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生本课堂的构建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2021年5月   作者:谢红
[导读] 教学中,面对新课改的持续推进,如今教学重点早已变成核心素养培养。核心素养教育是社会发展趋势,也是社会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学生需要重视核心素养素养的学习。

四川省乐山市实验中学  谢红  614000

摘要:教学中,面对新课改的持续推进,如今教学重点早已变成核心素养培养。核心素养教育是社会发展趋势,也是社会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学生需要重视核心素养素养的学习。为了提高初中语文教育有效性,语文教师需要打造生本课堂,贯彻以生为本理念,做好学生思想引导,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教师需要予以学生个人特点更多尊重和关注,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主人公,提高学生学习活力,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学习质量。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语文;生本课堂;构建思路
        前言:在时代快速发展和推进中,如今社会给予了学生全新的学习方向以及教师全新的教学目标。教师需要创建生本课堂,满足当代教育要求。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体现以生为本理念和概念,变革教学方法、教学思路,这样才能迎合时代的要求,推动教育的发展与改革。
        一、核心素养初中语文生本课堂构建意义
        (一)激发学生学习能动性
        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调动与培养,这样学生才能主动、积极学习知识,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学习质量。初中阶段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情绪、情感与想法。教师使用生本课堂教学,为的就是尊重学生特点,让学生用积极向上的情绪与动力参与知识学习。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可以牢牢把握课堂的主体地位,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与质量。
        (二)体现当代教育追求
        教学的时候,教师使用生本教育理念满足了当代教育要求,贯彻了当前的教学理念。为了迎合时代发展,就不能继续沿用已经落后的教学方法。过去的黑板+粉笔的一言堂教学需要及时摒弃,教师应当使用多样化手段,为自己的课堂注入活力与生机,满足教学要求。课堂教学让学生获得直观学习感受,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语文生本课堂构建方法
        (一)打造和谐积极的课堂环境
        新时期背景下,为顺应时代要求,教师需要把握学生状况,做好教学内容的认真准备。教师可以推演教学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问题与状况,确保最终的教学效果、教学质量没有问题。备课环节需要教师从中提炼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着眼于教学难重点,用特殊方式展示在学生面前,增加学生知识记忆与知识理解。有了这样的过程,学生才能表现出学习热情、学习兴趣,投入100%的精力学习知识。教师创建良好课堂环境,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学习质量。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保障自己的心态和语言没有问题。初中教学期间,教师如果可以予以学生足够的理解与尊重,自然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习效果。
        比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学习中,教师需要创建和谐、开放的课堂环境。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先介绍作者杜甫,随后播放这篇作品所描述的场景、创作背景。


之后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讨论,说一说杜甫是什么样的人。学生在开放的课堂自由讨论。学生主观意识得到了充分尊重,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效果。
        (二)小组讨论
        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立足核心素养教育要求,重视学生的核心素养品质培养。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性自由组合,也可以由教师为学生安排分组。学生在组内讨论知识、交流经验。该过程中学生充分合作,能够更好的展示学生想法与意见,获得更好的合作学习效果,实现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作为人文学科的语文,教师使用小组合作方法可以实现学生思维碰撞,学生了解他人的想法,站在不同角度查看对方观点,学习知识。
        比如学习《卖油翁》一课的时候,教师提前为学生进行分组。之后将自己提前制作的微课视频交给学生,学生以组为单位先内部自学,随后总结文本观点和自己的理解。学生在组内讨论中记录小组无法解决的困惑,在课堂整体交流中处理问题。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成为了学习主人公,学生在自主开放的课堂下,自主学习、积极学习,提高了学习效果。
        (三)重视学生探究精神培养
        语文是初中阶段非常重要的课程,初中语文教育需要做好细节的把握与处理,让学生拥有自主探究过程,并将探究过程中获取的知识变成学生自己的理解。课堂教学期间,教师做好引导,让学生主动学习知识。因为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学习环境、成长背景,所以学习方法不一样。此时学生所表现出的个性化学习特征能够呈现出各种各样的答案。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观点以及表达。学生亲自解决问题,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教师甚至可以让学生成为课堂小老师,检验学生的学习能力、交流能力、互动能力、组织能力。
        (四)转变方式提高学生思维活力
        在生本课堂背景下,教师需要充分体现学生课堂主体作用,发挥教师自己的主导角色,为学生提供空间自主权、时间自主权。翻转课堂是非常好的方法,能够让学生形成主体意识。有了主体意识的加持,学生自然会主动、积极学习。教师需要让学生自主探究,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教师不要直接告诉答案,教师可以用问题链的方法,通过问题一步步引导学生。当然也可以配合小组形式。学生自主搜集资料,应用自己的力量获取问题答案。学生使用小组合作、角色扮演、情境学习方法拓展思维,形成活跃的思维能力。
        结语:语文教育中,教师需要体现以生为本教育理念价值,围绕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方法、内容、问题、任务。学生在合适的问题和条件下自主学习,表现出学习积极性、学习主动性。生本课堂中,教师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特征,学生形成学习能动性、主动性,实现了学科素养、语文素养的有效培养。这对学生今后的成长来说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江文欢.初中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实施[J].文学教育(上),2020(11):72-73.
[2]杨世才.任务驱动策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妙用[J].科技资讯,2020,18(32):86-87+148.
[3]高鸿宾.语感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培养[J].科技资讯,2020,18(26):8-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