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提问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9期   作者:谢建平
[导读] 在高中的地理课堂教学中也不例外,教师通过提问不仅帮助学生提高在课堂上的注意力
        谢建平  
        重庆市荣昌仁义中学校
        摘要:在高中的地理课堂教学中也不例外,教师通过提问不仅帮助学生提高在课堂上的注意力,而且有助于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和探究,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和学习能力的培养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是对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对地理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探究,将地理知识能够真正利用到生活实际中,提高对地理问题的探究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合理的提问设计提高课堂授课的效果,并有效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探究,从而促使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提高。基于此,本文章对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提问策略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地理;课堂提问;策略
引言
        科学的地理问题设计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及问题思考方式的基础条件,这也是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最具有吸引力的地方,因此,教师一定要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材施教,设计出适合学生、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问题,从而为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增添一定的趣味性与丰富性,使得学生的地理课堂参与兴趣得到有效激发。
一、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重要性
        有效提问的重要性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阐释。首先,从教师的角度进行分析。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有效提问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思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索欲望,帮助学生确立学习方向,通过不断地思考与探索,完成教学目标,提升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快速提高学习水平,奠定学生坚实的地理知识基础。其次,从学生的角度进行分析。有效提问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学生通过深入思考向教师进行提问,可以在教师的解答过程中了解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纠正自身错误的学习思路,清晰掌握学习重点,构建完善的高中地理知识体系,将实际学习与问题相结合,发展学生素养,展现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地理核心素养内容的概述
        在我国素质教育不断发展推进的过程中,地理的教学也逐渐开始重视核心素养的培养。而且在教育改革理念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地理核心素养已经发展成了我国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的教学目标,通过高中阶段的地理教学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综合能力。在高中地理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地理核心素养主要是培养学生主动获取地理知识和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自身的发展和对在生活中地理问题的体验和感受。教师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中要不断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入探讨,分析每节课程牵扯到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活动理念,通过不断提高课堂中的提问方式,改善教学模式,以便实现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目的,同时使学生达到能力的全面提升。
三、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提问策略
        (一)实施生活提问,实现生活教学
        在日常实际生活当中,一些地理知识是处处都存在的。所以,教师在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也可以将生活经验作为出发点,对新知识进行引入。这样就可以学生在知识探讨过程当中的更好地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并能够在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带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展现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讲解“建筑物朝向”相关知识点的过程当中,教师就可以结合实际生活来对学生进行问题的引入。完全可以一边播放多媒体课件一边对学生进行问题的设置。如:“为何我国的道观、寺院等都修建在密林深山当中,往往是前临绿水,背靠青山的”“为何现在买房子都要坐北朝南,这样才能够冬暖夏凉呢”在实际生活当中这两个问题是比较常见的,也比较神秘,容易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不断进行探究,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探索地理知识的奥秘,让学生感受到知识所具有的价值性,真正地推动学生在能力和素质方面的提高。
        (二)通过创造性提问,发散空间思维
        提问一方面可以起到抽查作用,看看学生是否对所学内容真实掌握,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心思始终放在课堂上,减少开小差的概率。但是,这也相当考验教师的提问水平,过于简单的提问,起不到任何作用,而过于突兀或困难的问题,又容易造成学生的紧张感,甚至打乱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有一个尺度,且最好借助一些现实中遇到的问题作为开放性问题来提问,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发散空间思维。比如,在讲到人口老龄化问题时,单纯问问概念显然没有意义。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关的判断题,比如设置一些60岁或者65岁以上人口比例,通过设置各种比例数字让学生判断是否可为人口进入老龄化,帮助学生巩固人口老龄化的概念。同样是关于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教师还可以考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问学生“当社会进入人口老龄化后,会产生哪些社会问题?”这就要求学生打开思维,不再局限于地理课程本身,可能需要联系到社会学、经济学等问题,比如会造成劳动力下降,延长退休年龄,国家财政上在养老金的问题上会有沉重的负担。而劳动力的下降也就是社会生产力的下降,企业招不到人便会提高用人成本,最后将成本计入商品中,买单的最终还是消费者。再如,教师可以设立一些情景问题,如提问:“如果要建造一个污水厂,需要考虑哪些因素?”这时便要求学生一方面有环保意识,一方面要选择尽可能与各水系河道连通,既方便排水,也便于河道生态补水,另一方面还需考虑防洪防汛的要求。
        (三)强化问题意识,发挥问题作用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所有的问题都是为教学设计,为学生设计,如果学生对问题的引导学习作用认识不足,或者只是跟着教师进行探究,就会弱化问题的作用。所以,教师要想在教学中采用问题式教学法达到教学目的,就得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他们认识到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这样学生才会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并跟着问题的引导深入学习,获得知识。同时,教师要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主动提问、质疑,与教师互动,和教师一起掌握最核心的知识内容。当然,有了问题意识,学生的好奇心也会大大增强,这也是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关键。
        (四)科学地设计课程导入,有效提升学习效率
        科学地设计课程导入是在新课堂背景下提升高中地理问题设计技巧的主要策略之一。合理地导入是提升问题设计质量的有效方法,是引导学生对课程内容形成初步了解与认知的有效方法,更是使得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事半功倍的有效途径,因此,高中地理教师要懂得科学地设计课程导入。首先,在设计导入前,教师要深入地了解教材内容,充分地利用教材中的有用内容,知晓课程的重点知识、难点知识,并以此为依据设计具有针对性、趣味性地导入,使得学生能够在兴趣较高的情况下更加深入地了解知识,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提升。
结束语
        高中地理知识的学习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提问教学是教师在开展教学中的非常重要的方式,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提问提高课堂上的趣味性,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
参考文献
[1]蒋明.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提问分析[J].求知导刊,2020(51):45-46.
[2]张淑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提问策略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20(50):51-52.
[3]徐晖.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提问研究[J].新智慧,2020(33):5-6.
[4]许建伟.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提问的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0(30):99-100.
[5]曹成双.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提问初探[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17):126-1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