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课堂生活化教学初探
吕天位
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第二中学 654600
摘要:现行普通高中政治教材分为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四大模块,从教材内容就明确了“生活”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笔者认为,首先应明确高中政治课堂生活化教学的概念,明确课堂教学的生活化主题。其次,教学中运用好“课程导入”和“综合探究”等重要教学环节的生活化教学运用,在政治课堂生活化教学中体会让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回归生活,回归本源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中政治 生活化 课堂教学
高中政治必修课本四册都被赋予与生活相关主题,即《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生活与哲学》,而且每本书开篇《致同学们》中如何看待这门课程用了相当的篇幅告诉同学们理论与同学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是新课程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高中政治课堂生活化教学是一种方向。理论来源于生活,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要回归生活,回归本源,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高中生对思想政治这门课程产生兴趣,并突破高中生对理论的更好理解,让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恢复它本来的面目。
一、何谓“高中政治课堂生活化教学”
中国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寓于生活之中,必须与生活结合”。著名教育家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的理论,这些教育生活化理论为高中政治课堂生活化教学指明了发展的方向,为了让高中生对思想政治课产生兴趣,变理论教学为生活教学,高中教师应该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上进行不断地革新与探索。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回归生活,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规律与智慧,并应用与生活。那到底何谓“高中政治课堂生活化教学”呢?高中政治课堂生活化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学生所有的生活经验进行讲解,让理论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回到生活中进行检验,从而改变传统教学中直接传授理论知识的教学方法。把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上,把理论知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实践结合在一起,用学生身边熟知的现实生活实例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真正体现了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实践是认识的归宿的科学精神。
二、高中政治课堂生活化教学运用
1、设置生活化情境形象导入课程
新课导入是极其重要的教学环节,课堂前几分钟的精彩导入方式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能为课程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索打下良好的基础。高中政治课程理论知识比较多,教师可以结合该课程教学内容,预设生活化情境,以学生身边发生的现实生活为材料,通过互动交流的方式,以期能更好的吸引学生好奇心进行导入课程。比如,在教学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二课第二节《价格变动的影响》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入生活情景来启发和导入。以笔者的教学为例,时值中秋佳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交流,同学们中秋节过得怎么样?中秋节商场搞促销的商品买的人多吗?本地方最好吃的月饼在哪里卖?价钱不便宜可卖的人为什么还排起了长队争相购买?商品价格的变化会影响人们的需求吗?这些经济现象背后有没有什么可循的规律?这样的交流互动让学生的进入现实的生活情境,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点。于是这一节课他们就会认真的学,积极的思考,并解开每个学生心中的谜团。成功的生活化导入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
2、让生活化场景为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增光添彩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环节是一节课堂教学的核心。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能有效的激发学生进行讨论,而且许多时候生活中的问题没有明确的答案,需要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学习讨论,发现问题,分析讨论问题,找到相对比较适合的方案解决问题。
这才是学习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的正确的学习方法,此所谓“真理越辩越明”。鉴于此,我们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环节要预设生活化的现实材料,让学生自己合作探究出生活中问题的所在,背后的规律所在,还原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给出学生充分的思考和讨论空间,经过观点碰撞,最终会认识到正确的思考方法。更好的促进教学重难点的解决和突破。比如在教学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二课第一节《影响价格的因素》时,教师就可以通过预设生活情景材料的提问来引导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以笔者的教学为例,我创设了《疯狂的鸡蛋》的现实生活材料,预设了一些生活情境,诸如:“H7N9禽流感疫情致使多地相继关闭了活禽交易市场情况下鸡蛋价格变化;端午节情况下的鸡蛋价格变化;9月中旬各学校开学后全国普通鲜鸡蛋价格变化?”等等现实生活的情况,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讨论鸡蛋价格上涨的原因?假设鸡蛋的价格继续上涨,会不会涨了高于一个金蛋的价格?为什么?这个经济现象背后蕴含了一个什么道理?通过这些生活中的问题,让同学们经过多边互动讨论,去掌握基本的认知和思考方法,最终找到生活中问题的所在,并掌握背后的规律。
3、安排生活化的实践活动体验发现与运用之美
高中政治课堂如单纯地进行理论说教不容易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留下深刻印象,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前后还要安排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让同学们在活泼、真实的生活情景中,通过切身调查体验,感悟到知识发现和运用的过程,体会“实践出真知”的美,并有助于让学生完成理论知识到运用能力的内化和迁移。现行的人教版高中政治课本上也设置了一些综合实践活动。比如,教师可以安排学习小组通过完成课题调查报告的方式带着任务去实际调研,这样,学生通过切身的生活体验而掌握的学习和思考方法才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的。
三、高中政治课堂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1、政治课堂生活化教学有利于激发高中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高中政治课堂中构建生活化情景教学有利于激发高中生学习政治理论知识的兴趣。学生是课堂教学的学习主体,而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高中政治课堂引入生活化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让知识从生活中来,这很好的促进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激发了高中生学习政治学科理论知识的积极性与兴趣。同时,生活化的情境呈现给课堂营造出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以此得以激发学习政治知识的积极性,并加深了对高中政治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2、政治课堂生活化教学有利于提高高中生创造性能力
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具备创造性的能力,要求学生具备主体人格、主体意识。首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运用高中政治知识来诠释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和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紧密结合。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过程中,目的是通过创设现实的生活化情境让学生将被动学习知识转换成为积极主动思考问题,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觉回到生活中将理论加以运用,做到学以致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其次,将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高中生可以在自身现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理解比较抽象的政治知识,更准确地把握其中的内涵与要旨。与此同时,也满足了高中生提出的个性化学习要求,让高中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四、结束语
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构建生活化教学情景,引入生活化教学理念,有利于激发高中生学习兴趣,提高高中生创造性能力,促进高中生自身的全面发展。让政治课堂教学回归生活,回归本源。在课堂教学生活化具体运用中,要让学生在基本掌握政治理论知识的同时,创设好生活化情境,更加注重理论与学生现实生活相结合,以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试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5月出版。
[2]宋振红.新课改下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之我见[J].现代阅读。2013(01)。
[3]焦艳凤.生活化教学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的运用研究[J].课程教学研究.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