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美玲
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平潭国彩学校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合理运用音乐,能优化课堂结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精神上的潜移默化,情感上的熏陶感染,既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又增进了语文学习的效果,文章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经验,对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合理运用音乐有效开展教学活动展开分析探讨。
关键词:音乐;语文课堂;合理运用
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说: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它可以跨越国度、跨越语言、跨越种族直达人心,它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有一个养鸡场的老板尝试每天给母鸡们定点听音乐,两个月后他发现产蛋率竟然神奇地提高了很多。临床医生发现给手术病人结合音乐疗法,他们的伤口就愈合得比同期的其他病人更快。不仅如此,音乐可以推动销售,改变情绪……音乐如此神奇,那么当音乐与语文牵手时,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
一、用在课前互动,消除紧张拉近距离
很多老师参加一些大型的公开课教学时,都有借班上课的经验。面对陌生的学生,教师们常常担心该怎样与他们破冰互动,这时候一首孩子们耳熟能详的歌曲,就能轻松地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拉近师生的距离。在《我不能失信》公开课教学的课前3分钟,我设计了音乐律动《你笑起来真好看》,学生们非常喜欢,马上跟着我哼唱律动起来,顿时露出了甜美放松的笑容,课前互动一下子活跃起来,为后面课堂中师生互动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用在课前导入,一石激起千层浪
万事开头难,课前导入是语文课堂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在课前导入中引入符合主题的音乐,既能有的放矢地引领教学方向,又能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例如,我在教学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我们的民族小学》这一课的导入时,播放了《爱我中华》这首歌曲,“五十六星座五十六支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这首歌的歌词非常切合本文的主题,在歌声中我很自然地就导入了新课。
三、用在课堂朗诵,渲染气氛声情并茂
音乐能渲染整体氛围,它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理解作品描绘的情感和意境。在语文课堂上合理地运用配乐朗读,以适合的乐曲烘托朗诵,能有效地调动学生朗读的情绪,强化朗读的节奏,让学生更能读出课文的节奏感和音律美。例如,《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文章的语言非常优美,在指导全文朗读时我借助了班得瑞的《雪之梦》,让学生在这柔美绚丽的音乐中朗读这篇课文,感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不同美丽。随着音乐节奏、旋律的起伏变化,学生的朗读声音也跟着跌宕起伏,那么灵动,那么优美,像一幅色彩明丽的油画,又似一首清澈空灵的合唱。配乐朗诵是语文课堂中最常用的教学形式。
像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如朗诵《秋天的雨》可以配上理查德曼的钢琴曲《秋日的私语》,朗诵《背影》可以用上巴图的《时间都去哪儿了》,朗诵《乡愁》可以配上《故乡的云》或者《思乡曲》……
四、用在课中背诵,以唱代背轻松识记
音乐不仅可以让课文的朗读更有韵味和层次,它还能帮助孩子轻松地背诵识记。之前风靡全网的神曲《生僻字》,歌词里有70多个生僻汉字,这些字平时使用频率较低,许多人都不怎么认识也没兴趣认识。可当音乐人把这些字谱成歌曲时,借助歌曲的形式帮助人们认识、熟记这些生僻字,激起了许多人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忆起去年教研年会上城关小学杨春辉老师的公开课《墨梅》,她在指导学生背诵这首诗时,播放了谭维维演唱的《墨梅》,学生在享受音乐的同时也自然领会了诗歌的意境与情怀,更是轻轻松松地掌握了古诗的背诵。其实古诗词内容有时比较枯燥难记,但音乐旋律却是连贯记忆的,通常记得旋律,诗词也就自然而然地记住了。其实有很多歌曲的歌词都出自于古诗词,比如,北宋苏轼的《水调歌头》,可以借助王菲演唱的《但愿人长久》进行背诵,背诵南宋李清照的《如梦令》,可以用上时下非常流行的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主题曲《知否知否》,好听又好记,学会了这首歌,这首词也就自然而然地刻在脑海里了。像这样以唱代学,以唱代背的形式其实也是一个很有效的背诵方法。
五、用在写作练笔,催化情感丰富素材
著名作家村上春树是一个音乐发烧友,他说:“写小说时,我感觉与其说在创作文章,不如说更近似演奏音乐。”音乐补白了那些抽象的文字不能表达的画面,丰富了学生的习作素材。在语文堂的小练笔和作文教学时适当地融入音乐的元素,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联想,启发学生的写作思考。通过音乐,可以使学生快速地进入想象空间,优美的文字伴随着音符的跳动跃然纸上,有效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教学五年级上册18课《慈母情深》时,在课堂末了的一个小练笔中,我播放了阎维文的《母亲》,并伴随一些母亲灯下劳作、雨中接送、晨起煮饭、照顾病儿的画面,让学生们把最想说给母亲的话写下来,在歌曲的烘托中,孩子们感恩之情油然而生,写作就水到渠成了,当时很多学生都写出了真情实感,感人至极。
六、用在课末小结,画龙点睛升华主题
《我不能失信》这篇课文讲的是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品质,我在教学这篇课文的结束环节时告诉学生诚实守信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讲究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同时出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图片,并且播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十四字歌》全班齐唱,气氛一下子渲染起来了,巧妙地点明了中心,升华了主题。再比如在教学《七律.长征》结束时,播放熟悉的红歌《十送红军》,在极富感染力的歌词和旋律中再现了文章内容,产生了强大的情感力量,升华了课文的主题思想。
当然,在语文课堂中音乐虽有很多妙用,但却不能乱用滥用,要讲究合理、合情、合时,只有真正合理地运用音乐,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加灵动飞扬,富有活力。
参考文献
[1]童明星 .音乐媒体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策略[J].教育现代化,2016,(39).280-281.doi:10.16541/j.cnki.2095-8420.2016.39.137.
[2]王素娟. 例谈音乐艺术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课外语文,2017,(021):
[3]杨秀娟 .音乐媒体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应用分析[J].魅力中国.2019,(15).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