文化知识,进一步造成小学语文课堂的传统文化教学效率比较差。
        1.3教师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传统
        即使有部分小学的语文教师意识到了在课堂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教学,但是因为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比较老套,导致小学生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并未获得高效的提升,从而影响了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进行传统文化渗透的效率。即使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仍旧不改变传统的文化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仅仅对学生进行说教形式的传统文化教学,而说教的内容更是学生耳熟能详的内容,进一步使得学生失去了传统文化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2.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措施
        2.1认真规划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教育部经过精挑细选,其文字不但词藻优美,同时还拥有深远的意境与人文内涵。文章中不但重点展现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还包括春节、清明等传统节日,园林、宫殿、长城等建筑艺术等等内容。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传统文化的教学前需要提前深入剖析教材并仔细规划教学内容,认真选择文章中与传统文化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开展传统文化的教育工作。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了许许多多的典故,而教师就可以向学生简单讲解典故的文化背景与内容,如此不但可以丰富小学生的文化知识,还可以提高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程度。教师通过将课文中与传统文化内容有关的部分进行放大,可以让小学生们体会到其中传统文化的魅力,以此来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佩之情。
        2.2利用信息技术丰富传统文化内涵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网络时代的进步,信息技术已经逐渐深入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中,同时其在教育领域同样有着一定的优势。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知识时同样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教师需要主动且积极探索传统文化渗透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方法,借助信息技术来提高传统文化的实际教学效率,从而培养小学生们的文化素养与道德涵养,为小学生未来的学习与生活打下一定的基础。比如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来组织学生们进行汉字的学习,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与纽带,汉字文化的丰富、生动且意境深远,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课堂教学内容,教师就需要让学生们充分体会汉字的魅力,教师可以收集并整理汉字教学的的动画与汉字的演变过程,充分的调动小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其能够积极主动的加入到传统文化的教学中。
        2.3组织课外实践活动
        中华传统文化的外在形式极为丰富,同时又重点加强了主观思想的存在,比如国画、诗词、建筑、节日、数学、天文、书法、对联等多种内容。所以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传统文化的教学不应该简单受限于课堂教学的方式,还应主动落实多种课外实践活动,积极创新并使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来综合展现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从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的学习氛围。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平常上课前给予学生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分享一下自己积累的感兴趣的传统经典诗词或文章,以此来加强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知,小学语文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推荐与教材有关的国学经典,让学生在课下自行进行阅读与学习,从而陶冶小学生的情操与道德修养,让学生们感受作品中隐藏的传统文化。此外小学语文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参观博物馆、地方古建筑物等活动从而让学生接触传统文化,教师也可以在课上组织学生进行写对联、剪窗花、名著话剧表演等等实践活动,让传统文化与学生实际相联系,提高小学生的文化自信与综合素养,将我国的传统文化传承并发扬光大。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小学语文课堂的传统文化教学承担着重要的传承作用,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依据新课标改革的具体与学生特点来积极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传统文化的教学氛围,通过组织多种教学活动与实践活动来加强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提高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让小学生们更好地传承并发扬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陈丽.浅议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中的渗透[J].周刊,2019(17):69.
[2]黄文龙.对小学语文古诗文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探讨[J].才智,2016(36):3.
[3]钟剑连.文明长久传承——论小学语文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11):91.
[4]杜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的研究与分析[J].教育研究,2016(27):2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