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语文的自主学习有效开展策略 茹柯耶·热杰普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2021年5月   作者:茹柯耶·热杰普
[导读] 伴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系统教育愈发强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尤其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塑造。初中是学生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关键转型期,也是引导学生形成健康人格和较高综合素养的最佳阶段,最应突出课堂教学对学生自我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与巩固作用。

喀啦喀什镇一贯制学校   茹柯耶·热杰普    

摘要:伴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系统教育愈发强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尤其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塑造。初中是学生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关键转型期,也是引导学生形成健康人格和较高综合素养的最佳阶段,最应突出课堂教学对学生自我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与巩固作用。在众多学科当中,初中语文凭借其广泛的包容性和细腻的表现性成为实现多类学科联动优化的核心,能否实行高效、生本的初中语文教学在某种意义上就决定着素质教育事业的质量。
关键词:初中语文;自主学习;开展;策略
        所谓“自主学习”,即指学生出于个人兴趣和主观需求,通过以自我发现、思考、操作和验证为主的自发性方式,掌握相关知识并形成与之配套的学习发展素质的行为或过程。由于受到长期存在的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我国初中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表现相对欠佳,一些教师将课堂教学简单地理解为单纯的知识输出和技能呈现,并没有真正做到对学生思维系统和逻辑链条的能动构建,不仅严重制约了学生的成绩提高和能力增强,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教学效果的实质性优化。要想改变这一格局,充分重视自主学习理念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融入便是当务之要。
        1.强调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取得优异学习成绩的重要保障,也是形成强劲的学习续航力的重要基础。初中生虽已在一定意义上具备了相对成熟的自我管控能力,但其对信息的获取仍较倾向于具有较强感官效力的方式,且对反映自身真实体验和个人趣味的内容往往有更明显的了解欲。基于上述认识,初中语文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呈现出多元化、直观化的知识输出模式,以更能连接学生真实生活经验和感性认知的载体实现对知识内容的表达和分析,并在知识的表现方式和学习风格方面注意对学生整体趣味的迎合,以此来达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进而激发学生学习诉求的目的。
        例如在讲解元曲《天净沙·秋思》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一些体现黄昏、落叶、羊肠小路、嶙峋瘦马等内容的图片,或者播放反映深秋萧杀之景与落寞之情的视频,同时伴以《秋殇别恋》等表达秋日伤感情怀的音乐。如果时间允许,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包含秋日、异乡、思家等要素的电影选段或情景短片。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从视觉和听觉入手更好地体会作品中所蕴含的悲凉、孤独的气氛,并在带有一定情节性和内容性的故事里摸清作者的行文脉络,从而实现对作品环境描写效果和主观情感表达的深层次理解。



        2.提倡对学生学习能力的锻炼
        真正的教育追求的是“授之以渔”,是让学生在学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掌握获得知识、技能的方法与途径。大多数初中生习惯于被动接受教师的灌输,很少能做到根据现有材料自主完成知识的提炼和总结,更缺少对既有学习成果进行发展和提升的欲望和能力。针对这一事实,初中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在课堂中锻炼学生的自主思考和探索能力,以学生间的合作为基本形式去引导学生个体针对知识要点的积极探求,并且给予学生足够的验证探求成果和介绍成功经验的平台,以期真正强化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比如在教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时,教师可在完成基本的内容串讲后,提出“如何看待杜甫在诗中的情怀”这一主题,并组织学生以同桌或四人小组的方式展开自由讨论。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要走下讲台听一听各组的讨论内容,给予必要的提醒和方法指导。讨论结束后,教师应鼓励各组派出代表汇报成果,对不同的结果不要做出明确的对错判断,而要重视学生得出结果的过程和原因。待学生汇报完毕,教师要在多种结果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提炼出最符合大众观点的内容作为本课师生共同思考的教学成果。
        3.注重对学生质疑精神的塑造
        对固有知识的怀疑和验证或打破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自主学习素质的最高层级表现。长久以来,初中生对教师和教材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盲从,极少会对教师的讲述内容提出不同的看法,这其实极不利于学生独立人格和自我学习意识的产生。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允许并鼓励学生提出个性化主张,同时为这种主张的提出提供必备的条件和契机,采用合理的方式引导学生结合既有知识实现对个人学习成果的破壁式完善。
        例如在讲解《伟大的悲剧》一课时,教师可故意说到这篇课文的表达重点在于“悲剧”,因为斯科特团队不仅迟于对手到达极点且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当发现有学生面露疑问时,教师要通过眼神暗示或讲解停顿的方式鼓励学生说出自己不同的观点,引导学生认识到“伟大”和“对探索精神的赞扬”才是本课的中心所在,利用这种陷阱式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形成敢于挑战权威的胆魄和在思考中不断完善认知的能力。
        结束语:
        初中是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能在初中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塑造具有自主效能的学习意识与能力,将对初中生未来的学习和人生的发展起到积极而巨大的影响。初中语文教师要切实从培养学习兴趣、锻炼学习能力和塑造质疑精神三个方面入手,真正帮助学生成为善于学习、乐于学习的人才,从而为素质教育事业的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章建时. 《初中语文教学素质路径探究》【J】.教育科研论坛, 2008(10)
【2】马连兴,《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之我见》【J】.中国教育,2011(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