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情境的有效创设与导入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9期   作者:(刘云霞
[导读] 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情境的有效创设与导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刘云霞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埠村学区学校,250215)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情境的有效创设与导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单单可以充分体现小学生在教学课堂上的主体位置,同时还可以启发小学生的思维,对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非常有利。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以教学内容为基础,创设并引导课堂教学情境,增强小学生的学习感受,从而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笔者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创设与导入课堂情境的基本原则进行了探究,并提出了具体创设与导入的方法,希望可以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高效开展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与导入

        众所周知,数学是小学教学体系中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同时其也是小学生普遍认为比较难的学科,因为数学知识不仅抽象,同时还比较复杂,而小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以形象思维为主,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存在一定的难度。课堂情境的有效创设与引入,可以使得数学教学变得更加的生动与形象,降低学习的难度,这样更加有助于小学生轻松的完成学习。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创设与导入课堂情境的基本原则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的创设与导入课堂情境,目的是为了促使小学生更加轻松的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教师在具体创设与导入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第一,诱发性基本原则。教师所创设和导入的课堂情境,必须可以有效的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小学生的思维进行启发。第二,目的性基本原则。教师在具体进行课堂情境创设和导入时,一定要明确创设与导入的目的,并围绕着这一目的,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创设与导入难易程度适中,并且生动有趣的情境,从而充分发挥课堂情境的重要价值。第三,多样化的基本原则。教师在创设与导入课堂情境时,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小学生的设计情况,创设与导入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课堂情境,保证课堂情境的多样性,以此持续不断的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创设与导入课堂情境的方法
(一)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创设与导入课堂情境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学校纷纷紧随时代发展步伐,加强了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引入,给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尤其是小学学校,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阶段,并且思维方式依然以形象思维为主。在面对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时,其很难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1]。为此,教师在具体创设与导入课堂情境时,应该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以此创设一个更加生动、形象的课堂情境,有效的调动小学生的各个学习感官,深化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讲《图形的认识》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小学生在平时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物品直观的呈现在小学生面前,并要求小学生按照图形的类型对这些物品进行分类。随后教师可以为小学生展示不同形状的图形。同时让小学生在小组内展开探讨,一同研究这些图形可以重新组合成哪些形状。

在这一过程中不单单可以促使小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与美丽,同时还可以训练与培养小学生的合作能力,有助于小学数学教学的高效开展。
(二)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与引入启发小学生的思维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由于其年龄比较小,认知能力较为有限,所以小学生的学习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但是小学生普遍对新鲜的、未知事物非常感兴趣,充满探究的欲望[2]。小学数学教师在创设与导入课堂情境时,可以充分利用小学生的这一特点,通过问题的巧妙设置,创设与引入问题情境,以此有效的启发小学生的思维,促使小学生快速的运用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去解答问题。问题课堂情境的创设,除了可以提高小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度以外,还可以促使小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的活跃,将小学生的注意力一直集中在教学课堂上,以此训练与发展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教师在讲《位置与方向》一课时,教师可以设置这样一个问题:莉莉每天上学需要先直行100米然后向左转继续直行200米便达到学校,小红每天上学只需要直行150米就可以达到学校,请问丽丽和小红家分别在学校的什么方向,丽丽家在小丽家的什么方向。小学生经过一番探究后,很容易便可以找出答案。因为这一问题的答案不唯一,因此,当小学生获得一个答案时,教师应该鼓励其发散思维去探究其他的答案。在这一过程中不但可以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还可以培养小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创设与引入游戏化课程情境
        对于小学生来说,大多数都比较喜欢做游戏,这也是这一年龄阶段学生的一个特点和天性。小学数学教师在利用课堂情境创设与引入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时,一定要利用好小学生的这一天性,而不是片面的认为游戏会耽误小学生学习而直接扼杀。游戏化课程情境的常设与引入,可以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不单单可以促使小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到小学生诸多方面的能力[3]。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讲《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小学生创设与引入这样一个课程情境,首先,教师可以为每一名小学生发放一张彩纸,随后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利用这张彩纸剪出正方形和长方形,第一个准确剪出正方形和长方形图案的小学生获胜。教师可以让获胜的小学生讲述一下自己的裁剪方法,当然也可以让裁剪最慢的小学生总结一下自己所用方法的不足之处。在这一过程中难免会有一部分小学生裁剪错误,教师不可以直接对其进行批评,而是应该引导其找到出现错误的原因。最后,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利用直尺测量一下自己裁剪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这一游戏化课程情境的创设与引入,不单单可以使得课堂教学氛围变得更加活跃,同时还可以训练和发展小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并且还可以深化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不错的教学方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创设与引入课程情境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学习情况,将小学生作为中心,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这一教学方法自身的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赵路颖.浅析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创新教学策略探究[J].小学生(中旬刊),2021(04):67.
[2]马胜全.教学生活化  课堂互动化——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山西教育(教学),2021(03):45-46.
[3]王明会.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5):39-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