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秀林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四坝镇九年制学校 733000
摘要:在当今小学阶段的教学中,本着新课改的大原则,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育体系不断完善、不断进步的当代,对小学的教育理念进行逐步提升。由于母语的优势,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育相对于其它课程来说是比较简单的,但它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构建高效课堂需要教师进行相应的变革,把握课堂节奏,以合作的思想指导小学生学习语文,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小学语文的持续发展和进步。同时,在进行小组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从而有利于语文水平的提高,使语文教学更加完善。
关键词:小组合作;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
前言
与科学考查逻辑思维的缜密不同,语文是一门受母语影响较大的学科,以其独特的优势深受学生的喜爱。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积累意识。语言能力的培养是在不断的积累中逐步提高的,而语言能力的培养可以为以后的深入了解做好充分的准备。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为构建高效课堂而努力。为了把语文这门课程学好,需要找到适当的方法来引入。小组合作的概念在课改的背景下提出并得到了接受。
1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1.1建立合作意识,提高协作能力
合作意识的培养对当今小学阶段的小学生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已不能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因此必须进行改革。教学中教师应善于运用合作意识,通过小组讨论,使学生对课堂充满热情,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能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对语文学习能多想多说,有助于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通过小组合作可以使学生形成合作意识,理解合作的重要性,从而在课堂上开发学生的潜能。
比如,在学习《美丽的大兴安岭》时,教师可在课前向学生讲解大兴安岭的重要性及基本内容,让学生分组讨论,说出他们认为大兴安岭具有的特色,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阅读,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进行引导,以及时解决讨论中出现的问题,使学生能进一步提升合作的观念。
1.2小组合作学习,培养沟通能力
语文在小学阶段的课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寻找合适的语文教学方法非常重要,小组合作方式也随之产生。小组活动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基本途径,能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通过协作,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观点,在沟通与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方式也会发生变化,培养主动学习的能力。透过讨论的过程,学生可以加强对语文的理解,把握重点。有别于传统模式,小组活动重在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习惯。
2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学习上,以培养学生的基础素养为主,对于每一门课程都有相应的学习策略和学习目标,语文也不例外。一种明确的教学方法可以对这门课程起到推动作用,但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未能很好地做到以学生为本,导致教学过程随意,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语文教学也达不到应有的水平,从而出现了一些问题。
2.1传统教育模式影响较深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下,教师根据课本的内容,将自己的理解传授给学生。这种模式下,导致小学生对语文的理解仅停留在老师的讲解上,教学方法单一刻板,无法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从而导致学生对语文的接受程度较低。对语文学习的认识只是单纯地读课本,教师掌握了课堂,主宰了课堂,学生被动地听。而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只注重成绩,只注重分数的提高,家长只注重孩子的成绩能否提高,不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样的模式已不再适应新课标的要求,更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素质。所以,在这种环境下,学习的效率很低,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
2.2教学目标不明确
对每一门课程来说,都有相应的教学目标,语文教学也是如此。教学目标相对明确,能对本门课程的教学起指导作用。但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对小学语文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对教学仅仅是按照课本生硬地讲解,不给学生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和讨论。对每一节课的安排也比较草率,相对随意,这样的模式,学生就不能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以致其语文水平也就达不到应有的水平。
2.3语文基础不牢固
小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学习的标准都是统一的教科书,这种模式使学生无法从多方面了解语文,接受语文知识,导致语文能力缺失。上课时,老师只是单纯地参考课本内容,照搬课本来进行讲解,这样的课堂,学生的兴趣没有得到很好的调动,对语文也没有共鸣,一味追求提高成绩,不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以致语文能力没有得到提高。
3构建高效课堂的策略
3.1激发学生兴趣,培养语文理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小学生而言,有趣的课堂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对语文的兴趣,这样才能有更大的进步。在传统的课堂上,老师只会一味地讲解课本内容,学生在这种气氛下会感到倦怠,觉得课堂没有乐趣,语文水平也没有得到应有的提高。为此,教师需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改变传统,让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产生兴趣。
3.2利用语言特点,构建高效课堂
以母语优势为基础的小学语文教学相对于其它理科学科来说是比较简单的。所以,教师应该善于利用这一特点,在课堂上运用语言的魅力,引导学生学习语文。上课时,教师应注重调动学生的兴趣。民族有丰富的文化底蕴,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有丰富的文化积淀,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运用相应的实例给学生讲解,让学生了解语言的重要性。语文优势是与生俱来的,在所有学科中都具有巨大的优势。
结语
当今小学语文学习中,小组合作方式越来越受到各学校的重视。教师已开始注重学生本位的观念,改变传统教学的弊端,在新课标不断优化的今天,语文能力的提高需要引起重视,建设高效的语文课堂是语文教师所追求的目标。今天的教学中,小组合作方式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能够在讨论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提高交流水平,合作过程中对构建高效课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陈霞.利用合作学习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途径[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9(09):26+24.
[2]陈欣.浅谈合作学习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9(0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