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美霞
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学校
摘要:正所谓“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教学老师在开展小学语文知识教学时,其要注重对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同时更要注重德育教育的有效渗透。因为只有小学生具备较高的德育素养,学生们的语文知识学习能力才能够得到质的提升。本文即是从深挖教材、拓展阅读以及差异教学三个角度出发,对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进行论述,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渗透方法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传统的小学语文知识教学模式已不再满足当今时代教学发展的需要,注重提高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逐渐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流。教学老师在开展小学语文知识教学时,其要不仅要注重语文知识的有效传输,同时还要注重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知识教学中的有效性渗透,否则难以真正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进行深入地分析和总结,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深挖教材
所谓深挖教材,指的是教学老师在开展小学语文知识教学时,其可以通过挖掘教材内容的方式展开小学语文知识教学,如此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能力,而且还能够通过挖掘教材的方式向小学生传播德育思想,进而保证小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效果的同时,还能够借此提高小学生的品德塑造。
例如,在教学“题西林壁”这首古诗时,教学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深挖这篇文章,以此引导学生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内涵。具体而言,教学老师可以先咨询学生:“同学们,你们在学习这首古诗之后,对这首古诗有什么看法?”学生:“这首古诗讲了一个道理,就是站在山的不同位置所看到的景色是不一样的。”老师:“没错,那么从这里对你们又能够产生哪些启发呢?”学生:“我们看待问题也要学生会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老师:“没错,还有吗?”学生:“我们需要展开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老师:“没错,因为我们所占的立场不同,所以大家在看待问题时所关注的点也就不一样,但是,这其中究竟是谁对谁错呢?应该说,谁都没有错,但是这也是导致我们人与人之间产生矛盾的根源。”学生:“我们要学会体谅他人,倾听他人的想法。”老师:“说得好,很多时候我们不理解对方,那么我们就要倾听对方的声音,了解对方的感受,否则我们就不能够对对方的思想内涵有所了解。”通过教学老师的阐述,学生对于这首古诗所表达的内涵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
同时,教学老师又引导学生就此对于文章的生活化实践应用进行了解,进而深化学生对于所学思想内涵的实践化应用。
二、拓展阅读
所谓拓展阅读,指的是教学老师在开展小学语文知识教学时,其不仅要注重对学生语文知识学习能力的提高,更要注重拓展学生的思维,如此才能够更大程度地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但是,拓展学生思维不能仅通过教学老师自己的讲述,而且还需要通过学生自己的阅读、思考和学习,否则还是难以见到成效。拓展阅读正是丰富学生语文知识学习的重要方式,所以,教学老师在开展小学语文知识学习时,也就需要通过拓展阅读的方式进行教学,如此才能够深化学生对于所学语文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例如,在教学“繁星”这篇文章时,教学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冰心先生的其他文章。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们不能够仅通过文章拓展阅读的方式引导学生阅读更多的课外内容,而是需要阅读经典,这样才能够切实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而且也才能够向小学生传输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其次,当教学老师对学生们的课外阅读进行拓展教学时,要注意加强对学生阅读内容的选择,而不仅仅是基础的语文知识阅读教学,否则还是难以发挥出拓展阅读提高小学生德育思想的成效。
三、差异教学
所以差异教学,其本质还是属于“因材施教”。因为不同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不同,其语文知识的学习能力也存在差别,所以教学老师在开展小学语文知识教学时,其要注重对小学生开展差异化教学,如此才能够更好地提高小学语文知识教学效果。同时,通过差异教学,也能够很好地提高小学生的德育思想。因为不同小学生的品性不同,所以教学老师不能通过一套德育思想的教学模式展开教学,这不利于所有学生。对此,教学老师就要通过丰富的教学方式,以面向学生展开多元化的小学语文德育教学。比如在教学“题西林壁”这首古诗时,教学老师就要针对德育思想不同的学生,分别向其讲述不同的德育思想内容。比如两个学生之间发生了矛盾,教学老师就要通过“题西林壁”这首古诗,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如果面对的是小学生思考问题方式单一,那么教学老师就要引导学生通过多元化的方式进行思考,否则还是难以切实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能力,同时也难以真正提高小学生的德育思想水平。很多事情,小学生还没有经历过,所以其并不能够从各个方面对语文知识形成深入性的学习和理解,这就需要教学老师通过差异教学的方式,切实提高小学生的德育学习和提高。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渗透并不是一件简单、轻松的工作,教学老师在面向小学生开展德育教学时,其不能仅仅通过口头表达的方式展开德育思想的传输,因为这会引起学生们的反感,而是需要通过课本教学、阅读教学以及差异教学等方式,深化学生对于所学语文知识学习和理解的同时,将德育教育渗透其中,如此才能够切实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德育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亦茵.浅析德育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新课程(小学),2018(02):223.
[2]彭间媚.浅谈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课外语文,2018(06):191.
[3]危慧君.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理念[J].小学生(下旬刊),2018(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