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中名著阅读教学策略创新探究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8期   作者:张冬梅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教育教学全面改革,传统的教学手段已然无法适应新时代的教学需求。
        张冬梅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第二中学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教育教学全面改革,传统的教学手段已然无法适应新时代的教学需求。就初中的语文教学而言,阅读是中学生的必备素养,阅读能力关乎着学生对字词意思的理解,对课文整体的把控。教师对于阅读教学也越发重视,不光局限于课本课文的阅读,中外名著的解读也成为阅读教学的重要拓展内容。名著承载着时代的记忆,是先辈们呕心沥血创造的结晶,阅读名著有利于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有利于语文教学的进行。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语文;名著阅读;创新探究
        引言:
        名著阅读虽是语文教学的辅助手段,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如阅读国外著作时,由于中外名著的叙事语言特点不同,导致汉译的版本部分情节可能不太好理解;阅读国内著作时,就我国四大名著而言,整体半文言的叙述本身对于中学生而言就十分困难,还包括关于场面的细腻描写以及人物的独白等内容,都无疑是名著阅读的巨大阻碍;还有部分名著,虽文笔通俗易懂,但叙事背景深刻,学生很难跨过时代的鸿沟看到文章的深层含义。故针对以上问题做出探究,并提出以下建议,意图促进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
一、抓住学生猎奇心理
        初中的孩子们大多还都处于想象力丰富,天马行空的年龄,对于魔幻、虚无、未知的世界充满好奇,猎奇心理明显,就如同大部分孩子小时候都爱看童话故事一般。这就要求教师能理解并合理利用学生们的探索心理,将其应用到名著阅读的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课本第24课《寓言四则》,教师首先就可以先从题目入手,古希腊神话《赫尔墨斯和神像》遥远又虚幻;《蚊子和狮子》相提并论体型差异明显;《穿井得一人》“穿井如何得出一人?”;《杞人忧天》“杞人是在担心天气吗?”,从诸如此类令人惊奇的角度充分解读题目,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当学生酝酿起兴趣的同时,再去阅读这四则寓言,必然事半功倍,那对于文章的理解也会更进一层。由此可见,在阅读教学中,首要任务便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以此迈开阅读教学成功的第一步[1]。
二、善诱恂恂,旁推侧引
        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要有耐心,尤其是语文教学,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诸如“词义不明确、句式较混乱、文章思路不清晰”等问题,教师都应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由浅入深一层一层剖开解析,不能疲于应付,胡乱解释,一蹴而就。如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2课欧阳修的《卖油翁》一文,通篇文言,阅读起来晦涩难懂。

那么,教师此时当首先从个别字义讲起,再到词义,最后通篇理解,先理解内容,在理解文章深层含义。如“尔安敢轻吾射”中的“轻”一字,不同于白话文作形容词用,在这里是指“轻视,瞧不起”做动词用。以此类推,待通篇理解之后,再剖析文章深层含义,那就轻而易举了。
        三、合理利用多媒体
        国家近些年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使得信息技术基本普及,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逐渐步入正轨,但部分教师执着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完全认识到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或者仅仅将多媒体作为演示课件的媒介,从而极大地削弱了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性。故教师应当充分了解多媒体教学的优劣,合理利用多媒体,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关于名著阅读教学,多媒体更容易起到拓展传播的作用。如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课本第五课《孔乙己》——节选自鲁迅的《呐喊》,文笔犀利,充满讽刺意味,为了加深学生对人物的理解,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孔乙己》的话剧。梁秉坤导演在时长约13分钟的话剧中,完美融入了文中关于孔乙己的细节描写,如“颓唐仰面、脸上新添的伤疤”等,将孔乙己深受封建文化教育荼毒的迂腐善良的人物形象刻画的淋漓尽致、深入人心。若仅用课堂约四分之一的时间观看话剧,再对文章进行阅读,将会让学生的印象尤为深刻,还提高了课堂效率,故多媒体技术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四、融入情感教学
        每一篇著作,都饱含着作者关于时代的浓烈情感,应充分发挥情感教学优势,方可让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拉近学生与读者的距离[2]。如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课本第二单元家国情怀这一章,光未然的《黄河颂》歌颂了黄河的磅礴气势和中华民族一往无前的精神;都德的《最后一课》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沦陷人民对于故土的思念;端木蕻良《土地的誓言》抒发了对国土沦丧的压抑之情;乐府名作《木兰诗》歌颂了巾帼英雄保家卫国的热情和英勇无畏的精神……教师可结合当今世界局势和中国筚路蓝缕的发展历程,充分调动学生的爱国热情之后再引导大家阅读文章,那么关于文章中时代的缩影将会一览无余,学生也会产生强烈的共鸣情感。
五、结束语
        名著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本项探究旨在促进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发展,提升中学生的阅读素养,培养其深度阅读的能力。希望通过以上手段改进教学之后,我国中学整体语文阅读教学水平能有一个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关国林.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中名著阅读教学策略创新探究[J].中学生作文指导,2019,000(019):P.74-74.
[2]贾佳.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中名著阅读教学策略创新探究[J].农家参谋,2019,No.630(17):242-2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