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9月   作者:吴必书
[导读] 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除教材基本概念须掌握外,重难点还是化学用语的掌握,它是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基本工具,也是后续学生读高中必须具备的基础语言。学生要学好初中化学,教师必须加强化学业务培训和化学专业素养的提高,更新陈旧专业知识,以适应新时代化学发展的须求,因此,教师必须在教与学上下功夫。只有教师对化学教材、化学中考动态和学生在化学学习管理上探索;只有教师不断进取和学生的刻苦学习,才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良

吴必书   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麟凤中学  657900
【摘要】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除教材基本概念须掌握外,重难点还是化学用语的掌握,它是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基本工具,也是后续学生读高中必须具备的基础语言。学生要学好初中化学,教师必须加强化学业务培训和化学专业素养的提高,更新陈旧专业知识,以适应新时代化学发展的须求,因此,教师必须在教与学上下功夫。只有教师对化学教材、化学中考动态和学生在化学学习管理上探索;只有教师不断进取和学生的刻苦学习,才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良法。
【关键词】初中化学  教学质量  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9-148-01

        一、化学用语重中之重 
        化学用语是初中学生学习化学最为头疼的问题,也是学好初中化学的基础,且是学好化学的一门简单语言。在上新课之前,要求学生知道、记住、说出、认识、了解、看懂、识别、懂得一些或全部初中化学教材上的常见的、常用的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常用元素符号有:氢(H)、氦(He)、碳(C)、氮(N)、氧(O)、氟(F)、氖(Ne)、钠(Na)、镁(Mg)、铝(Al)、硅(Si)、磷(P)、硫(S)、氯(Cl)、氩(Ar)、钾(K)、钙(Ca)、锰(Mn)、铁(Fe)、铜(Cu)、锌(Zn)、溴(Br)、银(Ag)、碘(I)、钨(W)、金(Au)、汞(Hg)等 。 要让学生在短期内记忆这些元素符号是相当困难的,教师必须提供相关记忆这些元素符号的方法,如:口诀、韵语、边读边写等,每天反复进行,直到完全熟练为止,同时在练习时注意规范元素符号大小写(一大二小),这是学习化学用语的第一关(为学生后续教材学习减轻负担)。其次就是化学式、离子符号、化合价的书写与记忆及其意义都离不开元素符号。虽说后续章节中要讲述如何书写及运用,但由于课时进度的推进,据教材安排由宏观到微观,增加了学生学习上的难度,学生在思维理解上就成了问题,造成许多学生掉队,学习成绩逐渐下降,即便教师加强辅导、指导、辅以学生实验,有三分之一或者一半左右的学生还是听不懂,对班级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就成了问题。因此,新课前采取非教学常规手段,我认为是有所必要的。提前要求学生记忆一些常用的、常见的元素符号、化学式是可行的。我通过多年的教学观摩和实践研究,个别教师的化学教学成绩不论是强班或是弱班年年都好,教学成绩年年突出,原因就在于此。由于元素符号、化学式过不了关,对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化学式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简单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就成了大问题。
        二、要点知识理解运用
        每个单元、每个章节的要点知识必须突出,必须重点掌握。


有些化学教师由于备课不充分,一节课讲下来,一问学生我们这节课讲了些什么内容?很多学生答不出来,因此,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应该最后小结本节课讲了哪些内容、哪些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必须强化,该记忆的记忆,该理解的理解,不懂的问老师或同学。有些学生由于性格孤僻,又不善于交流,即使采用小组交流合作也找不到什么可说的。为此,教师就要及时发现,采取补救措施。然而如何才能发现呢?最简单的方法是检测、提问、与学生谈心等。还有部分学生和成绩较好学生关系较好且坐在一起,由于不懂,成绩虽已考上去了。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就要反复交换座位进行检测,并将成绩进行降序排列,成绩好的或较好的排在后面,成绩差的或较差的排在前面。通过多次的尝试,差生就浮出水面,教师及时补救,面对面辅导、谈心,差生成绩上去了,班级成绩自然就提高了。各单元、章节的要点知识若不吃透、不掌握,要把知识点串联起来分析题目,学生的分析能力、解题能力就成了问题,因此,培养学生的能力首要的问题是从知识点上下功夫,知识点其实就是解答问题的基本素材,有了最为基本的知识素材也才能谈得上能力的培养;也才能谈得上初中化学知识核心素养的构建。
        三、兴趣激发学生感官
        化学是一门贴近生活的自然学科,有很多化学现象能刺激人体的眼、耳、鼻、舌、身,能激发学生持之以恒的探索化学的奥秘,探求未知的事物,是学生奋发向上,刻苦学习的动力和源泉,这是化学优于其它学科的不同特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布鲁纳曾经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因此,初中化学教师要紧紧抓住这一特点,认真上好每一堂化学实验课或学生实验课,根据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产生的各种颜色、气味、声响或气体、液体、溶液的流动会产生什么结果来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结合教材内容构想未知事物的发展规律,为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打下基础。如铁、铜、铝为什么会生锈?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纯净的氧气中能够燃烧。为什么硫燃烧能产生刺激性气味?酚酞遇碱会变成红色,遇酸不会变色?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会变蓝色?二氧化碳气体为什么可以倾倒并能灭火?金属钠放在水中为什么会发出嘶嘶的声音并能在小烧杯中燃烧?为什么实验室的药品不能品尝,也不能用手触摸等。这就是人体感官的特别之处,通过实验刺激,激发学生兴趣,使人体大脑终身难忘,记忆尤新,对学生化学成绩的帮助和提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最为基础的是化学用语。化学用语也是学生难学的一门化学语言,这些符号虽说与英语相同,但用意不一。知道化学用语后,当你看到一些标签上贴有NaCl就知道是氯化钠或食盐;当你看到C2H5OH就知道是乙醇或酒精。同时提高初中学生化学成绩是与诸多因素有关的,在此,只是肤浅谈一点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仅供初中化学老师参考与借鉴。
参考文献
[1]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标准与考试说明(化学)[S].云南美术出版社,2018.12(2019.12重印)
[2]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 化学 九年级(上)[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上册2012.6第1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