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学生 巧妙沟通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8期   作者:王彩霞
[导读] 师生之间的沟通状况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效果,
        王彩霞
        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第三中学  735300
        摘要:师生之间的沟通状况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效果,适时捕捉教育时机,巧妙创设情境氛围,悉心沟通,真情交流,给学生以信心和力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谐发展。
        关键词:读懂、沟通、发现、关爱。
        师生之间的沟通状况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效果。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常遇到这种现象:个别调皮捣蛋的学生只敬服某一位老师,偏爱这位老师所教科目,成绩一枝独秀,而其他老师却无法走进他的心灵,对他束手无策,有时教师管理方式不当,容易导致矛盾升级,师生关系恶化。究其原因,是师生沟通出了问题,影响了师生关系。打开学生的内心世界,读懂学生心理,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是每一位老师必须面对的问题,是师生沟通的桥梁,也是化解师生矛盾的关键。
         一、捕捉教育时机,以理导其行
        任何学段的学生都渴望被认同和理解,他们特立独行的行为背后有属于他们的内心故事,需要老师去倾听他们的心声。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容易出现偏差,需要教师及时与他们沟通,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有时候学生犯错误,他们并非不懂得道理,而是抱有侥幸心理,或者是对某些事带有抵触情绪,教师要跟踪观察,冷静分析学生的心理活动,面对面交流必不可少。当老师情绪激动时,容易出现过激性的语言,使师生矛盾升级。教师要注意调节情绪,待怒火平息、情绪稳定后再交流,不可大发脾气或一走了之。教师要站在学生角度去理解事件发生时学生的心理状态,引导他认识“此事不该做”或“该怎么做”。当学生被关怀、被理解时,才会认真思考自己是否真的错了。教师要找准切入点,寻找最佳教育时机,从情感角度触动学生心灵,教师的说服教育才更容易被学生理解、接受。当发现学生情绪有波动时,要及时了解情况,查明原因,不要让问题严重化,扩大化。另外,谈话不是一味的指责,而是教师和学生以平等的姿态谈心,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谈话语言要恰当,态度和蔼不生硬,不咄咄逼人,使学生乐于接受,多用鼓励性语言,不伤害学生自尊心。处理问题时就事论事,不要诋毁学生的品性和人格。
        生活中常碰到的例子,比如小明因为没做作业而撒谎。教师A在课堂上当着全班学生的面说:“作业都不做,读书不好好读,撒谎倒是学的很快,你这样下去能有什么出息?”教师B在小明认真做卫生时,拍拍他的脑袋说:“你真是个细致又负责的孩子,希望你以同样的态度对待作业,今天没交作业还说谎,这可不像你的作风,怎样弥补呢?”小明自然会想到补交作业弥补过失。显而易见,教师A没有选择合适的时机,由学生的某一行为借题发挥,评价学生的品性,给学生贴了标签,却没有指出如何解决问题,没有真正起到教育作用。教师B捕捉了有利的教育时机,尊重学生,关心发生的事情,对这件事做出客观的评价,并指出解决的办法,让学生认识到该怎么弥补过失,对学生教育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巧设情境氛围,用爱动其情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教育是情感在师生间的双向流动。

教育教学活动建立在情感沟通、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学生会愉快地接受教育,如果老师一味地强调自己的要求和观点,忽视学生的感受,就容易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学生会疏远你、拒绝你,甚至讨厌你。教师设身处地的从学生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了解学生的心情,让学生感到老师是理解自己、关心自己的。学生接受了你,沟通才能有效继续。有一次,我的一名学生单词没有过关,我和他约定饭后再次过关。到了时间怎么等也不来,大约半小时后,他满头大汗地跑来了。原来他出去打篮球,把约定的事给忘了。我有些生气,但是及时调整情绪,压下了心里的不愉快,换了一种轻松的语气,问他吃饭了没有,他不好意思地说:“还没有。”我倒了一杯水,并拿出抽屉里的一块面包,让他坐下来吃。我有意和他聊聊班里的趣事,让他放松心情。那次的知识过关是前所未有的顺利,在后来的学习中,他劲头十足,学习主动性大大提高,成绩也随之好转。
         三、凝聚集体力量,用情暖其心
        一个和谐友爱、凝聚力强的班级,会影响其成员团结互助、积极向上。影响和转变一个学生不能单靠老师的力量,同学们的认可、理解、鼓励、接纳比老师的教育更有用。我班的一个学生是学期中间转入的,很长一段时间他都无法适应新环境,还暴露出许多小毛病,如不守纪律,忘记做卫生、不愿参加班级活动等。他不愿和同学交流,却渴望交到新朋友,能尽快融入新集体。针对这一情况,我专门召开班干部会、宿舍成员会、主题班会等,引导同学们用恰当的行动关心、帮助新同学,接纳属于班里的每一个同伴,营造融洽的宿舍生活氛围,建立学习帮扶小组。同学们踊跃报名,有的帮助他解决生活上的难题,有的主动和他结伴学习。在同学的理解、包容、关爱中,他深受感动,思想变得积极,慢慢树立了纪律意识和集体意识,那些小毛病自然消失了。
         四、发现闪光点,取长补其短
        学生都渴望被肯定、被赞扬,特别是那些在学校生活中有过挫折和失败经历的学生。因此,教师要抓住这一心理,多关注这些学生,搭建平台,放大他们的优点。当他们有进步时,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真诚的赞赏。教师在他肩头上的轻轻一拍、一个温暖的笑容、一束友善的目光,都会给学生信心和力量。学生一旦有了初步的自信,就会发扬自己的长处,克服自己的缺点,带动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例如,在某班有几位这样的学生,他们不爱学习,捣乱纪律,科任老师们提到他们就头疼,对他们另眼相看,认定他们只能拖班级的后腿。有一次,班里组队和其他班踢球,老师发现,被打入另册的几位学生在场上的表现极为出众,反应敏捷,善于拼抢,有极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他们在绿茵场上拼尽全力,为班级争了光。后来老师找他们谈话,肯定了他们的表现,对他们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大加赞赏,用这一优点来鼓励他们。这几位学生很受感动,他们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会玩”也成了优点。老师的鼓励和关怀促使他们改正了其他方面的缺点,变得爱学习、守纪律,师生、生生关系得到了改善。
        有效的沟通可以松开捆绑学生心灵的绳索,每一个能感受到爱的个体,都会呈现出友好、开放的心态,做出善意的行为。从爱出发,结合正确的技巧,很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教师也会体会到教育学生的幸福感。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十三五”规划2020年课题省级课题《农村初中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和干预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20]GHB2108
        
作者简介:王彩霞,女,1981.3、甘肃金塔,汉族,本科学历,一级教师,校团委书记,县级骨干教师、参与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有较高的教学理论素养和研究水平,擅长青春期学生思想教育研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