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品
眉山市彭山区青龙镇第一小学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教学改革也引起人们的重视。课堂教学效率自然形成是目前人们非常关注的一个社会热点,怎样有效提升学校课堂教学的活动有效性,是一个人们目前密切都在关注的一个问题。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活动有效性,关键要重在培养教师的课堂教学价值观念。观念论是指导学生行为,以实现学生自身发展目标为教学中心的课堂教学发展理念,充分体现尊重广大学生,积极争取引导尊重学生,调动广大学生学习兴趣,深入学习知识、深度理解教材,总结出自己的知识网络是提高学生成绩,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策略
一、引言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问题
(一)不当的情境创设
小学数学教学中,选择合适的教学材料是关键。合适的教学材料会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难度不易过高,小学生自我学习的意识薄弱,并不会自护学习,难度很难的问题,会让小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减少学生的学习动力、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老师在上课之前要做好准备,为同学们做出情境创设的环节,情境创设可以让学生都参与进来,可以加深学习印象。情境创设最好来源于生活,离学生的生活很近的东西,这样更容易让学生感同身受、有感而发。但是,根据对目前很多课堂的调查,我们发现很多老师情景创设不具有针对性,无法与课堂讲授内容挂钩,情景的不恰当,完全是在浪费时间,更不会有效果。所以在实际的课堂中,需要老师多下功夫,冥思苦想,将情境创设和课堂授课内容结合起来,增强针对性,让情景创设发挥其巨大的作用。
(二)错误的合作形式
一加一大于二的观念也早已深入人心,合作学习也早已普及,现在我们在小学课堂中可以看到老师经常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但是合作学习也是有所讲究的,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小学课堂中经常出现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是不正确的,并不具有正确合作学习所拥有的意义。合作学习的真谛是通过学生积极的态度、自主地去分工、合作解决难题,而不是听从老师的安排,看老师的眼色形式。在现在观摩上课状态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班级一次上课讨论四到五次,看似课堂氛围活跃,实则很多同学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经常掉出老师的队伍,无法完成相应的课程任务。在这样的状态下,根本无法完成正常状态下一节课的授课内容,上课效率极低,而且老师讲授的知识学生普遍记不住、没时间理解。在这种种情况之下,合作学习就是一种作用不大甚至有副作用的教学方式。
(三)教学方式呆板,缺少启发性
很多课堂现在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上课老师自己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不管不顾学生的学习状态,以自己完成课堂任务为目标。这样的授课方式下,自控能力强和自学能力强的同学成绩可能不会下降,但是剩下的同学成绩势必回收到影响。课堂上还有其他的呆板教学方式,如问答形式,表面上可以看到老师的提问,学生的回答,课堂氛围相当活跃,但是本质上学生并没有通过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没有真正动脑子去思考问题,老师通过提问的形式在给学生传送知识,这样做的效率也是极其低下,而且并不能够保证学生都参与进来课堂。
三、课堂教学有效探究的策略
(一)有效的提问策略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是学生在获取知识路上的引路人,教师提出的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都有利于课堂的开展和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有效的提问也是教师个人能力的一种体现。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要具备有效的提问策略。
在新时代新的教育背景下,数学教学的情景设计策略被广泛用于日常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其基本的形式就是将数学知识提炼成问题,通过现实生活中的情景设计,来达到课堂上学生乐于参与的目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与数学有关,我们周围到处都是数学问题。通过估景设计,学生不止了解了数学知识,而且也增强了生活阅历。学生在生活中遇到实际生活问题时,会根据课堂所讲,解决问题,更加说明通过生活经验来提问的必要性。所以,生活化的数学提问策略,是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
(二)分解问题策略
一般情况下,分解问题主要指的就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在课上让学生快速明白理解难度较大的数学知识,丰富学生的数学思维,打破学生的思维局限,可以让学生快速的理解问题,是学习数学关键的一项技能。分解问题通过把难度较大的数学问题一层层的分解为简单的、常见的数学问题,而且这些问题是具有连贯性的,一个接着一个,方便学生通过解答简单的知识来解答复杂的数学问题。这样这么做的最大好处就是更有利于引导学生尽快搭建自己的数学知识运维体系,形成良好的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运维思路。但是还需注意的一点是,问题的最终分解一定必须具备高度连贯性和不断递进性,解决一个重要问题一定不能是仅仅为了将下一个重要问题的最终解决做好作为基础铺垫,而且一定要先易后难,有浅及深。
(三)择机耳闻策略
择机称为耳问,含义就是说选择提问的最佳时机。在一堂高中数学课的教学中,提问的最佳时机一直是一个重要的教学要素,是说提问的越多越好吗?是希望问的问题越少越好吗?是只想多问一个优生抑或是只想多问一个差生更好吗?都说的是我们需要自己选择个好时机的。以下几个时机就是学校需要学生提问的关键时候:一堂数学课的刚刚开始,学生一般比较容易分心,其他的兴趣和焦点很有可能还在刚才的课间课或休息中。在这个事件内,学生的思想、精神都比较集中,很适合讲解一些感兴趣的、重要的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进而达到一整堂课的高效学习。还有别的重要时机,就是通过创造时机来引导学生学习,通过生活经验来总结问题,进行发文,可以鼓励大家认真参与交流,活跃课堂的氛围,问题提出之后,要让学生有充足的事件思考和组织语言,学生通过自己寻找到正确答案,这能大大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结论:总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法的有效性最终目标是一定要直接落实在每个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上的,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全面统筹,允许和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用适于自身的学习方法。作为一名小学学科数学老师,实践和理论探索提高小学学科数学教程课堂教学的整体有效性仍然是一个持久的教学课题,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数学专业知识素质,提炼新的教学方法,加强小学课程课堂教学的整体有效性以及策略性的研究,真正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工作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陈亚娟.小学教育课堂课题数学研究过程初中课堂教学研究过程有效性的教学研究教育策略学堂课题教学研究.教师探讨,2014(6)
[2]潘晓敏.小学教育课堂课题数学研究过程初中课堂教学研究过程有效性的教学研究教育策略学堂课题教学研究.小学科学,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