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分层视域中家校合作的问题与对策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8期   作者:叶小乔
[导读] 在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发展下,社会对人才也有了更高的
        叶小乔
        茂名市祥和中学  广东茂名  525000
        摘要:在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发展下,社会对人才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家庭教育显得至关重要。在现今社会中,分享科学的教育理念正迫在眉睫。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营,责无旁贷。我们应利用自身优势条件,以学校为阵地,将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传递给家长,通过与家长探讨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提升家长教育孩子的理论实践水平,形成家校合力,促进家庭教育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社会分层视域中家校合作的问题与对策
        引言
        根据现在的教育实际事例来进行总结分析,许多家长在对于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存在着这样的两种误区情况:一种是完全交给学校教育和教师教育,忽视了家庭教育对于培养孩子品行等的重要性;另一种是完全不顾学校教育和教师教育,家长通过给孩子报各式各样的兴趣班、辅导班,想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家长这样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增加了孩子的课外学习负担,同时还容易让孩子对学校教育和教师教育的内容产生抵触心理。本篇文章将通过三个大方面对家校合作的可行性和利弊性进行分析总结,希望通过阅读本篇文章可以让家长认识到家校合作的重要性,通过家校的有效合作,能够促使孩子得到更好的、更全面的成长。
        1家校合作的必要性
        在对于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两者之间的有效融合,能够使孩子得到更多的关注,面对问题出现时,有更好的方法去帮助孩子去认知并加以改正,从而养成良好的品格和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等。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对于孩子的成长教育过程中,家长都想把最好的给予孩子,使孩子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由于孩子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还没有完全正确的树立,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是学习上的问题,有的是思想上的问题,有的是生活习惯的问题,当面对天真无邪的孩子犯错误时,家长和学校应及时指出并耐心劝导,使孩子知道为什么这样做是不对欠妥的。家校合作的教育方式,能够避免孩子的家长对于孩子的溺爱,同时还能够避免孩子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仅是学习成绩提升,而思想品德没有正确树立。例如,现今社会,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不仅受父母的宠爱呵护,而且还受长辈的疼爱。孩子由于年龄小,心理不成熟,会容易产生自我主义,在没有得到想要的东西时,会导致出现大哭大闹的现象,以此来获取想要的玩具或者零食。长此久往,会导致孩子在以后的成长生活中养成嚣张跋扈的性格,容易不尊重师长,不能和同学友好相处等一系列的坏习惯。另外,孩子在学校的学习过程当中,通过对课本科目知识的了解和学习,在社会和学校都注重学习成绩的情况下,当孩子面对考试来临时,会产生紧张的情绪和一种无形的压迫感,取得好的成绩当然会放松和开心,但是如果稍微马虎和发挥失常,取得不理想的成绩时,会产生自我怀疑、自卑等心理情绪,如果家长和学校教师不及时对其进行疏通、鼓励,只是一味的指责和批评,很容易使孩子产生消极的学习态度和自暴自弃的行为。一个孩子在家长和学校教师的正确引导和教育下,能够养成自信、阳光、友善、乐于助人、敢于面对挫折等良好的习惯。因此,家校合作对教育孩子的学习成长是存在必要性的。
        2社会分层视域中家校合作的问题
        2.1对家校共育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国家对家校共育问题非常重视,相关部门陆续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其中都提出了学校要切实承担起对于家庭教育的指导责任。不过,学校和教师认为自己的职责主要是传授各学科科学文化知识,思想道德教育以及指导家庭教育并不是必需的,甚至认为是增加了工作量,对家校共育活动采取消极态度。学校只有在学生遇到某些问题、需要和父母讨论学习成绩或者需要父母给予配合的时候才会和父母进行沟通。


        2.2家校共育的沟通机制不畅
        虽然家校之间通过协商解决问题的意识越来越强,但学校和教师仍然占据家校沟通的强势地位,父母缺少说话的机会,出现了沟通中一方的“沉默”现象,这是低效沟通或假沟通的一种典型表现。也就是说,即使是父母在有能力促进家校共育的情况下,出于某些原因,也选择沉默。
        3加强家校共育的对策
        3.1成立家委会推进家校合作
        对于孩子的学习成长教育过程中,家校教育可以通过建立家委会的方法来进行高效的教育合作。家委会的建立可以先从挑选家委会成员开始。在筹备成立家长委员会时,优先对相较其他家长,具有空闲的时间,对孩子的教育拥有足够的精力,能够利用自己的资源丰富孩子的见识,且能提供一个好的学习环境的家长进行投票选择。家委会的成立意义是沟通的桥梁,连接学校和家长,帮助孩子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加高效的进行学习,从而完成高质量的学习,达到取得一个理想成绩的目的。通过建立家委会,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节省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交流时间,由家委会进行对孩子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情况进行总结归纳,统一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结合家委会家长的教育经验进行分析,传递给其他的家长,这样处理的结果是教师对于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可以投入更多的精力,同时学习新课改后创新的教育方式方法,开展创造孩子喜欢并能进行高效率、高质量的学习氛围。家委会的成立还会帮助平日里忙于工作,奔波生活的孩子家长有一个好的办法去处理孩子在学习或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帮助孩子和家长找到出现问题的原因,通过与教师、同学等的沟通来了解孩子近期的表现情况,找寻一个好的方式方法去帮助孩子认知到学习生活中的问题,从而使问题得到完善的解决和处理。在家长委员会和学校教师的密切配合下,会为学生打造一个十分舒适的学习成长环境,将明显的增加学生的自信心,锻炼了学生的自立能力。家委会的建立,能够更好的开展家校对孩子的教育合作,因为家长来自不同的行业,拥有不同的教育理念和人生见识,这将会打破教师的固有思维,彼此磨合下,开创新的思路,形成适合并且符合学生的教育理念,这将会让学生们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同时也会磨炼并且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
        3.2家长与学校联手打造好的学习氛围
        对于孩子的学习成长教育过程中,家长和学校还可以通过为孩子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的方式,以此来帮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习惯。例如,孩子在学校教师的教导下,学习理解了新的课本文章,回到家后,家长与孩子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可以用朋友的口吻,引导孩子讲出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并采用好的举例方式去展开孩子的联想,从而会激发孩子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和探索欲望,使孩子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家校合作教育的策略和方法有很多,在对孩子的教育引导过程中,不仅要学习现今创新的好方法,还要注意在引导孩子的过程中,要保护孩子的天性和想象力,帮助其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结束语
        总之,在社会分层视域下,家校合作模式的有效策略也会得到相应的优化与改善。要实现真正的合作,只有不断增加两者的沟通与交流,增加两者的信任度,提高家长与教师的专业素养,只有家长与教师都得到了全面发展,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更积极地推动新课改教学目标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晓红.家校合作促进新时代家庭教育方法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5):191.
        [2]张丽青.浅析如何发挥学校合作在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J].才智,2020(08):168-169.
        [3]杨雪荣.发挥学校主导作用推进家校合作——家庭教育缺失的解决途径探索[J].名师在线,2020(02):95-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