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助力初中生心理健康成长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8期   作者:韦家英
[导读] 由于学业压力过大等各方面的因素导致学生心
        韦家英
        广西南宁市马山县永州镇初级中学
        [摘要]由于学业压力过大等各方面的因素导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逐年增加,当前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成为了更多人关注的焦点问题。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老师与家长的共同努力,让学生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生活中都能够减轻一定的压力,更好的成长、学习。因此,本文将围绕“家校共育,助力初中生心理健康成长”这个主题展开讨论,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保护初中生的心理健康,为他们的成长保驾护航。
        [关键字]家校共育;心理健康;初中生
        [引言]心理健康是判断一个学生身体健康的重要指标,最近几年来由于各种因素影响越来越多的学生心理健康出现了问题。有的是因为学业压力过大,有的则是家庭影响。那么该如何改变当前这一局面呢?还需要从家庭和学校两方面出发,争取缓解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让学生在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守护下健康成长。
        1为什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心理健康。由此可见心理健康对一个人来说十分重要,简单的说一个心理长时间有问题的人可能在某一时刻就会伤害自己或是身边的人。而如今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备受父母长辈的宠爱以至于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一些挫折或是批评很有可能就会做出伤害自己的事情。而且一个身心健康的人会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和学习,即使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一些小挫折他们也能很容易的解决。
        2影响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原因。
        2.1学业压力过大。
        对于处在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即将面临人生中一次非常重要的考试——中考。临近考试各科都进入了紧张的复习状态,再加上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加多往往要到很晚才可以完成,这些都只是可以看到的压力。面对中考很多学生担心自己考不上重点高中,害怕在中考时出现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导致自己的成绩上不去,与理想的学校擦肩。作业多的压力还有办法可以解决,真正让学生恐惧的是心理上的压力,它只能靠学生自己去慢慢消化。
        2.2家庭原因。
        家庭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面对中考不仅学生有压力,身为家长也会担心孩子上不了重点高中,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就利用周末的时间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在备考的这一段时间不让孩子有任何的娱乐活动,一心扑在学习上。甚至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有一个好成绩就辞掉自己的工作全程陪伴孩子。这样一来孩子为了不辜负家长的期望只好顺从家长的想法,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心理健康。


        2.3其他方面。
        处在初中阶段的学生正直青春期,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都出现非常明显的变化。同时随着年纪的增长可能也会更多的注重自己的身材长相、穿衣打扮,有的同学会因为这些而产生自卑的心理。在这个特别时期有的学生可能会出现早恋现象,可能会被一些情感问题所困扰,最终导致心理出现问题。
        3针对家校共育,助力初中生心理健康成长提出的有效解决方法。
        3.1搭建家校沟通平台,全面了解学生。
        要想让学生在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关注下健康成长首先在学校和家庭之间就要有一个沟通平台。学校可以定期召开一些家长会,邀请学生家长去学校向老师询问一些学生近期的心理状况。老师也特别重要的是处在这个时期的学生比较敏感爱多想,所以建议学校再开家长会的时候让学生和家长一起,这种公开的家长会更利于发展学生的身心健康。
        3.2设立心理咨询室,定期开展心理讲座。
        为了更好的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学校可以在校内医务室设立一个心理咨询师,有条件的话可以聘请一位心理专业的医生当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扰自己的问题时可以去找心理咨询师交流。学校也要定期的开展一些心理讲座或是举办一些缓解心理问题的小游戏,比如将近期困扰自己的问题说给陌生的同学听或者写成小纸条放在专门存放的地方。这样虽然不能完全解决学生的心理压力,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的心理压力得到缓解,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也是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3.3父母尊重孩子的想法。
        想要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往往只靠学校老师是不够的,作为学生的家长也要多尊重一下孩子的想法,不要强迫孩子做一些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上一些自己不感兴趣的辅导班。青春期的孩子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叛逆,所以家长在与孩子相处时要考虑一下孩子的想法,让孩子有一些自己的空间,不要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的身上。
        [结语]总之,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了很多学校的重点。要想彻底改变这种局面只靠学校是远远不够的,同时也需要家长的帮助。只有在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下才有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利于学生更好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陈 旭,张大均。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模式探析[J].教育研究,2002, 23(1 ) : 71-75.
        [2]叶土木.家校共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一-关于农村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调查与对策思考[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5 (6) : 45-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