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有效提问,激活小学语文课堂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9月   作者:陈晓慧
[导读] 课堂提问作为一个惯用的教学方式,被广泛运用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课堂提问对于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和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具有积极意义。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开展有效提问的策略,可诱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增强师生互动,激活小学语文课堂。本文主要先分析目前小学语文课堂存在的现状;再对如何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作浅谈,并制定部分适当的教学策略。

陈晓慧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郭溪第三小学
【摘要】课堂提问作为一个惯用的教学方式,被广泛运用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课堂提问对于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和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具有积极意义。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开展有效提问的策略,可诱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增强师生互动,激活小学语文课堂。本文主要先分析目前小学语文课堂存在的现状;再对如何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作浅谈,并制定部分适当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现状;有效提问;开展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9-140-01

        课堂提问不仅要讲究科学性,同时还需讲究艺术性。良好的课堂提问能够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促使课堂效率以及课堂效果不断提升。相反,无效的课堂提问难以起到效果。所以,课堂成败除了取决于语文教师具有的知识水平与语言能力之外,同时还取决于语文教师在教学期间是否可以按照儿童特征,在适当之时提出与课堂及儿童水平相符合的问题。
        一、目前小学语文课堂存在的现状
        (一)老师对课堂提问不够重视
        相对于现在小学语文课堂提问不能有效进行的情况,还有一个比较严重的现状,那就是老师对课堂提问不是很重视。这一现状与学生课堂积极性不高之间是有因果循环关系的。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低就会导致老师不重视课堂提问的重要性,只是一味地讲课,而不是我们所说的传道授业;老师对于课堂提问的重视程度低就会导致学生上课的积极性降低,由此循环往复当然会导致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没有办法有效进行了。
        (二)学生的集中力不集中
        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所讲授的内容往往就是当堂必须要掌握的知识。但教师讲解后,学生从中能够接受多少并熟练掌握,则是依靠学生自身的注意力。近几年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育重点之一就是及时调节学生课堂上的注意力,可通过提问增强学生注意力的重要手段这一点毋庸置疑。最后,存在部分课堂认真听讲的学生,但整体上课效率低下,而促使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学生无法具体化掌握教师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课堂中教授的重点。而如何促使学生把握学生在教师教学过程中所教授内容的重点就成为关键。我建议,在提出问题时,结合知识重点,学生在解答问题时就能够准确地抓住知识重点并留下深刻印象。
        二、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开展策略
        (一)树立生本理念,掌握提问技巧
        教师要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问时要避免“满堂问”,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提问预设,根据学生的发展而提问,以促进学生的进步。教师要将创新的观念融入提问之中,激活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小学生的理解力相对薄弱,教师在发问环节中要表述明确,若表述过于抽象、模糊,学生就难以抓住问题核心,就会降低回答问题的正确率。教师的提问语速过快,会令学生陷入迷茫之中,他们来不及明确问题的内容,而语速过慢,会令学生失去耐心,让学生无法全神贯注地学习内容。语速恰当,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的思考,提高回答问题的效率。在候答时,教师要充分地预留时间,以3~5秒为宜,当问题有难度时,要停留5秒左右,学生经过充分的思考,其逻辑思维能力获得提升,语言表达会更加流畅,想象会更加丰富,给出的答案也会更加多元。在叫答环节,教师要关注学生差异,提问要具有悬念性,让所有学生能集中精力保持思考,避免部分学生回答边缘化;要具有灵活性,能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类型的问题,让每一位学生在提问中都能获得发展。教师要关注不愿主动发言的学生,要通过提问,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成功感。教师在评价中要关注学生的发展,要对学生的回答予以中肯的评价,对内心敏感的学生,评价要带有激励性。教师通过有效的提问,引发学生与课堂、文本、作者的对话,从而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二)注意问题难度,激活学生思维
        为了让学生可以对问题进行深度思考,教师在课堂提问的同时应该与学生一起思考,为学生提供思路,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应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教师不要突然提问,要为学生提供时间思考问题,这样学生带着目的性的听课效果会更好,同时也要注意问题的难度,如果问题过于困难,通常学生进行简单思考后就会放弃。如果问题过于简单,学生不需要思考就可以轻易回答出来,这样都会浪费时间。好的问题能让学生参与到课程当中,完成课程的目标,还能让学生从问题中获得成就感。例如,教师在教学《树和喜鹊》时,首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课文用生动的语句和细腻的语言描写喜鹊和树由孤单到快乐生活的经历。让学生也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很多的朋友,从而享受快乐幸福的生活。接下来,任课教师在班级中随机挑选学生进行回答,针对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任课教师可以提问课文的内涵和表达的思想,针对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任课教师可以提问课文讲述的大概内容,这样学生就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也可以避免由于问题过难打击学生自信的情况出现。最后,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兴趣,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问题,学生的思维更能高速运转。这样,学生能够感同身受,有了自己的独特的阅读体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三)注重课堂提问的评价作用
        学生在回答问题之后,不可避免的教师要对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进行评价,由于语言是一门艺术,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避免使用一些侮辱性的语言来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尽量使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来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可以采用“你回答的非常好,贴近文章主题”“相信你下次一定会回答的更好”等语言对学生进行评价,进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结语:
        总而言之,如果教师想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就应该开展有效的课堂。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充分激活语文课堂的学习热情,使教师的课堂更具吸引力,并使学生对语文课堂更加感兴趣,只有这样的提问才是在语文课堂上最有效的方式。
参考文献:
[1]贾志红.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文学教育(下),2021(04):84-85.
[2]王莉.语文高学段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文学教育(下),2021(04):86-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