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以广州D小学为例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0期   作者: 李小欢
[导读] 本研究了解该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具体现状,

        李小欢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市桥东沙小学
        摘要:本研究了解该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具体现状,从课程管理、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观念三个方面来分析其中的问题,并作思考和研究,以期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得到更有效地开展而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和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改进对策

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与管理状况
        学校能够按照相关政策要求,给予该课程应有的课程时间,正常排入课表,但该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占课现象。
2.师资配置和教师培训
        该校因办学规模无法配备专职综合实践教师,综合实践课由其他学科教师任教,课程缺乏专职教师的有效指导,导致课程不能得到有效充分开展。
3.主题的确定及活动开展状况
        教师自定主题现象较多,这与课程自主性,生成性的特点不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应是预先编制好的固定性的计划,而应是在开放的条件下师生相互合作自主建构的过程。
4.教学组织形式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研究是学生最青睐的教学方式,活动的形式更有利于学生思维开发以及各方面能力的锻炼。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程管理中的问题
(1)课程被占用现象普遍,这个情况在高年级更为严重。
(2)缺乏专职教师,由其他学科教师任教使该课程缺乏专职教师的有效指导。
(3)教师培训不充分,学校没有组织系统培训,教师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纯粹依靠自身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
(4)教学资源没有合理利用,该校校内教学资源在课程开展过程中没有进行合理利用,资源开发程度不够。
2.教师、学生以及家长的课程观念问题
(1)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观念的理解不够充分
    该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由其他任课教师代上,教师没有正确的课程理念和夯实的专业基础来进行教学。教师不能够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学生学习和成长中的重要性。
(2)家长缺乏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识
    许多家长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是很了解,总体来说,对该课程是支持的,但不希望占用太多时间来影响学生成绩。
(3)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态度存在偏差
    学生对这门课程很感兴趣,但部分学生是因为该课程不用考试,以此态度学习,是无法达到课程教学目标的。
3.课程组织及具体实施中的问题
(1)学生的主体性不突出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没有很好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比如,在主题的确定方面,教师大部分是按照本人想法来确定,由学生来确定主题的较少。
(2)教学形式较传统,学生积极性不高
    学生被综合活动课程吸引大部分原因是课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采取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教学能够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促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课程管理的相关措施
1.建立完整有效的课程管理系统
        学校应成立课程管理小组,提供相应人力资源,用奖励制度来提高大家的积极性。

其次,建立相关课程管理制度,对教师行为进行规范。此外,建立电子信息管理制度,使管理工作更加便捷的开展。
2.加强对资源的管理
        要对现有的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对校内外课程资源进行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仅是在课堂或学校进行的一门课程。学生所处的空间都可以用做课程开展的场所。  
3.重视和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
        不论是学校还是教师个人,都应该采取有效措施、通过各种途径加强专业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二)加深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的理解
 1.加强教师对该课程理念以及课程实施理念的理解。
教师作为课程的实施者,教师对课程理念以及实施理念的理解是有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前提和必备条件。
2.端正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态度
        教师应该对学生关于课程的态度有一个日常的观察,对学生要及时进行引导,在进行指导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将学习该课程的方法和技巧正确的教给学生。
(三)改善课程实施过程
1.注重内容的整合
        首先,要注重指定的四个领域的内容的整合。还要注重与其他学科内容的整合,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比如,研究性学习就可以应用到语文、数学等课程中。也要注重与非指定领域间的内容的联系。学校会开展团队活动、文艺节、体育节或心理健康活动等,这两者之间虽然相互独立,但是并不相互排斥,是相辅相成的。
2.科学确定活动主题
        课程主题的确定要体现学生主体,学生的年龄层次不同,教师要据此设计适合学生的课程主题,课程主题要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其次,主题既要注重自主性,也要注重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尊重学生的意愿、兴趣等,这样才能为学生自主性的发挥提供相应的空间。此外,主题的设计要注重综合性。不论是哪一个主题的设计,都应该从总体上来考虑,既要关注共性,又要关注个性。
3.完善教学环节
        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都需要一个完整的教学环节,首先,在课程实施之前,应制定一个完整严谨的教学计划;其次,要注重课后的总结及评价,从中了解学生的不足及需要,为以后课程更好地开展做准备。
4.丰富教学形式
        该校的教学形式相对来说比较传统,与多数学科课程的教学方式类似,但是,学生更喜欢开放的教学形式。该校在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尽管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要求学生在课前搜集资料,并在教室里进行讨论、交流,但从总体上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相对来说比较传统,在文本、教材以及空间等方面都有所局限,要使该课程更加吸引学生,就不能局限于文本的学习,不能局限于空间进行活动。

参考文献:
[1]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李臣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论[M].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万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关键能力的培养与表现性评价[J]. 课程·教材·教法,2014(2).
孙宝玲,荣翠.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现状与发展[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14(03)
[4]刘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专业化:素养要求与发展路径[J]. 教育科学研究,2013(07).
[5]孙泽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再认识:内涵与特性[J]. 新课程研究,2010(03).
[6]冯新瑞,王薇.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调研报告[J]. 课程·教材·教法,2009(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