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祖华
重庆市合川瑞山中学
摘要:素质教育的核心即对授课方案进行切实有效的创新,而思维是优化授课模式的动力,问题又是打破固定思维的有效“工具”,能够激发学生的潜在热情,使之基于问题进行有方向的探索,继而构建出新时期下高效的政治课堂。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问题导学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高中政治;教学应用
引言
问题导学法是在新课改过程中逐渐兴起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教师通过全面了解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发展特点后,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的整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提出问题,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围绕着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并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发现新的问题,然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目前,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已经被广泛运用到教学当中。在高中政治课程教学中运用这一教学模式,不但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促使他们更扎实地理解并掌握相应的政治知识,同时还能提升学生自身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精神和公共参与等。因此,在当前的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必须善于运用问题引领式教学。
一、当前高中政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注入式”教学方法导致知识与创新的失衡
传统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注重教师如何教学,教学效果如何,学生如何掌握基础知识。换句话说,传统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注重的是教,而不是将教和学结合起来。然而,新课程改革实施后,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课更加注重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兴趣的培养。总之,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着知识的引领作用,引领学生了解和掌握知识和方式方法。因此,新课改之后,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一种“注入式”的开放式教学方法,这导致一些教师认为课堂教学越少越好,这种思维方式导致许多高中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忽视了基础知识。
(二)课堂教学变成了满堂问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提问是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在课堂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提问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深化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和把握,引导学生对知识的研究和思量。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学生逐渐成为高中教育的中心。然而,有些教师把“学生主导”简单地等同于“学生回答问题”,认为课堂提问越多,越能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这种思维是单方面的,是不能采纳的,因为学生眼中太多的疑惑只反映了对教师知识权威的质疑,用问题代替学生的思量、创造性和研究,学生的学习能力将受到极大的制约,当问题集中在知识点上时,课堂教学又回到了古板、陈旧的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上。
二、问题导学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一)提高问题的深度与生活性
为使问题富含一定的深度,教师会融入生活元素,创设出相应的情境导入问题,但这不是简单的互动,而是要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引发其思考并完成后续的探究,彰显问题的合理性,抑或是加入趣味性内容,点燃学生好奇心,构建出问题导学模式下的高效课堂。例如,在讲解“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的内容时,教师从学生熟知又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费”入手,让学生回顾生活经历、调动脑中的生活经验来分享自身是如何对生活费进行管理的,使之能够马上将生活与课堂做到有效连接,同时也从理性的角度去看待消费。
此时,教师结合现阶段我国的相关政策完成新课的导入,提出“让一部分人在合法方式下先富”与“鼓励资本与技术参与收益的分配”之间是否存在矛盾?也让学生尝试分析“如何实现再分配的公平?”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讨论,抑或是根据实际情况设计辩论赛,极大程度地巩固知识学习,也给后续的授课埋下伏笔,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除此之外,教师布置生活化的作业,鼓励学生对家庭成员的真实收入进行调查并做到相应的记录,可用数据表或统计图等方式制作成简单的报表,在课堂上进行分享,使之看到政治内容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教师通过生活调查让学生看到劳动分配的主体与多种分配方式,更有效地理解我国现行分配制度具有极强的合理性。
(二)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要想运用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并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与法治意识,首先必须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在实际操作中,教师首先要深挖教材文本的教学内容,同时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发展特点,遵循一定的原则,巧妙设计问题,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下,围绕着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
(三)丰富提问的形式
丰富课堂提问的形式,有利于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的设计可以是师生互动、师问生答;也可以是生生互动,即分小组讨论某一个问题,每组选出成员来回答;还可以是竞答或辩论赛的形式。运用多种提问方式,丰富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课堂小结时,还可以让学生提问,及时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对于教学的难点,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领悟知识,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四)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运用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问题引领式教学的本质就是教师通过提出问题,由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升自身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精神和公共参与等。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在教学中应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引导他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内探讨,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视野看待问题,分析问题,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在学生交流探讨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查找其他资料对政治内容进行掌握和学习,对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精神和公共参与。
(五)创造和谐答问的氛围
提问要有效,需要师生的配合。教师有效提问的前提是学生愿意回答问题。除了提问要有趣、有针对性、学生能回答以外,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也很重要。授课时教师应表情放松、声音抑扬顿挫,与学生有适当的眼神交流,给学生创造轻松和谐的环境,这样学生才能跟上教师的上课节奏,进入学习状态,从而回答教师的提问。教师除了应在教学上修炼基本功以外,还可以利用图片、音频、视频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活跃课堂氛围。在教学的形式上,教师可结合讨论法、演示法、情境教学法等营造和谐的氛围,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参与度。
结束语
在高中政治课堂中,以往的授课方案已不能满足当代高中生的真实需求,故教师将问题导学法与授课环节做到切实有效的结合,通过问题的设计与解决,让学生掌握最基础的技能,使其能将新旧知识进行极大程度的巩固。在实践中,教师设计多元的问题,迎合高中生的喜好与个性特点,使之在解决过程中将潜能释放,也看到各种现象的本质,使思想得以升华,人格愈发健全而形成核心素养,走入与自身需求相契合的发展天地,跟上时代发展脚步。
参考文献
[1]冯小平.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政治问题导学法应用研究[J].学周刊,2020(35):69-70.
[2]曹如意.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政治问题导学法应用研究[J].科技资讯,2020,18(12):152-153.
[3]王娜.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政治问题导学法应用[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0(02):11-12.
[4]张丽乐.巧用问题导学法,深化新时代思政课政治认同培育[J].内蒙古教育,2019(30):73-74.
[5]邹英.问题导学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J].高考,2019(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