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有效途径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8期   作者:龙坤
[导读] 小学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以及培养学科思维的关键时期,而小学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离不开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高效运行。
        龙坤
        广东省雷州市东方红学校     524251
        摘要:小学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以及培养学科思维的关键时期,而小学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离不开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高效运行。因为有效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能够帮助学生更加高效地进行学习,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帮助他们的各项技能全面发展,也更有利于教师发挥他们的引导作用。但是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发展,传统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有效地满足当今教育体系的需求,对此,为了更好地发挥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作用,下文将以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所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并寻求改革创新传统的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以此来提升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实际作用。
关键词: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有效途径
        随着新课程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发展,人们越发重视小学教学中管理工作的开展,期望以此来提升小学教学工作中教师对于小学生的引导作用。又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在学习方面缺乏较强的自主意识,在学习过程中离不开教师以及家长的管理和引导。所以小学教学管理是小学教育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对此,为了更好地发挥小学教学管理工作的实际效能,就需要相关的教育工作者结合新课程教育理念对于小学管理的要求进行适当的改革创新,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的教学管理工作,以此来更好地发挥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实际效用。
一、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现状分析
1、教师的管理观念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部分教师由于受到传统的教育教学管理理念的影响,导致他们在实际管理工作中仍然采取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教学方式,在教学环节更加注重学生的成绩而并非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而这部分教师长期受到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传统的管理理念已经在他们的大脑中根深蒂固,严重地影响着他们的日常管理工作的开展,极大地阻碍了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再加上受到根深蒂固的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导致相关的教育教学管理者在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缺乏自主创新的意识,过于依赖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进而导致其所应用的教学管理模式无法有效地满足新时代教育理念的教学管理工作的需求,极大地阻碍了相关工作的高效开展,导致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提升工作一直停滞不前。
2、教师的教学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管理的主导者,他们自身的教学管理水平影响着相关工作开展的有效性,决定着课堂教学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随着国家对基础教育工作的投入不断加大以及相关的扶持政策的不断落实开展,小学的教师队伍的师资力量已经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但是由目前的教师队伍的教学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并不完善,存在着教师的教学管理工作水平不高,教育教学思想观念陈旧、过度追求学生的成绩提升忽视学生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以及采取过于严厉的教学管理模式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极大地降低了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水平和质量,不利于相关工作的有效开展。
3、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的联系性不足
        由于小学大都是大班制的班级模式,每个班级的人数较多,这就导致教师的教学任务较为繁重,缺乏足够的时间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而加大部分教师为了追求课堂的教学进度采取了“一刀切”的教学模式,这就导致他们所开展的教学管理工作缺乏针对性,并没有联系到学生的实际特点,相关的教育教学工作缺乏实效性。再加上教师在教学管理环节更多的是围绕课本教材,缺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的意识,这就导致其所开展的教学管理工作与学生的生活联系性不高,学生的参与程度不足以及认同感较低情况的发生,严重地影响了教学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阻碍了相关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提升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质量的有效措施
1、革新小学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教学管理理念
        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已经无法有效地满足现代教育教学管理的工作需求,为了有效地发挥小学教学管理工作的实际效能,就需要教师从自身的教育管理理念入手,为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正确的思想指导,以此来提升小学教学管理工作的实效性。这就需要教师结合新课程教育教学的管理需求进行理念上的创新发展,在进行教学管理工作时要贴切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来开展教学管理工作,采取更加多样化的教学管理模式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以此来提升教学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此外,教师在教学管理工作中要秉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管理措施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以此来更好地发挥小学教学管理的实际效用,进而达到帮助小学生更加高效地进行知识学习的目的。
2、强化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升教师的教学管理水平
        教师作为教学管理工作的主导者,他们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影响着相关工作开展的有效性,要想更加有效地开展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教师就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的水平能力,强化自身相关工作的业务能力和水平,有效地掌握各种教学管理技能并能够合理应用各种教学管理技能去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来更好地发挥小学教与教学管理工作的实效性。此外,学校还应当采取积极的人才招收计划,不断引进一些具有高管理业务水平的教师,通过针对性的人才引进计划去吸引一些具备高素质专业技能的教师,以此来强化小学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不定时组织一些外出学习活动或者讲座培训活动,为教师的管理技能的学习提供丰富的机会,同时学校还要定期开展经验分享交流会,以此来促使教师与教师之间积极地交流彼此的管理教学经验,汲取和借鉴彼此在教学管理工作中较为成功的工作经验,进而达到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实效性的目的。
3、多与学生沟通交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班级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教学管理工作的有效推行,又由于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能够很好地提升班级管理工作的实效性,能够帮助教师更加高效地开展相关的教学管理工作,此外,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离不开和睦的师生关系,也更有利于教师发挥对于小学生的引导作用。对此,为了更好地推进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环节注重课堂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以及针对性,结合小学生这个年龄阶段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来开展个性化的教学管理工作,通过多媒体技术等现代教学设施设备丰富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形式,为学生的学习带来多样化的体验,同时教师在进行教学管理时要避免严厉或者强硬的管理措施,通过循循善诱的引导作用来开展小学的教学管理工作,避免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此外,教师还需要积极地走进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多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实时获取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他们的真实需求,并以此为切入点来构建教学管理工作的动态调整体系,寻求一些小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方式来开展教学管理工作,以此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教学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结语:
        总的来说,小学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是小学高效开展相关的教学工作的重要保障,为了更好地满足新课程教育理念之下对于小学教育教学的要求,就需要小学教师转变自身的教学管理理念,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以此来进行传统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革新,更好地发挥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实际效能。
参考文献:
[1]柯友明. 探索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有效途径[J]. 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17(23):140-140.
[2]唐仁利, 朱由华. 探索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有效途径[J]. 科学咨询, 2006, 000(05X):22.
[3]郑春宏. 提高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研究[J]. 好家长, 2019, 000(067):201-201.
[4]马春凤, 董颖博. 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有效途径探究[J]. 魅力中国, 2015, 000(031):94.
[5]叶泽生. 对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探究[J]. 全文版:教育科学, 2016, 000(003):260-2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