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综合探究课现状与对策探究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9期   作者: 白崇树
[导读] 高中政治课堂落实核心素养内容,需要选择合适的切入点
        白崇树
        重庆市酉阳县第四中学校

        摘要:高中政治课堂落实核心素养内容,需要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及时转变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活跃政治课堂氛围,拉近师生关系,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注意力,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高中政治综合探究课现状与对策探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政治;综合探究课;现状与对策
引言
    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科目教学的重要目标,通过学科内在的知识理论和应用实践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顺应国家新课程改革的标准,响应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高中政治学科的教学是其余学科教学的基础和前提,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才能将其转化成内在的动力,从而进行主动性地学习与社会实践。针对当下政治教学的传统课堂以及教学方式等存在的问题,本文以此为切入点,着重分析其目前的教学难题,从而反思教学质量,创新教学方式。
一、当前高中政治综合探究现状
        (一)“注入式”教学方法导致知识与创新的失衡
        传统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注重教师如何教学,教学效果如何,学生如何掌握基础知识。换句话说,传统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注重的是教,而不是将教和学结合起来。然而,新课程改革实施后,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课更加注重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兴趣的培养。总之,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着知识的引领作用,引领学生了解和掌握知识和方式方法。因此,新课改之后,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一种“注入式”的开放式教学方法,这导致一些教师认为课堂教学越少越好,这种思维方式导致许多高中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忽视了基础知识。
        (二)学生缺乏政治参与度
        现阶段很多地区仍实行文理分科的升学考试政策,只有选择文科的学生才需要准备政治课程的学习,而高中政治内容丰富,不仅有接近实际的经济生活,也有与我们有距离感的政治生活等,其本身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不是简单靠记忆就能行得通,还需要参与其中,真正理解理论背后的原理支撑,才能在考试中游刃有余,也能更好地指导自己的社会生活实践。然而,政治这门课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从学校安排的课程时间来看,其有效的教学时间远远少于语、数、外三门主课,甚至偏远地区将其有限的政治学习时间也划分到主课的学习中去,这种错误偏差的想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政治的教学质量。
        (三)课堂教学变成了满堂问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提问是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在课堂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提问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深化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和把握,引导学生对知识的研究和思量。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学生逐渐成为高中教育的中心。然而,有些教师把“学生主导”简单地等同于“学生回答问题”,认为课堂提问越多,越能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这种思维是单方面的,是不能采纳的,因为学生眼中太多的疑惑只反映了对教师知识权威的质疑,用问题代替学生的思量、创造性和研究,学生的学习能力将受到极大的制约,当问题集中在知识点上时,课堂教学又回到了古板、陈旧的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上。
二、高中政治综合探究课对策
        (一)教育形式多样化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上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师一定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教师可以借助节日活动,可以结合每年的“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等节日,歌颂党,歌颂祖国,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其次,可以开展介绍雷锋及烈士们的事迹,讲述他们的故事,使学生以革命英雄为榜样,为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最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比赛,内容关于中华传统文化,党的相关知识,祖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等。通过比赛使学生增长知识,激发他们增强中华民族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
        (二)在生活中发现政治问题
        在平时的教学中,部分学生对学习政治表示困惑。他们表示,自己将来并不打算从事政治,为什么要学习那么多的政治知识?那是因为这部分学生没有发现生活中的政治问题,不明白学习政治知识真正的价值和意义,此时,他们就缺少学习政治知识的动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意识到了,他们在学习了政治知识以后,就要关注生活中的事物,然后把生活中具体的案例与抽象的理论知识结合起来。学生必须能够应用抽象的理论来诠释生活中具象化的案例。学生只有能够应用理论来诠释生活中的事物,或者不是某一个政治概念,才能算真正地理解了理论知识。
        (三)创设教学情境,调动课堂氛围
        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能够快速地感染学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得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当然政治教学课堂也不例外。针对学生课堂参与度低、政治学习热情不高涨等目前教学存在的问题,首先,从教师方面来说,教师要对自己所讲授的政治知识要有深度的理解和分析,不断通过自我提升将一些书面化的术语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将教学目标和内容与一些常见的生活案例或者热点事件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对于新知识没有强烈的陌生感,反而会对其产生强烈的兴趣,从而积极地参与讨论,来获得成就感;其次,教师要利用生活情境或者可视化的动图、短视频给学生创设一个新知识的导入情景,以简单的问题设置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思考难题、解决难题,在不断地思考、积累中获得知识储备量,这种情景式教学能够使学生对政治课堂充满期待,对课堂所呈现的内容记忆更加深刻。从学生的角度而言,首先学生要摆正学习政治的心态,不能将其看作是一门副课而消极对待,从思想态度上要严格认真地参与课堂的交流讨论;其次,学生要转变以往传统倾听者的角色,不能过分依赖于教师的讲解,要学会利用当下共享的网络资源自主学习,将质疑的问题与教师、同学积极分享,从而学会自我思考、自我解决问题。
        (四)教师要明确学习目标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如果想要在教学中更好地去使用翻转课堂进行教学,还应该在明确学习目标的基础上去根据教学实际进行,有效合理地翻转。通过设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可以使得学生更加明确地去理解教学的目标,知道什么样的学习才是高效的,进而去进行更好的思想政治学习。那么首先应该做到的就是真正了解翻转课堂的含义,要结合不同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及情况来实现翻转教学,上面也说了,政治学科中有很多理论性极强的知识,所以教师要把这些知识进行有效的翻转。有这么几点“翻转”的小技巧需要教师去学习和理解,首先,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反馈,把他们所认为的难点知识进行合理的翻转;其次,对于那些拓展性极强的知识,也可以采用翻转教学法来进行;最后,那些和我们实际生活关联较大的知识,也可以进行翻转。
结束语
        政治教师的学法指导,就是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政治概念、在思维中深入思考政治问题、应用实践的方法印证政治问题。教师应用这样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积累知识,提高思维水平及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石光明.高中政治综合探究课教学中的情境导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20(41):12-13.
[2]黄倩.新课标导向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使用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20.
[3]张文辉,杨洪.利用“互联网+”活化高中政治课堂教学[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0(05):70-71.
[4]林立平.微课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探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0(05):117-118.
[5]郭亦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探究性问题设计的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