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七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9期   作者:吴盛泽
[导读] 当前,教育部门愈加重视学生教育问题,不断实施新型教学方法
        吴盛泽
        广东省湛江北大附属实验学校 广东省湛江市 524003
        摘要:当前,教育部门愈加重视学生教育问题,不断实施新型教学方法,以顺应时代发展特征,贴近教育发展特点,从而推动学校教育的有效发展。在现代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开始创新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对枯燥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促使课堂教学氛围更加活跃、生动,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成果。基于此,本文以人教版七年级数学课本为例,分析并反思数学教学实践方法,从而为中学数学教学的有效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七年级数学;人教版;教学实践;问题;方法

前言:关于七年级数学实践教学,需要教师根据实际课堂教学情况,适当引入适宜的教学方法,如游戏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方法等,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促使课堂教学更加富有趣味性,从而提高数学教学成果,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进而推动数学课堂教学有效发展。
一、影响数学课堂实践教学因素分析
(一)课堂氛围
        在数学教学过程当中,关于影响初中数学课堂实践教学因素,与学生课堂氛围积极性相关。如果学生在课堂互动过程当中,互动积极性不强,尽管教师在不断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与学生展开交流活动,但学生仍然在课堂上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例如,教师在提问学生数学问题时,部分学生会答非所问。如教师问学生这道数学题的解题思路,学生只回答出解题结果,并不能完整的回答出此数学题完整解答思路,这时教师教学积极性也会受到一定影响,从而也会影响到课堂教学氛围[1]。
(二)课堂教学形式
        对于影响初中数学课堂实践教学因素,还与课堂教学形式有着一定的关联。其中,教师能够应用课堂互动来了解学生情况以及对数学的应用能力。但是,当课堂教学互动呈现形式化特征时,即课堂教学互动为了互动而互动,不能够真正促使学生在课堂活动当中获得有效的教学价值意义。此时,这种课堂活动形式使得整个课堂教学彰显形式化,部分教师只是为了与学生互动而设计互动课堂环节,并且环节内容与课堂互动话题并不相关。
(三)课堂教学活动形式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实现课堂互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形式实现。但是,当前部分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很少在与学生互动方式上投入一定的精力。例如,现部分教师只是向学生提问一定的问题,如此道题所涉及到的解答思路、相关解题方法等,同时并未深入考虑此提问的问题是否能够被学生接受,或者此问题是否能够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等。对此,虽然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产生了一定的互动,但是这种课堂互动方式相对比较落后,不能够真正满足当前有效课堂建设需求[2]。
二、七年级数学教学实践方法
        对于七年级数学教学实践教学,数学教师运用一定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其中,现代教学中较为有趣的教学方法包含游戏法、幽默语言运用方法、教学情境结合方法等。对此,本节通过以上方法形式,对七年级数学教学实践教学方法进行以下相关内容探讨。
(一)通过游戏活动,加强课堂趣味性教学实践
        游戏活动,本身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也能够为学生带来欢乐。对此,在七年级数学教学中引入游戏活动,来增添课堂教学趣味性。


        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有理数》课程教学中,教师可融入游戏活动,要求以小组学习的形式,进行有理数混合运算比赛,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负责出题目,剩余小组成员都准备答题比赛;学生答题时,把计算结果写在答题本上,所出题数大约在8-10道左右,最后看哪位同学所得分数最高,即视为本组游戏中获得了胜利,之后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物质奖励或者精神奖励等。其中,每道题评分标准为:取回答题目越快准确率越高的前三名学生,记入游戏分数,第一名为3分,第二名为2分,第三名为1分[3]。对此,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融合游戏活动,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独具趣味性,避免学生产生厌烦心理,从而有利于趣味教学方法的有效运用。
(二)运用诙谐语言,提高课堂实践教学氛围
        关于实践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运用诙谐的语言,也能够吸引到学生学习注意力,从而提高课堂实践教学氛围。
        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绝对值》课程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幽默的语言为学生传输数学理论知识。如,学生在学习“绝对值”理论概念知识时,会漏掉一些知识点,即把自然数“0”绝对值是其本身的知识点容易漏掉,这时教师可以用诙谐的语言告诉学生:“0是墙头草,风吹两边倒”[4]。由此,相对于传统语言教学,诙谐语言形式更能够加深学生记忆能力,并能够给学生带来快乐。
        又如,在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方程式移项》课程教学中,学生学习方程式移项课程内容时,容易把符号弄错或者弄反,这时教师可说:“移了符号就变,不移符号就不变”,这种简单的语言表达形式,富含哲理蕴意,容易激发学生兴趣,更能够深入学生记忆。
(三)结合教学情境,丰富课堂实践教学形式
        在七年级数学教学中,对于趣味教学方法的有效运用,还可通过情境教学方法,吸引吸引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爱好。
        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数学《几何图形》课程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为学生播放一些相关几何图片或者与几何图形相关的教学视频,将几何图形的展示图更加具体化,促使学生能够清楚的理解每个几何图形的各个角度的展开图[5]。同时,教师结合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带入一个情境学习当中,如几何图形拼接情境,要求学生在某一时间段内拼接某一几何图形的整体图,这样学生在自身动手操作的过程当中能够深入了解几何图形的构造,从而有利于学生未来对几何图形数学知识的学习。
结论:
        综上所述,关于七年级数学教学实践方法,教师结合实际教学情况,从课堂教学氛围、教学形式、教学活动等角度出发,如通过游戏活动,加强课堂趣味性教学实践,运用诙谐语言,提高课堂实践教学氛围,或者结合教学情境方法,不断丰富课堂实践教学形式,从而推动七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曾月华.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000(034):70-71.
[2]周秀真.探析课程统整在七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J].读写算,2019,000(003):109-110.
[3]徐小红.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解析[J].新纪实·学校体音美,2019,000(012):10-11.
[4]邓金.基于问题导学法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J].东西南北:教育,2019,02(12):0063-0065.
[5]栾居波.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000(012):80-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